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广电集团媒体融合的实践及思考

2017-01-10 15:19张春朗
声屏世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广电集团媒体融合

张春朗

摘要:在地方广电集团的改革发展中,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有其特别之处。在媒体融合发展与建设过程中,深圳广电集团积极整合各类新闻资源推动改革,大力推进改革和转型升级。作者在观察媒体融合实践中,提出了传统媒体盈利生存、版权秩序、“集体无意识”等问题,触发人们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广电集团 媒体融合 深圳广电集团

融合发展是广电行业发展必然的趋势。近年来,深圳广电集团在媒体融合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推进改革和转型升级,整合各类新闻资源推动改革发展,“坚持做高水平、有品质的新闻,使主流媒体的新闻内容能够快速地以符合互联网传播特点的方式广泛传播,使主流价值观能够在互联网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深圳广电集团媒体融合实践

一、建设融合新闻中心。融合新闻中心建设是深圳广电集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目的是希望通过融合新闻中心的建设和使用实现“三个融合”:一是实现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团队融合,有效增强生产能力;二是实现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的生产流程融合,有效提升工作效能;三是实现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发布平台的融合,有效扩大传播效果。2015年5月,深圳广电集团完成了融合新闻中心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是“物理变化”,完成了物理空间和技术平台的建设,在技术上构建集电视内容生产的全媒体汇聚、共平台编辑、多渠道发布以及办公与信息化应用等业务于一体的全台网业务平台,建成了分布式云计算媒体数据中心,更好地支撑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在业务上,通过新闻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内容的统一策划和协同生产,实现从传统媒体“单一渠道采集、封闭式生产、点对面单向传播”的运作模式向“全媒体汇聚、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新型制播方式转变。

当前,深圳广电集团正在推动融合新闻中心二期项目建设。和一期项目相比,二期项目主要是通过配套系统和机制的建设,实现更为深入的“化学反应”。其主要发展任务是在总结一期项目基础上,继续推进新闻融合生产体系建设,将一期项目经验总结和最佳业务实践推广到全集团各新闻栏目,实现全集团新闻内容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其重点任务是完成演播室制作系统高清化升级改造,建设完善全媒体新闻生产指挥中心建设,构筑企业级全业务云平台建设,并按照媒体一体化运作理念将新媒体业务平台内化,建立多渠道融合的内容发布体系,实现从融合生产到融合运营的转变。

截至目前,二期项目中“全媒体新闻指挥中心”已初步投入运行,进一步推进了新闻资讯信息汇聚平台、信息编审平台、指挥调度平台、业务交互平台等子系统的建设,这也标志着深圳广电集团在新闻内容生产、传播模式的转型升级上取得又一阶段性成果。在新媒体业务平台内化的目标中,建立了“融合内容发布管理系统”(CMS)、视频内容管理系统(VMS)以及微信微博矩阵管理平台,支撑了“壹深圳”、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内容管理与发布,实现了微直播、直播互动、全景视频VR直播等新功能。

二、全媒体内容融合平台初步建成。一直以来,深圳广电集团都非常重视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积极探索推进媒体融合。深圳广电集团在融合新闻中心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两微矩阵”,实现集团各类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订阅号以及应用服务等的统筹管理和协同联动。目前,深圳广电集团融合新闻中心已接入包括“第一现场”“直播港澳台”“快乐1062”“先锋898”等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及较多粉丝的微信公众号。深圳广电集团根据不同需要提供更多伴随式开发服务,目前集团官方“两微一端”已经突破两千万用户规模。

一是建设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新媒体的发展推动传媒产业链实现了从单向到双向、从单边到多边的转变,在这种形势下,深圳广电集团通过立足自身区域性地方媒体的定位,依托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CUTV)实现信息、内容以及服务的有效发布和传播。目前,CUTV已拥有联合开办台、成员台和紧密合作媒体近80家,初步构建了面向城市台的云服务平台,并成功为国内10多个城市台提供“一揽子”新媒体解决方案和移动互联网业务和技术服务,打造了初具规模的CUTV网站集群,形成拥有3000-5000万用户规模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平台,大大加快城市台的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同时,CUTV还充分整合城市台的内容资源,探索内容辛迪加运营模式,在河南省11个城市台推进了以内容联合制作为核心的频道合作运营,实现了频道收视和收益的双提升。近几年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表明,CUTV的“网台融合、联合发展”模式十分有利于城市台的内容资源、品牌资源、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不仅能有效解决城市台发展新媒体时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各台的内容品质和品牌价值,强化各台在新形势下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实力,对于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和重要意义。

