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碳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2017-01-07 02:43紫希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含碳泥炭沼泽

高含碳湿地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

漳江口红树林(紫希 摄)

热带湿地,包括棕榈沼泽(Palm swamps)和红树林,是重要的碳汇集区,但高达80%的碳储存在水下的泥炭层。由于各处泥炭层的深度和广度有所不同,以至难以测量体积,并计算储存其中的含碳量。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华沙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2013年11月11-22日)上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能够更精确地计算碳储存和排放因子——温室气体平均排放率,可让各国更容易且更准确地衡量湿地的碳含量变化。

过去由于缺乏湿地相关的科学信息,红树林和热带森林湿地的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热带湿地正逐步让位于养殖业、农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但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有关湿地更多的科学信息,尤其是湿地的固碳能力。泥炭地和其它湿地,如沿海红树林沼泽,被认为是“高含碳”(high-carbon)的生态系统。保存和恢复湿地可以有助于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但是,由于湿地通常富含丰富的土壤、并位于热带平坦的低地或沿海的位置,对于水产养殖业、油棕或人工林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湿地被转为他用。

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的科学家丹尼尔·梅迪亚索(Daniel Murdiyarso)等人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各地的热带红树林储存了20亿t的碳,热带泥炭地储存了89亿t的碳。这些湿地中约有3/4分布于东南亚,11%在南美洲,9%在非洲,3%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少量分布于亚洲其它国家和太平洋岛国。

准确的碳计算方法将使各国执行包括泥炭地、红树林和其它湿地在内的碳交易成为可能,但仅仅依靠碳信用还无法提供足够的诱因以保护湿地,因为转为农业或工业用途,在短期内更有利可图。然而,将湿地提供的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纳入考虑时,就能促使国家保护湿地。

热带湿地不仅具有固碳作用可减轻气候变化,而且还能为当地居民提供物质产品。国际林业研究中心正在通过“可持续湿地适应和减缓计划”(SWAMP),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湿地以应对气候变化,同时帮助当地居民维持生计。

丹尼尔表示,我们现在有更多的湿地知识,并且有了来自科学界的指导,应该将这种高含碳生态系统议题提到议事日程了,没有任何理由再做拖延。

(转自《国际湿地动态》2014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含碳泥炭沼泽
增温与干旱双重变化对若尔盖泥炭CH4排放的影响
污泥炭的制备及其在典型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超微粉碎泥炭发酵产生物甲烷的研究
泥炭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黑龙江省造林树种含碳率与土壤性质研究
帮女儿走出“嫉妒沼泽”
沼泽时代
黄淮海平原主要农林复合树种的含碳率研究
Passage Seven
铁矿含碳球团还原后性能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