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礼堂

2017-01-06 12:18楼海霞
文学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大礼堂礼堂二楼

楼海霞

油漆是绿色的,风吹日晒二三十年,大门上仿佛下着一场绿色的细雨。花白的松木显出本质,似乎能闻到它体内的麝香。从大门右转,是个小房间:灰败的石板和木块,胡乱堆叠着,还有一层灰泥——灰尘和泥土的结合物,似地震后的现场。

这其实不是堆放杂物的房间,它的主要功能是安放一道通向二层的楼梯。这个时候,地面还没用到水泥,只有日积月累的踩踏形成的硬度。但礼堂的楼梯不同,它是由水泥浇筑的。相比家里的木楼梯,水泥楼梯与众不同,不会一碰它就吱吱乱叫。它看起来冷峻,有力。

房间右墙上是一个窗户,窗格上的玻璃残缺不全,剩下的也积满厚厚的污渍。那道楼梯紧贴窗户。从外面远看的话,是一条锯齿线把四方形的窗户斜割成了两个梯形,像一道难解的几何题。隔几年,我就会走进这间房间,怀着乱七八糟的心情用小心翼翼的步子迈上那道楼梯。它通向二楼,一个未知、神秘的世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不知道二楼的情形。像是一场拟想了多年的旅行,却从未真正抵达目的地。我一次次在梦中走进它,一次次随着楼梯上升,但走完楼梯最后一步,眼睛就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只能止步,停下,然后调转脚尖,眼前又是光明一片。

不像其他四合的公共建筑,二楼是贯通的。在这里,只有相邻的一个半边有二楼。靠近村里大路的一面高大(在八岁的我看来简直是雄伟),上面还有文革标语;靠山的一面则是平房。缀有一颗五角星的门台连接了两个高低不一的肩膀,像两种不同的人生。

无数次,我站在那个门口,探头、观察、深呼吸,却始终不敢迈进一步。二楼是禁地。以至于多年以后我仍然在梦里一遍遍试图走入它,步上那架当年绝对不敢涉足的楼梯,探访一个困扰了我多年的秘境。

房屋散落在平地和山坡上。村庄沿着山坳逐渐向上生长,像一个斜躺着的懒散的S。大礼堂就建在S的中间。

1960年代,几座低矮的山丘被爆破,形成了一块可观的平地。我十六岁的母亲和村里的年轻劳力一起站在山下挑石头。像是某种召唤,她一抬头看到了一块摇摇欲坠的巨石。随着她的尖叫,巨石滚落。石头没有砸到人,母亲却落下病根,那一声惊叫把她身体里的元气喊完了。她的心脏出了问题。所有与速度和重量相关的形容词都和她无关。她不能奔跑,不能挑重担,不能麻利地满畈满垅办猪草,但是作为一个家里、田里和山里都要兼顾的农村主妇,她要干的活太多了。从我记事起,她的脸上就很少有笑容,常年是一种被病体折磨得无限疲乏的神情。长大后,我某次揽镜自照发现自己愁眉苦脸的样子像极了母亲。虽然,她才陪伴了我十二年,但显然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深远的。有几次我走在街上,会突然被身后急行的人吓着,是那种很大的惊吓,心脏剧跳,胃部收紧至微疼。我害怕自己的心脏有一天也坏了。

