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义乌筑牢绿色商城生态优势

2017-01-07 09:50张志国
绿色中国 2016年11期
关键词:义乌绿化村庄

张志国

义乌市地处浙江中部,历史悠久,是享誉海内外的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誉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

近几年,许多在义乌生活、工作或经常到义乌出差的外地人会发现,如今义乌不仅小商品市场闻名海内外,义乌城市公园和绿色也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生态。

对于义乌这座森林城市这几年的绿色变化,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一位女老板傅妙玲就深有感触。10月12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傅妙玲者说:“前两天,几位也门的外商和我们一起吃饭,说起义乌的变化时,他们不停地称赞变化太大了,城市变绿了,看出去和上海、杭州差不多!”

傅妙玲在义乌做木工艺品生意。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产品在国内外都有销售,销往国际市场的量更大。原料主要来自浙江等地。这几年,她的生意越做越大。

城市绿肺,让绿色浸润城市

2015年11月23日,在安徽宣城召开的2015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义乌被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把整座城市当作一个大花园来建设,加大城市绿化提升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公园广场建设和街道道路绿化,营造生态绿地、城市片林和环城林带,是义乌市的经验。他们相继建成了稠州公园、绣湖公园、孝子祠公园等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公园、绿地,不仅让传统的山水风貌得以凸现,园林景观质量得到提升,更让绿色浸润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展现了新时代商城义乌特色的森林城市风貌。

义乌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丽水说,牢固树立“抓创森就是抓环境、抓生态、抓转型、抓发展、抓民生”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手抓小商品市场的发展,一手抓生活品质的提升。强调“多种树、先种树、种好树、管好树”,以城市森林的营造、提档,推动城市面貌的转型、提升。

2007年义乌启动森林城市创建工作,8年多的时间为义乌市民带来的是生态的福利,普惠的福利。2012年以来,义乌市通过实施城市绿肺、森林通道、森林河道、森林村庄、森林田园、森林产业等造林绿化工程,全市4年新造林面积2276公顷。

在实施城市绿肺工程中,义乌市建成绣湖公园、宾王公园等一大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公园绿地,在最繁华的国际商贸城区块,义乌市政府毅然放弃了对这片地方的商业开发,划出65公顷黄金宝地,建成义乌国际雕塑公园。

孩子在小径上玩耍奔跑,长辈在后面慈祥注目,悦耳的欢笑声在绿地和树林间回荡……每天临近傍晚,江南三小区内的公园就热闹起来,长辈接上放学的小孩,大家不约而同会在这里停留一会享受着浓浓的绿意。“以前这一带绿化少,我们只能到马路上遛遛,找块空地舒展一下身体,现在家门口就有公园,方便安全又秀美,生活变得更富有乐趣了。”家住附近的陈大爷说。

如今,长9公里的江滨绿廓已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和市民理想的休闲场所。记者走在总面积200余公顷的江滨绿廊上,看着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绿色景观,顿觉心旷神怡。很多市民在江滨绿廊一带锻炼、散步,这一带的江堤上人们都在享受森林景观。当我们行走在江滨绿廊,时不时能够看见头裹纱巾,身披黑袍的中东妇女推着童车,在江滨呼吸中国江南所独有的清新空气,享受着江风拂过的愉悦。来自异国他乡的人们,对义乌无所不在的满眼的绿意,充满了喜爱。如今的义乌江两岸,早已是满目葱郁,绿意盎然;城市里,一座座森林公园则显山露水。

通过实施森林通道工程,义乌形成了独特的绿色走廊。他们注重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的结合与协调,坚持“绿随路建”。并通过重点引进和培育苗圃基地等,形成道路两侧的绿色林带,建成了如金义东南线、S103省道、S310省道、环城路、浙赣铁路等一批绿化示范路。投资2.5亿元,建成长度21.5公里、面积1500余亩的五洲大道、四海大道两侧森林通道。新完成农村公路绿化及改造长度397.188公里。市内各种道路绿化里程共计523.312公里,使得现有道路的绿化率达到了91.45%。

