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回归之路

2017-01-06 12:55吴明华
决策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浙商徽商安徽

吴明华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一场徽商“凤还巢”的大戏已经开演。徽商回归热潮是如何兴起的?怎样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徽商回归?

2016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时隔5年之后华丽归来。作为安徽引资引技引智的“金字招牌”,大会取得的丰硕成果超出预期。

此次大会吸引了近5000名海内外商界菁英参会,其中包括258家知名徽商企业高管和代表。大会期间签约合作项目471个,投资总额共3160亿元,协议引资2923亿元。广大徽商不仅带来了最新的前沿发展理念,更带来了项目、资金、技术等新的转型合作机遇。

群凤回巢、百鸟归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徽商开始回到家乡投资兴业,一场徽商“凤还巢”的大戏已经开演。徽商回归热潮是如何兴起的?各地如何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徽商回归?

回归热兴起

历史上徽商称雄数百年,与其他商帮区别最为明显的,是其经过数百年积淀而形成的徽商文化。当代徽商继承了传统徽商的文化与精神,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徽商显示出巨大的向心力。

2003年,安徽省举办“首届国际徽商大会”应者云集。其后,安徽省整合了经贸合作平台,将徽商大会作为省政府举办的品牌展会之一,又连续举办了七届,其影响力逐年增强,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扩大,成为展示安徽形象、扩大安徽对外影响、弘扬徽商精神、凝聚徽商力量的重要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安徽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3年,安徽省将推动徽商“凤还巢”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两年,又把推动徽商回归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写入全省招商引资方案。2015年8月,时任安徽省长李锦斌批示:“要研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加强政策、环境的激励和引导,掀起‘徽商回归热,力争在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方面实现五‘返乡。”

徽商回归已经上升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2016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时隔5年之后再次召开。

“参加这次徽商大会感触非常深。从我参加第一次徽商大会开始,已经12年了,中间停了5年,大会能得到延续非常难能可贵。去年,省领导在会见徽商代表时我强烈建议,徽商大会这个‘金字招牌一定要延续,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建议,而是广大徽商的愿望,很多领导也都在积极推动,今年徽商大会终于重新启动。”在徽商论坛演讲中,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一上台就发出这样的感慨。

此前,有人担心徽商大会连续多年没有举办,会使其热度衰减。然而事实证明,广大徽商不但热情不减,而且以此为“风向标”,迅速掀起新一轮的回归热。

参与本次大会知名徽商和商界精英,人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其中,全国徽商的商学会、机构和商会组织一百多家,省一级安徽商会和重点地级市商会悉数到场。大会期间共举办了30场活动,活动场场爆满,大大超出预期。通过高层推动、各地主动出击,为下一步大规模推动徽商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本次徽商大会举办过程来看,我感觉徽商参与大会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徽商回归和回乡投资的愿望比较强烈,广大徽商对办好徽商大会、对安徽未来发展非常关注,徽商们都在积极寻找回乡创业创新的机会和需求。”安徽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决策》。

4.28万亿的想象空间

在各地商帮中,近年来以浙商资本最为活跃,浙商往往备受各地招商引资的青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务实低调的徽商早已积累了雄厚的资本,整体实力已然超越了浙商。

根据安徽国际徽商交流协会的统计,2015年徽商企业不含安徽本土徽商,总计销售额4.2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6.3%,大约是安徽省当年GDP的2.1倍,在徽商中出现了张近东、王石、王传福等众多的明星企业家。而同期,浙商企业的销售总额只有3.4万亿元。

相比浙商而言,徽商不仅规模上略胜一筹,质量上同样毫不逊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徽商企业上市公司有65家,各类规模的行业领军和龙头企业50家,2015年有近20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仅宁波市就有近10家徽商企业在新三板上市,徽商在外地发展的确是很好的。”宁波市安徽商会会长李健告诉《决策》。

对于安徽来说,徽商4.28万亿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在有关专家看来,新徽商力量不可小觑,作用不容忽视,“只要把徽商的这些力量运用好,就能成为安徽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间投资信心减弱,投资意愿下降,徽商是我们招商引资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安徽省招商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从2014年开始,在省外举办大型招商或经贸活动,都会请当地的安徽商会组织一批徽商企业参与对接,“更重要的是,徽商回归项目成功率相对较高,因为徽商了解家乡,家乡也了解他们,双方都知根知底,对项目前景有清晰的判断,而不会因为不了解背景,急于‘捡到篮子就是菜,造成决策失误。”

如今,徽商回归已经让各地尝到了甜头,纷纷加大吸引回归的工作力度。与此同时,各地商会组织企业回乡考察也明显增多,每年有将近100家商会至少都要回来一趟。

根据安徽省合作交流办公室的统计,2015年全省5000万以上在建徽商项目276个,投资总额1048.1亿元,实际资金到位45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今年1-9月,全省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徽商回归项目264个,投资总额993.7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2.1亿元,同比增长14%。

