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7-01-05 22:55陈晖武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因素对策

陈晖武

摘 要:体育教学是我国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中存在很多因素,影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本文重点针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807.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17-2

0 引言

高校是我国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专业型体育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要制定出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加强高校体育设施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以适应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1 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

1.1 师生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高校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对于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另外,很多大学生也存在这样的心理,他们认为提升专业技能和取得更多的从业资格证书才是硬道理,才能够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但是,当前很多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综合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很多教师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示范动作,这样的教学方法沿用了很多年,学生已经没有了学习兴趣。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罚学生,不注重引导学生,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体育的热情。

1.3 教学方法落后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学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落后,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还是处于从属地位;其次,教师没有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引进课堂,一直沿用“理论讲解+动作示范”的模式,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清楚明了,但是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当然也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4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区域差异导致了部分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体育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部分学校没有开展体育教学所必须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导致这些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种类和项目比较单一,体育教学效果差;还有一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基本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但是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导致相关设施利用效率不高,学校也没有对有问题的体育设施进行及时地保养、维修,影响了教学效果。

2 优化我国体育教学发展的对策

2.1 从思想上加强师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首先要让高校师生明白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免疫力,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其次,加强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还能够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一种体育精神,让学生进入社会后受益终生。因此,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2.2 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提升教师的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第二,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认可教师,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第三,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生活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3 创新教学方法,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为了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效率,最主要的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可以将体育与游戏进行巧妙结合,在体育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比赛,人为的在途中设置一些障碍,学生只有答对问题或者通过障碍才能顺利晋级。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运动热情;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合适的音乐配合教学,比如体操、太极拳等,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体育教学的魅力,进而实现音乐和体育的完美结合;此外,高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一些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也可以开展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运动项目如,攀岩、越野等,让大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的魅力。

2.4 加强高校体育设施建设

要想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的硬件设施建设:首先,各地区教育机构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政府及教育部门要加大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投入力度,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为高校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保障;另外,学校后勤部门要做好体育器材的维修保养工作,从而提高体育器材的利用效率。

2.5 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采用因材施教原则,也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分层教学法。比如,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求掌握某一个体育动作时,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更难的动作,鼓励基础较差的学生打好基本功,重新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再比如在练习“支撑跳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定不同的等级,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如果掌握了较低层次的练习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练习。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符合了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体会到了体育教学的兴趣,进而能够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运动。

2.6 构建就业导向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新形势下,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因此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新模式,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师要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等进行及时地调整,密切关注社会的最新动态,意识到体育课程与就业之间的供给关系,研发出一些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体育课程模式,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新模式,能够让当代的大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将体育教学中的有利因素转化为社会所需知识和技能,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必须从多个方面对影响当前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着手,首先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其次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高校体育教学设施建设,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再次要对学生因材施教;最后要与社会接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新模式,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 考 文 献

[1] 王宗平,庄惠华.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适应性发展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1999(3):53-55.

[2] 张铁雄,蒋炳长,谷旭辉,等.对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3,23(3):29-31.

[3] 蔡菊英.从学生身体素质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4,11(2):96-97.

[4] 姜志明,王涛.当代中国大学体育教学生态化的缺失与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84-87.

[5] 边垣,佟贵峰.大学体育教学状况对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76-77.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因素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