通过实施森林河道工程,形成了特有的滨水风光带。结合“万里清水河道”治理、“五水共治”行动,按照“林水相依、水清岸绿”的理念,采用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以义乌江、大陈江、洪巡溪及其主要支流两岸绿化为重点,建设两岸水源保护林和风景带。新完成绿化及改造长度183.44公里,目前全市的水岸绿化率达到了92.25%。

森林村庄,让村民倚林而居

从2003年开始,义乌大力推进以村庄道路、庭院、宅旁及公共绿地建设为重点的村庄绿化工作。特别是2008年开始,全面实施以“乔木为主、片林为主、乡土树种为主、中大苗为主”的绿色村庄工程,2011年开始全面实施森林村庄工程。

实施森林村庄工程,建设美丽乡村。2011年在完成待整治村绿化、绿化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乔木为主、片林为主、乡土树种为主”的要求,抓重点、抓亮点、抓示范,加强改造提升,积极开展村庄绿化和森林村庄创建活动,逐步形成“道路河道乔木林、公园绿地休憩林、村庄周围护村林、平原农田防护林”的森林格局,建设了一批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各具特色的森林村庄。全市累计建成浙江省绿化示范村39个、森林城镇5个、森林村庄12个,金华市绿化示范村166个、森林村庄31个,义乌市绿化示范村350个、森林村庄198个。

佛堂镇的鲁雅村是义乌市“森林村庄”建设的典型,2004年鲁雅村就被评为省级绿化示范村;到了2012年,更是成功创建成为浙江省“森林村庄”。如今的鲁雅村,仿佛一个绿色大花园,这里绿树成荫,道路两边、农居周围,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初春时节,香樟、杨柳让活动小广场边的的绿化带绿意盎然;盛夏来临,在罗汉松、龙爪槐树下乘凉休憩;深秋时节,海棠、桂花竞相开放;隆冬时节,也还有铁树点缀。一年四季,煞是好看。

据鲁雅村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一直以来,鲁雅村都十分注重村庄绿化工作,早在2012年初就成立了“森林村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制定绿化年度实施计划。仅在2012年就先后投入资金一百多万元,乔木片林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超过8平方米。在平时工作中不仅加大森林村创建的宣传力度,还逐户进行支持度调查,取得了所有村民的支持。大家都认为森林村的创建有利于生活环境的改善。

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建立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市级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全部按省重点公益林补偿标准执行。全市现有生态公益林50.9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9.3%。生态补偿标准由2001年的每亩1元提高到2015年的27元,累计发放林农补助7023万元。落实封管育措施,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优质林分19万亩。

实施森林提质工程。对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两侧,森林灾害高发地区、城镇周围等区域,实施森林抚育、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和环城生态风景林建设,培育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的生态、经济和景观功能。投资5639万元,完成建设面积6277公顷。

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健全了森林消防工作责任制,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落实体系;健全了督查、管火、扑救三支队伍。建立了网络化、全覆盖、无盲点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络。编制了《义乌市林地保护与利用规划》,逐步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合理供地、节约用地、占补平衡”的林地管理机制。

森林产业,让绿色创造财富

义乌坚持“种树就是种文化”,使森林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

创新载体做好全民创森文章。义乌市四套班子领导每年春节上班第一天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造纪念林”、“植纪念树”、“青春装点新农村——农村绿地认养”、“爸爸带我去种树”等活动精彩纷呈;打造互联网+绿化建设模式,开发建设“绿色义乌共建网”,实现常态化、持续性、全景式展示城乡绿化成果,普及绿化知识,提供网上认种、认建、认养、认捐树木服务,有效拓宽义务植树形式,网站累计推出认建地块113个,认种树木10229株,共有11201家单位和个人参与网上认建认种认捐活动,总计金额538万余元。从2012年以来,全市共有152.06万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81%。

