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血栓泵的腿套的设计

2017-01-07 05:01顾希丛美华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8期
关键词:抗血栓管接头气囊

顾希,丛美华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a.设备科;b.妇科病区,江苏 南通 226000

一种用于血栓泵的腿套的设计

顾希a,丛美华b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a.设备科;b.妇科病区,江苏 南通 226000

本文阐述了一种用于血栓泵的充气腿套的设计过程。该装置主要由连接气管接头的气囊体和带状的套体组成,套体可拆卸,设于气囊体外,气管接头伸出于套体外。该脚套具有结构合理、经济方便等特点,能够解决原脚套不好重复使用的问题。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治疗效果能达到临床护理要求,可重复使用,降低医疗成本。

静脉血栓;血栓泵;腿套;气囊体

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刚结束以及长时间被限制在床上后,腿部的血流速度会明显降低,再加上静脉壁损伤和血液呈高凝状态,容易形成静脉血栓[1-2]。若治疗不当,可导致血栓后综合征和肺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3]。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由于血栓阻塞了某支深静脉致血栓远侧的血液回流阻碍而引起组织淤血,目前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推荐措施是对患者的腿部或脚部使用下肢间歇气囊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 Compression,IPC)并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3-4]。

我院妇科引进美国泰科SCD感应压力泵,但在护理中发现,抗血栓泵的充气腿套是化纤材料制作,透气性差、易刺激皮肤,患者使用时多感不适[5];且粘连扣容易失去粘性,影响加压效果。此外,该腿套重复消毒使用,如多次使用于不同的病人,终末处置不符合感染管理的要求,且临床不好收费,增加了医疗成本。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血栓泵的新型腿套[6]。该腿套通过在气囊外设置可拆卸的纯棉布制作的套体,每次使用时只需要更换套体即可,套体可以清洗消毒后重复使用,降低了医疗成本。

1 设计过程

(1)材料:气囊体材料、纯棉布、长粘扣、其他材料。

(2)制作方法:该新型腿套的结构示意图和截面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腿套主要结构包括连接有气管接头的气囊体和套体,其中套体呈带状,各边尺寸比气囊体周边大2 cm。气管接头通过独立连接管与主机连接,套体可拆卸,并设于气囊体外,气管接头伸出于套体外。套体上可以开设有通孔,气管接头可以通过通孔伸出去。套体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其中第一固定部为粘扣带,包括缝制于套体一表面端部的第一粘扣子面以及缝制于套体另一表面端部与第一粘扣子面相配合的第一粘扣母面,第一粘扣子面和第一粘扣母面位于套体的不同端,套体可通过第一固定部缠绕并固定于患者腿部。第二固定部为粘扣带,包括缝制于气囊体表面的第二粘扣子面以及缝制于套体内表面且与第二粘扣子面相配合的第二粘扣母面,气囊体通过第二固定部连接于套体内表面。气囊体的四个角均缝制第二粘扣子面,套体内表面的四个角也均同时缝制有第二粘扣母面。使用时将气囊体装入套体内,并按压四个角,使对应的第二粘扣子面与第二粘扣母面相粘合,能防止气囊体在套体内移动。其中,套体外侧面沿长边方向开设有装入口,装入口为长条状,其两侧边缝制有拉链(或长粘条)。气囊体可通过装入孔装入套体内,并通过第二固定部与套体固定[6]。套体主要部分以纯棉布制成,使用完后可以清洗消毒,重复使用。

图1 腿套结构示意图

图2 腿套截面示意图

2 临床应用

2.1 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9月在我院妇科行盆腔手术并有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高危因素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40~74岁,平均49岁。其中卵巢上皮性癌5例,宫颈癌27例,子宫内膜癌15例,输卵管癌3例,子宫脱垂38例,子宫肌瘤45例,子宫腺肌病12例,其他5例。手术类型包括经腹手术(48例)和腹腔镜手术(102例)。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患者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11分[7]。

排除标准:急性下肢静脉血栓或诊断DVT6个月内的患者,影响袖带使用的腿部病情如皮炎或创伤[3]。两组患者年龄、Autar危险因素评分、疾病种类、病情、麻醉方式和时间、手术方式和时间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

对照组在采用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Kendall SCD™ Express抗血栓感应压力系统预防DVT,采用系统自带的一次性腿套或脚套。观察组在采用围术期系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亦使用同样感应压力泵,但使用本研究制作的腿套。两组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治疗方案完全一致。

