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探究

2017-01-07 20:31周伟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周伟

摘 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采用对比研究法,分析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的文化特征,从风格、类型、形式、内容、审美五个方面对中美电影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中美电影中存在的文化空缺,研究中美电影文化空缺形成的原因,为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中美电影;跨文化交际;文化空缺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8.022

1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

文化空缺是指某个民族所具有的语言文化现象在另外一个民族中不存在。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各国间的文化差异,这造成了文化交流的障碍。本文从电影的角度分析文化空缺现象,因为电影如同语言一样,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在电影领域研究这种现象是一次尝试,希望对电影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本文选取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中美两国文化的异同。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电影文化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指的是通过电影这种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即电影艺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广义的电影文化泛指以电影方式所进行的全部文化创造。电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电影可以体现文化。中国具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巨大的电影市场,自从欧洲和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中国电影的从业者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为了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中国和美国的电影从业者通过电影这一艺术手法向世人展示和宣传本国的文化。

2 电影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功能

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媒介,电影向观众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电影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很重要的功能,具有娱乐、传播文化、记录历史、拓展思维和提升国际地位的功能。

娱乐功能是电影的基本功能,看电影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电影适合精英阶层也适合普通百姓,通过电影,观众可以了解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和外国的风俗习惯,正所谓“通过电影看世界”,观众可以通过电影了解通过书本也无法获知的一些信息。观众还可以通过电影了解历史事件,比如纪录片,观众可以通过纪录片了解历史事件和伟人的足迹。科幻电影充满想象力,能够帮助人们扩展思维。世界是一个大舞台,国际间电影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电影工业的繁荣。制作精良的优秀外国电影能够提升国家在国际间的地位。

3 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的文化特点

中国电影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历史,而作为电影帝国的美国为世界输送了大量经典的电影并且从电影工业中获得巨大的利益。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优秀的美国电影都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因此美国电影也被称为商业化电影。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电影就逐步开始了它商业化转型之路。

中国电影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主题多样性的特点。中国电影一直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且坚持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影响了电影从业者选择电影的主题。随着外国文化对中华文化影响的不断加深,中国电影从业者不断在拓宽电影的主题。

与中国电影相比,美国电影发展更为迅速,美国电影具有完全性、多元化和商业化的特点。美国是一个“大熔炉”,来自全世界的移民蜂拥至美国,使得美国文化日益多元化。好莱坞电影从业者吸取了各国文化的精髓,使得美国电影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美国电影从业者重视电影的商业价值。考虑到电影的商业效应,好莱坞充分利用明星效应和强大的媒体资源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以获得高额的经济利益。

4 中国电影和美国电影中的文化空缺

中美电影的文化交流是跨文化交流的一种表现形式。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可以宣传社会的主流文化。本文从风格、类型、形式、内容、审美五个方面对中美电影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中美电影中存在的文化空缺。

4.1 中美电影在类型上的文化空缺

电影类型是指影片分类的基本手段,一种“类型”通常是指构成影片的叙事元素有相似之处的一些电影。常用的划分影片类型的标准有三个:场景、情绪和形式。场景是指影片发生的地点。情绪是指全片传达的感情刺激。影片也可能在拍摄时使用特定设备或呈现为特定样式,即形式。以场景对电影进行分类,电影可分为犯罪片、历史片、科幻片、体育片和战争片。以情绪对电影进行分类,电影可分为动作片、冒险片、喜剧片、剧情片、幻想片、恐怖片、推理片、爱情片和惊悚片。以形式对电影进行分类,电影包含动画片、传记片、纪录片和音乐片等。

中美两国电影有不同的类型,中美两国都喜好喜剧电影,但是两国的喜剧电影是不同的。中国的喜剧电影又包含很多类型,早期的中国电影《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该片批判了封建的婚姻制度。早期的中国电影《劳工之爱情》批判了当时的封建旧社会,该片被称为讽刺喜剧电影。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电影明星成龙主演的《警察故事》是典型的将中国功夫与喜剧完美结合的电影。

中国是由封建社会发展过来的,一些封建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有别于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同时中国功夫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于中国,所以中国的喜剧电影与美国的喜剧电影有诸多不同。

4.2 中美电影在风格上的文化空缺

电影风格主要是指电影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征,电影的风格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纪实风格、融合风格、共现风格、绘画风格和电视风格。电影的风格其实更能体现出导演或者演员表演的风格。导演就是电影的掌舵人,导演的风格可以体现在喜剧、爱情片、动作片和惊悚片等电影类型中。

4.3 中美电影在形式上的文化空缺

电影的形式指的是基于电影的所有因素而形成的整个体系。这些电影的因素包括声音、图片、着装、化妆、场景和灯光等。观众观看电影的同时就能够明白电影的形式。如果观众明白了电影,就表明观众已经接受了电影的形式。比如观众在观看爱情片的时候能够大概地猜测出故事的结尾是什么。但是电影形式毕竟是一种艺术形式,它有时会背离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观众有时无法理解一些电影,因为导演采用了纯艺术方法,但是观众还是不能否认电影的艺术价值。

4.4 中美电影在内容上的文化空缺

电影的内容指的是电影故事包含的主题和所体现的意义。有相当数量的中美电影是改编于小说的。美国的历史文化为美国电影提供了素材,美国的西部电影记录了欧洲移民对美国西部的开发。美国早期的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是一部无声电影也是一部商业片,讲述的是美国内战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中国早期电影主要是对家庭伦理道德的探讨,早期纯艺术作品《姐妹俩》通过描述一对双胞胎姐妹的不同命运来谴责封建社会男女间的不平等。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而美国是一个新兴国家,由于中美间文化历史的不同,导致了中美电影在内容上的文化空缺。

4.5 中美电影在审美上的文化空缺

中国观众和美国观众欣赏电影的角度也是不同的,笔者主要从色彩、服装和音乐上探讨中美电影观众审美角度的不同。色彩在电影中的应用可以看作是电影的艺术形式,同一色彩在中美电影中的文化内涵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电影《二月》体现了浙江古镇的自然美景,电影中有一场景是绿油油的田地,象征着未来的希望。而在美国文化中,绿色象征嫉妒。服饰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缩影,也是电影的一大亮点。中国的很多电影展示的是封建社会的衣着。美国精神往往通过电影中牛仔的形象得以体现,比如美国电影《红河谷》中的主人公就是一副戴着牛仔帽穿着牛仔衣的装扮。音乐是电影不可或缺的因素,中美电影中的音乐是中西方音乐的典型代表。

5 结语

本文阐述了电影和文化的关系,从风格、类型、形式、内容、审美五个方面对中美电影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中美电影中存在的文化空缺,研究中美电影文化空缺形成的原因,探讨了中美电影文化的特点,希望电影人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因为它们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提高观众的鉴赏能力,促进中美电影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蔡东东.当代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