积极做透森林友谊文章。近年来积极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承办了中非民间论坛、中国北欧青年领军者论坛等系列高规格国际会议,邀请外国元首和政要种下友谊林,让森林见证合作;积极为非洲等地林业工作者提供教育培训,让森林传播中国梦。

创新做深森林文化文章。坚持绿化与文化有机结合,先后建成讲述乌伤历史的孝子祠公园、纪念乡贤的骆宾王公园,缅怀先烈的长城公园,以及弘扬鸡毛换糖精神的拨浪鼓广场等。开发“古树名木档案管理系统”,出版《古树吟》唤起市民保护古树名木的强烈意识。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多视角、全方位创森宣传,2012年以来,有28.86万人次参加各类生态科普活动。

义乌依托市场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用森林城市建设成果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各地农民增收,共享森林经济。2015年全市林业行业总产值达180.8亿元。

大力发展林产基地。建成了以赤岸、佛堂、义亭为中心的花卉苗木产业带,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3.6万亩;做大做强了以义乌大枣为主的干果产业带,以猕猴桃为主的水果产业带,以竹笋两用林和食用笋竹为主的竹产业带,经济林面积发展到7.4万余亩;建设了苏溪花卉苗木示范区、大陈镇猕猴桃示范区2个林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苏溪中药精品园、佛堂苗木精品园、赤岸桂花精品园等林业特色精品园3个。

“我家这片土地自打种上猕猴桃果树,靠着卖猕猴桃和农家乐旅游,收入增多了,环境变好了,人也舒心了。”日前,大陈镇岩界村村民徐宏灵开心地告诉记者。徐宏灵的经历,印证了全市发展林业带来山绿民富、生态改善的喜人变化。

徐宏灵是大陈镇猕猴桃示范区参与村民中的一员。大陈镇猕猴桃示范区位于大陈镇马畈村、溪后村、岩界村、上坑仁村,总投资3130万元,面积达1205亩,是集生产示范、观光旅游及经济效益多功能于一体,将现代林业与休闲旅游业的有机结合的观光林业项目。

积极打造森林创客平台。抓住义乌内外贸网商密度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二的优势,培育了一批年销售千万、上亿的森林电商创客。比如刘鹏飞用竹子和纸制作孔明灯,年销售超3亿元,带动上万农民减贫。我们还积极培育家具、工艺品、相框等优势竹木加工业800余家,王斌、年年红、华鸿等企业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森林产品加工基地;全市经济林面积达7.4万亩。

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义乌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与创建国际商务旅游目的地城市紧密结合,依托超过8000亩的华溪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引入总投资278亿元的未来城旅游综合体;依托山地森林资源,引入投资均超50亿元的中青旅望道时光小镇、法国勒芒汽车小镇项目。结合美丽乡村等建设,发展特色旅游,赤岸西海,上溪十里桃花坞,大陈马畈奇幻乐园、九都风情,城西何斯路村生态休闲游等项目相继建成。

每逢节假日和双休日,义乌华溪森林公园这个森林“氧吧”就吸引了无数游客登山游玩。市民周先生更是爬山达人,每天早生都要动员全家去爬山,“爬山是为了锻炼身体。如今森林公园建设得越来越好,峰峦层叠,风景很是宜人。健身、游玩两不误。”

大力发展林业会展业。由国家林业局、浙江省政府主办的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连续举办8届已成为中国规格最高、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行业影响力最广泛的国际性林业盛会,是国内首个通过UFI认证的农林类展会,被誉为“林业奥运会”、“林业广交会”,成为中国林业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新标准发布、展示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林产品国际贸易。

森林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义乌将进一步巩固“创森”成果,进一步提高城市森林建设水平,把义乌建设成为森林掩映、宜居宜业的国际商贸

名城!

猜你喜欢
义乌绿化村庄
初 春
中国航空公司新开义乌直飞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
我爱绿化
村庄在哪里
沙湖立交绿化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小猴栽树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