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施工安全总体业绩指标及相关性实证研究

2017-01-10 06:58罗路红
中国核电 2016年4期
关键词:秦山伤害事故核电

罗路红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45)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施工安全总体业绩指标及相关性实证研究

罗路红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45)

对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安全总体业绩进行了介绍,对各事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海因利希法则在国内大型核电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适用性,对于后续大型核电项目安全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施工安全;指标;核电项目;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安全管理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3、4号机组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首个开工的核电项目,单台机组建设计划工期为60个月,3号机组实际总工期为53个月零8天,成为了国内核电项目建设的标杆;4号机组的总工期克服了压力容器到货滞后,主管道制造及安装质量问题处理的工期损失影响,成功控制在58个月以内;项目的投资、进度、安全、质量等四大控制工作全部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

2006年,在项目开工之时,国内核电项目尚处于全面启动的前夕,国内核电工程主体承包商无其他项目可选择及用来锻炼队伍,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总的合同被划分为了多个标段,现场主体工程的承包商中,土建单位有2家(分别是C和E),核岛安装单位有2家(分别为F和J),常规岛安装单位有2家(J和K),其中J既承担了核岛安装,也承担了常规岛安装任务。现场各施工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水平总体代表了国内核电项目的综合水平,因此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的安全管理实践所实现的最终安全指标控制情况在行业内较具有代表性,相关安全指标的相关性对于后续的安全管理较有启发。

1 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安全业绩总体情况

根据有关资料的最终统计,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工程项目自2006年FCD(First Concrete Date,核岛第一灌混凝土浇注)后正式开工建设,到2011年年底,两台机组全部投入商业运行,在长达5年多、累计达1 000多万个工时的建设过程中,该现场未发生重大以上安全事故,总体的施工安全指标处于受控状态。但也有部分安全指标不尽如人意。其中发生的主要事故、事件数量如下: 2人次死亡事故,1人次重伤,25起轻伤事故,未遂的安全事件为48起。总体安全绩效与同期的其他核电建设项目的安全指标处于持平状态,与历史同类型核电项目进行纵向比较来看,现场安全指标控制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死亡事故指标下降了30%。

从事故发生阶段来看:土建施工阶段共发生了17起轻伤,1起重伤;安装施工阶段发生了6起轻伤,2起死亡;土建与安装交叉阶段共发生了2起轻伤事故,见图1。

从事故发生的具体单位分布情况来看,在A核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安装单位F,全过程仅发生了2起轻伤事故,全过程无重伤及死亡事故;土建单位E,全过程仅发生1起轻伤事故;有一家常规岛的安装单位K,全过程无轻伤以上事故发生。现场的两次死亡事故都发生在安装单位J,事故对象都是劳务公司的作业人员;另外一起重伤事故及大部分轻伤事故都发生在土建单位C,汇总情况见表1。

从安全事件统计分析来看,现场共发生了48起安全事件,其中高处坠物占38%、塔吊、吊装作业占25%,施工用电占13%(见图2)。

图1 项目人身伤害事故发生阶段统计图Fig.1 The phase where the injury accident occured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的安全处罚措施从项目开工之初,就已经引入,而安全表彰及季度考核制度的实施时间为2007年左右,对于安全员的业绩单独评估和审核制度的引入时间为2010年的下半年,在项目建设的最后一年半的时间里,该核电项目取得了“零事故、零伤害”的卓越安全绩效。而该项目总体的安全指标,随着上述安全管理及激励措施推出,每年的千人事故伤害率则逐年在下降。在总体安全指标控制上,现场每年的千人人身伤害事故率在逐年下降,其中土建阶段平均值约为2.6%,安装阶段平均值约为0.76%。具体情况见图3。

表1 项目建设期间主体工程施工承包商发生的事故、事件数量统计表Table 1 The number of accidents and incidents occurred du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by main contractors

图2 核电项目建设阶段发生的未遂安全事件的主要类型Fig.2 Main types of safety near accident du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phase

2 项目总体安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图3 项目建设期间每年千人伤害率Fig.3 Injury rates in each one thousand people every year

50多年前,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利希在统计了55万件机械伤害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 666件,轻伤事故48 334件,其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或重伤、轻伤、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此统计规律被命名为海因利希安全法则,在后续安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广泛的指导作用(见图4)。

图4 海因利希法则Fig.4 H.W.Heinch’s law

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违章)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对未遂、轻微、事故的报告、分析、跟踪和奖励,以便及早发现隐患,防微杜渐,做到防患于未然。