“安徽是每一位在外徽商魂牵梦萦之地,是我们的血缘之根和文化之魂。与发达地区相比,美好的家乡更有发展的潜力,徽商的成功和情怀为家乡发挥后发优势,加快赶超,提供巨大推动力,也为徽商再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安徽的崛起不仅是徽商的梦想,也是徽商真正崛起的标志,没有家乡的繁荣富裕徽商就永远腰杆不硬。”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国际徽商交流协会会长张桂平在徽商论坛上的一番演讲,代表了广大徽商的心声。

“从政府角度说,徽商回归一定是双向的。徽商们有回归的愿望和积极性,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家乡能给予他们多大的空间,创造什么样的机遇。”在有关专家看来,徽商回归不是简单地生拉硬拽回来,而是给徽商们拓展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和空间。

“亲情牌”背后四大问题

当前,安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拥有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安徽加速崛起将给徽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商回归看起来已经水到渠成,但实际情况到底如何?

“十二五”期间,浙商回归累计到位资金超过8000亿元,而同期徽商回归到位资金只有1000多亿元。相比而言,徽商回归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差距意味着未来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需要寻找原因、弥补差距。

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下,传统拼优惠政策的招商模式已然走不通,打“亲情牌”成了各地吸引徽商回归的最重要手段。但回乡投资不等同于回乡做慈善,追寻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徽商回归必须符合市场规律。

在上海市安徽商会常务副会长郑宏祝看来,“徽商回归首先政府要给我们指引方向。”目前,徽商回归工程还处于起步阶段,安徽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只是提出了概念,对如何提升徽商层次、如何引进在外徽商、引进后如何长远发展等问题还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撑,“如果没有政府有效的政策引导,徽商回归与发展就没有方向,容易事倍功半”。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政府营商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能否为回归徽商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决定回归项目能否顺利投产建设且产生效益的关键。“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相比,有些地方营商环境还有差距。上海的环境非常好,它已经规范化了,做任何事情不是某一个领导说不行就不行,事情一旦进入程序了,谁都推翻不了。”郑宏祝告诉《决策》。

从实际情况来看,回归投资的重大项目,多数是各地主要领导亲自出面招进来的,但仍有一些项目落地后初期发展较好,后续政府服务保障难以跟进。“有些职能部门办事效率迟缓,服务企业意识不强。”有关专家指出,甚至有个别地方招商引资,对回归企业承诺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但项目签约后,承诺内容无法兑现,导致政府诚信受到质疑。

也有一些中小徽商企业反映,回乡创业初期比较顺利,但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后期新上项目、跨界项目融资困难。随着徽商回乡投资越来越多,融资、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如何补足短板,是各地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目前,回归企业还存在分布较散的问题,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产业综合配套不完善,企业单打独斗不能形成规模。从徽商的角度看,这也是制约他们回归的重要问题。

“徽商回归其实很不容易。徽商在各地发展起来了,他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平台和圈子,回来又要重新建立平台和网络,企业经营一定要有一个网络。因此,徽商回来需要下很大决心。它回来后,往往是单打独斗,又能融入到哪个组织里去呢?”在有关专家看来,如果不能把他们组织起来,营造企业经营环境,徽商回归就不能真正扎下根来。

怎样吸引徽商回归

“徽商回归”是一项涉及面广、牵扯部门多、运行环节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家看来,成效最为显著的浙商回归工程是值得安徽借鉴的样板。

“浙商回归”上升为浙江省委、省政府“一号工程”后,在工作推进上,省、市、县三级全部建立了相应领导机构,普遍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季度督查制度、排名通报制度;在政策支持上,省级部门和各地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在平台搭建上,省级和有关地区成立了浙商服务中心,为浙商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代办、投诉处理等一条龙服务。“浙商回归从上倒下体制很完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和链条,这值得我们借鉴。”有关专家告诉《决策》。

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里的环境好、服务到位,企业就“飞”到哪里。徽商回归要“引得来、留得下、发展得好”,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真诚守信、恪守诺言,是推动徽商回归工程最好的宣传。”专家建议,各地要切实改革优化政府职能,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严格履行政府依法向回归徽商企业作出的承诺,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徽商们也反映,徽商回归项目不同于央企、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要根据徽商项目的特质,针对性破解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强化政策支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落实产业发展资金、公共服务平台、综合环境保障等规范性政策;创新金融服务,开发各类支持徽商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等。

“作为商人群体,能否做大产业,获得投资回报,是徽商回归的首要诉求,因此,政府要把满足这一诉求作为吸引徽商回归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从政策、环境和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徽商接踵而归。”张桂平说。

“政府要理解徽商回归企业家的难处,对徽商带着真金白银回来投资,要给予大力的宣传和表彰。”在有关商会负责人看来,徽商回归都带有很强的荣誉感,“企业家不在乎政府给多少钱,政府能给的头衔也是有限的,但是政府出面给予实实在在的表彰,对于企业家来说是很大的荣誉。”

猜你喜欢
浙商徽商安徽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从新闻报道看“浙商”——《当代浙商媒介形象呈现研究》评读
新时代浙商走向新天地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徽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