同时,村里的两株古松被伐倒做建材,这使村庄看起来像似没有来路。

和妇女在井边集散信息不同,古松的冠盖下是男性村民茶余饭后的聚聊地。下了地的村民会在这里先抽上一支烟,聊聊庄稼,骂骂天气后才松松垮垮地回家。白天刨地、耕种,机械而重复;挥汗时放眼一望,除了躬耕的自己只有山风在耳边;没有同类,时间变得漫长,在太阳下寂寂劳作的人因而会突然自言自语,突发的声音甚至惊着了自己。只有松树下的时光是充分自由和自我的。甚至家也不是。男人是家里的王,他得端着,得少言寡欢保持他的威严。古松要砍掉的决定使村民义愤填膺,但主事者热血沸腾:大礼堂是做什么用的,你们知道吗?谁阻碍它的建设谁就是罪人。山民纯朴,听着主事者的义正辞严,深怕自己觉悟不高,出了洋相。很快,古树就倒了,留下两个巨大的眼睛,日日朝着天空无语凝噎。人们无处可聚,习惯踱到老地方,眼睛一下失去依凭,除了唉声就是叹气。渐渐地,新的孩子不断出生长大,失去松树的松树下需要一个新地名:大松树蔀头。多年过去,有人在这里搭了一个小屋开起了杂货店,门口置两条废弃水泥板搭成的长凳。傍晚时分,男人们最为闲适,他们带着吃饱喝足的身体捧着茶杯从各家往杂货店门口聚拢,很散淡地聊着天,聊聊就到了天黑。现在,已经没有人提起那两棵大松树。人是健忘的动物,生活中有远比失去古松更烦忧的事。但是古松如果还在,我们时常会做的一个姿势就是内心满满地仰视。

开山,砍树,举全村之力,要建的是一座长近一百米的大型建筑,新中国成立后村庄里最为重要的公共设施——可容纳千人的大礼堂和一所小学。

大礼堂在村路的下面,走向它要经过一座弧形的石阶。我在某篇文章中这样写到。石阶的石块是那种明显有着外来形态而不是村庄土生土长的岩石,它们带着黑白的细波点(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石块有一个很洋气的名字叫大理石),一阶阶铺下去,越往下,每一层阶梯的弧形就越长。这也许是整个村庄里最匠心独运、最为美观的公共阶梯。站在这座石阶上眺望,大礼堂是那时村庄最阔气,最雄伟的建筑。事实上,它也确实是整个村庄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三十年前,我每天都要走过这些石阶,心事重重地去向一个辽阔的世界。

这个辽阔的世界就是书本。大礼堂是我的小学。但自始至终我们都没有称呼过学校。看起来,学校不过是大礼堂的附带功能。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教书育人才是礼堂的真正作用。

村庄狭长被分成三部分。作为一个孩子我的活动仅限家所在的那三分之一范围。因此,大礼堂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地方。每天早上斜挎着书包去上学,规规矩矩坐着成为一种刑罚。所幸,我们很快找到了乐趣。孩子眼中,世界就是个玩具。

操场边的那座小山坡,因为建设大礼堂被挖得七零八落,露着大片黄色的骨骼。山脚是一条小溪,还有一条把小溪拦起来的小堤埂。就这样一个普通的地方,等下课的哨子一响,就落满了小小的身影。我们一遍遍爬上山坡,再一遍遍俯冲下来,乐此不疲。成年后,偶尔走到这里,惊讶于山坡如此矮小,山顶几乎触手可及。当年眼中的高山不过是现在的土丘。晒场也是,当年觉得宽可跑马,现在看来很迷你。

我伸出腿想体验一次小时候的游戏,那种速度感和无法控制的小小失重。一个站在操场旁边无所事事的人,在村里显得格外惹眼。肩挑手提不时路过的农人把眼光不断抛向我。这个穿着鲜亮的人是谁?她在那里做什么?就算隔着那么远的距离,我也听得见他们心里的声音。虽然我在这个村里出生长大,但我已然成为客人。如果不说父亲的名字显然很少有人认识我。故乡,就是这样一个你以为很熟悉其实却很陌生的地方。它只适合怀念。我站在堤埂上,溪水依然清澈闪亮,依然涓涓细流。我看见三十年前的玩伴穿着长统雨靴得意地在溪里走来走去,一边发出响亮的笑声;以及一旁盯着她的那个小小的我羡慕的眼神。