我们对秦山核电二期建设期间发生的上述安全事故、事件及投入施工人数进行了回归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轻伤=-0.0 045+1.94重伤 -0.113死亡+0.141未遂+0.000 068人数

可以看出,轻伤事故数与重伤相关性显著,并且是正相关关系;而轻伤与死亡事故相关性不太显著;轻伤和未遂事故相关性显著,并且是正相关;轻伤和人数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重伤=0.00 383+0.0 749轻伤+0.0 036死亡-0.0 129未遂-0.000 004人数

重伤事故与轻伤事故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相关性特别显著;重伤事故与死亡事故相关性不明显;重伤事故与未遂事故存在负相关关系;重伤事故与人数相关关系不显著。

3)未遂=0.110+0.469轻伤-0.212死亡-1.11 重伤+0.000 059人数

未遂事件数与轻伤事故发生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未遂事故数与重伤事故相比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未遂事故数与人数的相关性不显著;未遂事故数和死亡事故数相关性不显著。

4)死亡=-0.0 047-0.0 100轻伤-0.0 057未遂+0.008重伤+0.000 016人数

死亡事故与轻伤、重伤、未遂事故都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关系;但是死亡事故数与施工人数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到如下轻伤、重伤、死亡、未遂、人数之间的相关性如表2所示:

表2 安全性指标的相关性Table 2 The correlation of safety indictors

3 结论及展望

1)以上相关性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海因利希法则,在大型核电建设项目施工安全管理中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即未遂事件和轻伤,轻伤和重伤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比例和相关的关系。对此,在日常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未遂事件的报告、调查、分析和反馈,以便吸取经验预防重伤以上事故的发生。

2)未遂事件与重伤事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昭示我们,高度重视未遂事件报告、分析和反馈,高标准,严要求对施工承包商进行安全监督管理,从小处抓起,有利于确保重伤以上指标不被突破,而一味地忽视事故先兆,则容易在长期中形成重大事故隐患。

3)死亡事故的发生和轻伤、重伤、未遂事故之间的显著性都不明显,表明死亡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是死亡事故和施工总人数之间又存在正相关关系,则表明死亡事故的发生又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因此,对于类似大型核电工程项目施工,作为项目管理单位必须提前设想好死亡事故的预案,并预防死亡事故发生的风险,可以通过保险等形式降低和规避事故风险。

4)本次实证分析所采取的数据,主要来自项目建设过程中积累的数据,但是此部分数据主要由各施工单位上报提供。由于事故、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要接受一定的处罚,所以导致事故、事件的上报数量可能存在隐瞒的现象,进而可能会影响本次实证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在后续的项目管理中,应该建立鼓励上报事故、事件的制度,形成透明的安全文化,并形成严格的标准化上报统计制度,以利于数据的积累。

[1] 罗路红.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我国核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以A核电工程为例[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41-42.

LUO Lu-hong.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Nuclear Power Project in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centive Compatibility——Taking Project A as an Example [D]. 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13:41-42.

[2] 特里.E.麦克斯温[美].安全管理: 流程与实施[M], 2011.

Terry E. McSween [America]:The Values-Based Safety Process: Improved Your Safety with Behavior-based Safety [M],2011

[3] 方东平,黄吉欣,张剑,等.建筑安全监督与管理:国内外的实践和进展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FANG Dong-ping, HUANG Ji-xin, ZHANG Jian,Construction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M]. Beijing: China Water & Power Pres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ublishing House, 2005.

Study on the Safe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Relevance of the Important Accident Indexes During Construction of Qinshan Phase Ⅱ Extension Project

LUO Lu-hong
(China Nuclear Power Co., Ltd., Beijing 100045,China)

It introduces the safe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Qinshan Phase Ⅱ extension project during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analyses the relevance of the important accident indexes; analyz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ccident indicators, and it is the further proof to show that the Heinrich theory is of the applicability and particularity for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large domestic nuclear 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of this paper can be applied in the follow up nuclear project power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level in construction and prevent the major accidents better.

construction safety; safety indicator; Qinshan phase II extension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TM623 Article character:A Article ID:1674-1617(2016)04-0318-05

TM623

A

1674-1617(2016)04-0318-05

2016-10-20

罗路红(1985—),男,硕士,工程师,从事核电厂安全管理、文化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秦山伤害事故核电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秦山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研究与应用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首届秦山核电优秀科技工作者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秦山一期30万千瓦机组热功率下降分析
核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