具体方法:① 术前1 d向患者展示此装置并尝试使用,将腿套展开后放在大腿后,顺序包裹小腿和大腿,袖带松紧度以能伸进两个手指为宜,依次连接好各对应接头,接通电源;② 麻醉成功后给患者连接SCD感应抗血栓泵,术中坚持使用,术后每6 h使用1次,1 h/次[8];③ 选择梯度压力模式,脚踝、小腿至大腿压力依次为45、40、30 mmHg,充气加压时间为11 s;④ 每天询问患者主观感觉,是否有下肢麻木、坠胀、疼痛感,观察双下肢的温度、肢端皮肤颜色、肿胀程度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检查腓肠肌有无压痛,并行2 次/d的Homans征检查[2-9],严格记录。

2.3 评价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1 d、术后48 h内检测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术前1 d、术后3~5 d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阳性体征[10-13]。在治疗过程中,询问患者对脚套的舒适感,是否对皮肤有刺激、有无不适感等,进行记录。统计两组患者使用脚套数,并计算成本。将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和DVT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3,7-9]。

2.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凝血指标比较,见表1。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凝血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凝血指标比较,见表2。各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凝血指标比较

观察组DVT发生率3%(2/75),高于对照组1%(1/75),但两组患者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从以上结果可看出,两组患者疗效基本一致。但观察组患者对脚套的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50%)。对照组花费脚套80个,观察组使用气囊体10个(以一个病区可能同时使用治疗的病人数配置)和套体20只,观察组使用脚套成本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抗血栓泵作为“人工护理者”已大量应用于临床,其利用物理按摩达到治疗效果[9-10]。目前,市场上不同厂家生产的的抗血栓泵略有不同,但原理和结构基本相同,其充气脚套都为化纤材料,只支持一次性使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粘带很快失去粘性,致使充气脚套松动、压力减小从而达不到抗栓效果。此外,一次性脚套在临床不好收费,增加了医疗成本[11-13]。

本文研究设计的抗血栓泵脚套经临床实践证明,可完全替代现有脚套,达到临床预期治疗效果,使用过程中无特殊注意事项,使用简单、方便,护理人员易掌握相关操作且对患者无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冯友贤.血管外科学[M].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5:531.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23(3):236-238.

[3] 李晓娟,周勤.抗血栓泵对具有高危因素妇科围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研究[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3):314-316.

[4] 刘玉珍,张震宇,郭淑丽,等.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产科杂志,2006,41(2):107-110.

[5] 沈虹,信鸿杰,李莉,等.抗血栓泵充气腿套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51.

[6] 顾希.一种用于血栓泵的脚套[P].中国:ZL201520281120.3,2015-04-15.

[7] Ricky A.The manage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The Autar DVT risk assessment scale re-visited[J].J Orthopaedic Nurs,2003,(7):114-124.

[8] 李霞,吕永明,付丽敏.SCD感应抗血栓泵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10):1633-1634.

[9] 黄小红,管玉梅,吴泉玲,等.压力带与抗血栓泵联合使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7):523-525.

[10] 董咏梅,张若,陈聪,等.间歇充气装置辅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2):1092-1093.

[11] 张谊,张雅琴,高娜.应用气压式血液血压循环驱动泵预防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 16(4):417-418.

[12] 潘玲玲,黄瑾.压力抗栓泵在预防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42-43.

[13] 李玲芳,沈丹,张晓菊.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与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2,12(5):66-69.

Design of an Inflatable Leg Sleeve for the Thrombus Pump

GU Xia, CONG Mei-huab
a.Department of Equipment; b.Gynaecology Ward, Nanto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Nantong Jiangsu 226006, China

The paper expounded the design of an inflatable leg sleeve for the thrombus pump, which was mainly composed of an airbag connected with the tracheal joint and a ribbon-like removable sleeve outside the airbag. The tracheal joint was located outside the sleeve. Featured with 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economical convenience, the leg sleeve could be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ailure in repeated use of the original leg sleeve. According to clinical application results, the device proved its curative effectiveness, attain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clinical nursing, availability for repeated use and reduced medical cost.

venous thrombus; thrombus pumps; leg sleeve; airbag

R543.6

B

10.3969/j.issn.1674-1633.2016.08.029

1674-1633(2016)08-0094-02

2015-11-20

2015-12-25专利:实用新型专利(ZL 201520281120.3)。

作者邮箱:guxi12@163.com

猜你喜欢
抗血栓管接头气囊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中天合创开发出用于聚乙烯生产的引发剂注入管线疏通器
红花二米粥能抗血栓
液压软管总成金属管接头结构类型分析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低过进口集箱管接头裂纹分析
广西莪术乙酸乙酯部位的抗血栓作用
红花二米粥抗血栓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