伫立良久,我最终没有爬上那座童年的小山。

几座山丘虽然被挖破,但遗留的部分仍然沿着大礼堂绵延。后山没有被荒废,作为集体性山地,它被种上了茶树。八十年代中期仍然延续了之前以农为重的习惯,采茶时节,学生停课到山上义务劳动。二十几个孩子,放马归山。叽叽喳喳每人找个茶蓬,边玩边闹,无疑是一个小小的春假。不过,很快,义务劳动就被取消了。

泥巴,成年后鄙弃,孩提时却是宝物。对万物失去新鲜感,是我们的成人礼,是岁月不由分说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此后,从探索世界过渡到了探索人心,显然后者更加复杂。后山有一种黄泥,韧性足,同学中间开始盛行搓泥丸。和水,搓圆;更重要的工序在后面:为防止泥丸开裂,得经常在手心揉搓,这样几天后,就会变成一个油光滑亮的球,泛着玻璃的光泽,两球相碰还会发出类似钝金属的声音。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个神奇魔法。所有课余时间都扑在了泥巴上,双眼放光,充满期待地等着它的变异。男孩子们很快开始赌球,成了玻璃弹珠的替代品。看我们玩泥巴玩得神神叨叨,老师拿着个大畚箕沿着课桌全部搜了去。可能是太过伤心欲绝,甚至没有人去关注这些泥丸最后的去向。成人总是希望孩子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殊不知对万物的好奇同样是学习的一部分。正是通过玩泥巴,人类才住上泥房,发明陶艺。很少有大人会明白,那些专心玩土的孩子中也许会出一个艺术家。

一夜暴雨,礼堂右边的一条水沟排水不畅,雨水开始倒灌。我们打着伞去上学。我还记得自己站在那个弧形石阶上望了望每天疯玩的山坡,看到雨天之下的小山显得有点萎靡和萧瑟。走到大门前才知道礼堂被淹了。黄水汤汤,汪洋一片。树枝、竹叶、糖纸、塑料袋在水面晃来荡去,走廊和天井消失,礼堂变得陌生。经过最初的惊吓,我们把裤脚卷到大腿,用充满探索的太空步进入大门。一种新奇的体验。水在膝盖处呵痒,让人忍不住发笑。教室里桌子和凳子的细腿没在水中,它们的样子有点滑稽,像突然矮了半截。天井里漂来一条倒霉的小鱼,激起了孩子们阵阵骚动;有人快速趟过去使劲看着它的来路,希冀着后面会跟着一条意想中的大鱼。堵塞的水沟很快就被发现,水位迅速下降。我们拿着扫把、畚箕开始逐水。未经水泥浇筑的黑色地面好像长了吸盘,变得韧性十足。

那一天卷着裤腿上课的我们特别认真。

先是一大片鲜艳的红,然后是蓝,白,黑。

我们挤在门口,你推我搡地向里探望,里面的人一回头,门口的人就迅速散开,没有听到呵斥声,又快速聚拢。踮着脚尖,探头。

眼角飞着蝴蝶,红黑色的翅。用阴影打造出高脚酒杯状的优美的鼻和额。鲜红得要滴下来的唇。运用吊眉和油彩,姑娘的本来面貌无迹可寻。化完妆,着护领,穿鞋靴,披蟒衣,才现出不同的角色。水袖一甩一抬间,我们已经看呆,瞪着两只乌圆的眼睛,生怕错过一个细节。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大礼堂看越剧。

开演了,锣鼓激越开场,在高音处荡旋不下。震耳欲聋中,人心也被拎在高处。台下等候多时的观众,已把台前围得水泄不通。记忆中,大礼堂首次迎来这么多的人群,热热闹闹地把偌大的礼堂几乎填满。

凤冠霞帔,珠围翠绕。那冠上插满的月白珠子随着角色的唱作,小小地、细腻地跃动着,说不出的顾盼有姿,动人心弦。武将盔帽上的两根雉尾,远远地垂下成两个美妙的弧度,一步一摇,也是步步生姿。

