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里寺外皆是热闹

2017-01-06 12:25余静如
文学港 2016年12期
关键词:寺院寺庙和尚

余静如

张忌的长篇小说以《出家》为题,写了和尚、写了寺院,内容却和宗教没有太大关系。小说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读者大概可以从中窥探一些作者的动机。这句话出自小说中的一个尼姑——“慧明师傅”,她说:“这是个末法的时代。”

小说的主人公方泉,一个对佛教背景和寺院环境毫无了解的普通人,因为生活的压力走向了寺院,并不是因为向往佛教的奥义和心灵的净化,而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发现当和尚可以赚钱。

有一副做和尚的好相貌,有好嗓子和好天赋能够念经。在小说中这已经满足了做和尚的基本条件,看起来跟酒店招聘服务员差不多,而方丈依靠着“护法”给寺庙“拉佛节”,也让人联想到各类公司招聘的业务员、推销员。具备以上条件,大概就能够把一个寺庙经营得红红火火。寺庙因为获得物质财富而昌盛,僧人为了获益而出家。这大概就是慧明口称“末法时代”的原因。但在张忌的小说《出家》里,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主人公方泉是一个快乐地走进“末法时代”的人。

小说的前半部分一直在描述方泉的家庭生活,我们可以看到,方泉这个角色具有“底层”的“标准配置”:四处打工(送牛奶、拉黑车等)、贫穷的妻子、难以养育的几个孩子。他辛苦地工作,同时做着几份体力活,身体已经到达极限,赚的钱似乎也越来越多,但还是抵挡不了各种意外的开支,比如孩子的赞助费、警察罚款、坏人敲竹杠。主人公这样的多灾多难,不免让人联想到一些现当代著名作家笔下的人物,像“骆驼祥子”“许三观”等。虽然时代背景不同,程度不同,但痛苦多少还是有些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经典人物们被摧残得几乎没有时间思考。而张忌的主人公方泉则在痛苦的间隙感觉到了一种他自己也无法说清楚的东西——“虚无”。

方泉多次感觉到的“虚无”事实上是一种不安全感,而他寻求安慰的方式便是走向佛教,这并非大彻大悟,而是一种偶然性。因为以方泉这个角色的局限性来看,他走向的是在他所处的环境里,最容易接触到的东西。他甚至也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只是在心里自我安慰性质地期望,这世界上或许存在着什么力量,可以指引他方向。但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出人意料,方泉为了赚钱做了几天假和尚之后,意外地发现自己非常“适合”做和尚。他有好相貌,会念经。做佛事相对轻松得多,收入也更为可观。渐渐地,寺庙解决了他的问题,并不是从精神上,而是从物质上。

更加出人意料的是小说的结局,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方泉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养家、生儿子,但当这一切都渐渐达成的时候,他放弃了这个家庭,走向了寺庙。

在小说中这一过程被讲述得非常自然,方泉在一次又一次的佛事经历中,生活也在渐渐改变,他结识了慧明法师、周郁,摸索着经营了自己的小庙。他在这样的生活中获得的越多,离自己原本的家庭生活便越来越远。如果将他的家庭生活与寺院生活相比,读者会发现,他原有的家庭生活是一条简单乏味的直线,而寺院生活则像一个正在缓缓展开的扇形平面。

与其说是对于佛教和寺院的向往促使方泉离开家庭,倒不如说是一个未知的可能性深深吸引了方泉。细想之下,方泉的命运有其悲剧性,当周遭的一切都对其展示出拒绝时,寺庙以其特有的方式接纳了他。方泉选择“出家”既是主动的,也是被动的,因为当他向往一个未知的好生活时,生活并没有给予其他的选择。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住持阿宏叔、护法周郁、慧明法师、长了师傅、村里的老太太们等等,他们每个人对佛教似乎都没有很深的理解,或者说,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代表的是一个非常广大的群体,佛教和寺庙对于这个群体而言,世俗而实用。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方泉展望着他那座小小山前寺的未来,感觉到了快乐和希望。这并非佛教中的“顿悟”和“解脱”,却使得小说具有了喜剧效果。

正如方泉所观察到的,生长在村子里、老去在村子里的人们才是当地寺庙的真正主人。佛教也正因为它被不同的群体以自己的方式理解、阐释、需要而流传、传播。人们似乎并不在乎它究竟是什么,只是或悲或喜地,让它增加着俗世的热闹。

猜你喜欢
寺院寺庙和尚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不断重建的寺庙
三个和尚有水吃
小和尚
小和尚的烦恼
宽恕
拜佛
小和尚的烦恼
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