自从看了越剧,姐妹们开始站在椅子上学唱戏。拿两块毛巾盖在手上作水袖,踩好丁字步,唱得一板一眼。好像就是从这时候起,我们把马尾高高地梳到头顶,正面能看到一个发髻,如素颜的越剧演员。这大概来自这样一个印象:脱下辉煌华丽的戏服,卸掉精致的妆容,她们仍然是美女子;这样的她们更加现实、可近,并且易于效仿。后来,我们又别出心裁把马尾扎到了左边或右边。这可能是对美的首次张望。生长于山间的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女性美。要兼顾家庭和土地的村妇们一个个灰头土脸,挑箩搁担走在路中甚至性别模糊。村中无美女,我们也不知道美是何物。只有赤着脚在风中恣意奔跑,畅玩到天黑,心里是美的。但是大礼堂演出的越剧颠覆了我们的感官,我们见到了美。犹如乌云中突然划过一道闪电,短暂、耀眼、撕心裂肺;紧随着的是一个响雷,你看不见它,它却已经炸裂了天空,并带来阵阵回声。

只是,世事变换迅疾。比如礼堂搭台演戏,此后就再也没有。比如学费,从九块涨到了十八块。比如学生,一年比一年锐减,计划生育显出明显成效。比如,学校里很快就没了五六年级,从一所完小变成了不完全小学。比如,礼堂先后引进了服装厂、地毯厂,空教室一下子有了用武之地。但也就一年,那些教室又从热热闹闹复归寂静,遗留下厂子搬迁后的荒凉:窗户洞开,到处是灰尘和蛛网,还有一些缺胳膊少腿的旧桌椅横七竖八地倒在那里。

但是二楼没有改变。它仍然如空中楼阁,只能观看不能涉足。

不准上楼。这是一道魔咒。偶尔在玩耍的间歇,我会抬头看看二楼。门台讳莫如深。它深藏隐秘往事却只字不语。

多年前那个夜晚,村里一个年轻人毫无睡意,和之前其他的许多个夜晚一样,他在床上辗转反侧。失眠让他变得虚弱而敏感。他觉得世上的一切都很可疑。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犹如一把刀一寸一寸地割着手上的皮肤。天一亮,他就要面对日子。长相雷同,祖辈延续下来的,无边无际的日子。对未来的恐慌,攫住了他。他正在掉进深渊,手上那么多的伤口流着血。他无法掌控,踩不到地面,除了徒劳地挣扎,失声的喉咙甚至发不出一个呼救的音节。他的体温升高。漫无目的地从床上起来后,他走进了墨色的村庄。没有月色,没有星光,只有空空的寂静。走出台门,看到礼堂的黑影,他就一头扎了进去。进大门右转,他上了二楼。坐在空荡的教室,童年时光奔涌而至。他把一条木凳缓缓叠到课桌上,用双手扶住它的两条腿试了试它的稳固性。然后,他就站到了凳子上。这个苦闷的年轻人在大礼堂的二楼自杀了。他把自己吊在了房间的屋梁上,双臂笔直下垂,像一条直路:死亡是直路。

从此,二楼就开始积攒灰尘。它们无孔不入,是空间衰败的刽子手。小到一只杯子,大到一个房间,只要被灰尘占领,就意味着生命力的消失。人最终的归宿也不过是一抔泥土。楼梯房也很快灰尘密布,堆满了无关紧要的杂物。很多次我走过它,会习惯性看看里面的楼梯。因为严令禁止,小小的我果真一次都没上过楼。这大概也能观照出一个人的心性。

以至于多年以后我不断地走进那间房间,想要上楼。在梦中那么努力地,想推翻一个权威,一种恐惧,以期抵达我那迟到的叛逆。

猜你喜欢
大礼堂礼堂二楼
爬山
重庆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1日至15日召开
重庆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1月10日至14日召开
白钉子
请上二楼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音频系统的改造
普通礼堂建声环境的技术改造
全国最美的10所高校礼堂
一声雷响
大礼堂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