二是建设“壹深圳”APP。CUTV深圳台2015年9月29日推出“壹深圳”APP,积极开始媒体融合的尝试。“壹深圳”APP在内容生产和盈利模式进行积极探索,依靠广电传统媒体和对外合作快速形成影响,经过一年的发展,步履坚定,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壹深圳”作为深圳广电集团唯一重点打造的客户端出口,聚合各频道、频率新闻内容资源,实现了节目直播、点播互动、新闻首发、城市公共服务等一系列功能。“壹深圳”上线以来实现捆绑现金广告收入1000万元,实物广告赞助4000余万元。2016年初,“壹深圳”与集团各频道频率建立了全媒体记者队伍,至今全媒体记者供稿达上万篇。

2016年,手机直播作为行业热门,受到市场及用户追捧,“壹深圳”洞悉手机直播优势,结合自身资源快速切入直播行业,产生轰动效应。“动物园直播”项目通过与深圳野生动物园合作,对熊猫过生日进行系列直播,完成了“壹深圳”首次手机直播尝试。其中与深圳广电集团都市频道实现并机直播,为“壹深圳”打造直播核心功能奠定基础。同时在“壹深圳”客户端开设了“24小时手机动物园”直播频道,更是进一步丰富了“壹深圳”的直播内容。“交警直播”项目通过与深圳交警联合进行执法直播,包括“猎虎”行动、“禁摩限电”行动、“铁骑执法”行动等多场次多个主题的系列直播,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达300万人,呈现良好的效果,也得到多方的充分认可并引起广东省公安厅重视。

“壹深圳”通过与深圳广电集团新闻频率先锋898《铿锵麦克疯》节目合作,推出全景VR直播,将传统电台节目与VR相结合,开创深圳广电集团VR直播先河,也为广播节目转型和盈利模式探索提供新的机遇。“壹深圳”短期目标是在现有良好开局的基础上快速做大做强,力争2016年年底冲击150万用户下载量,进一步提升客户端的日活跃度。深圳广电集团要借助传统频道频率之力,放大“壹深圳”的新媒体品牌,设立“壹news”全媒体新闻直播频道,在客户端、网站、IPTV等多频分发,统一品牌推广,充分融合,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自身资源,打造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媒体平台。

三、规划发展媒体大数据。目前深圳广电集团正在规划建设“媒体大数据平台项目”。媒体大数据项目,旨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集团媒体相关海量的业务数据、用户数据、系统运行数据以及第三方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和分析,逐步发展媒体内容大数据、用户渠道大数据、广告营销大数据和新媒体大数据,建立媒体大数据平台,以更好的服务以及指导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和业务运营,进而建立具有内容生产智能(PI)和商业智能(BI)的管理决策支撑体系,更好地服务媒体融合发展,服务社会舆论宣传,服务政府城市管理。

四、内部管理机制及相关运行机制。启动媒体融合项目后,深圳广电集团将机制建设作为集团融合新闻中心二期建设的重点工作,并在技术、内容生产及管理、考核等配套方面率先突破,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切实服务媒体融合。能不能真正建立起完全适应全媒体传播环境的采编队伍和配套机制,将是决定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圳广电集团制定并推行了“融合新闻中心新闻早班会运行机制”“全媒体记者培训及相关考核机制”“跨平台稿件使用及考核机制以及集团‘两微一端运行管理机制”等,就是要通过组织架构、队伍配置、采编流程、考核方式、奖惩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打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新闻采编上“各自为政、多头出击”的现有局面,着力打造一支“一采多发、一专多能”的全媒体新闻采编队伍,有效提高生产力、释放产能,使深圳广电集团真正具备不断提升新闻节目即时性、交互性、丰富性和权威性的能力。

关于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一、盈利生存问题。受限于现有媒体管理体制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尚处于较为明显的“两张皮”状态,即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与专业化并未能与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互动能力有效融合,且未能出现能够快速复制的成功模式或范本。而另一方面的现实在于,传统媒体广告下滑、市场份额逐步萎缩,生存成为当务之急。重新审视媒体的融合发展,更需要长远聚焦经营与盈利模式的构建。这不仅仅是注册运营若干微信、微博、客户端那么简单,而是要在按照市场规律和时代趋势重置自有的造血功能,改革调整原有的组织结构,再造采编流程,建立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整体架构,注重市场开发,培育内外部市场的运营能力。而这一过程的探索任重道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传统媒体必须在融合中找到盈利模式和增长点才能持续发展,是一种从根本理念上的市场化行为,要按企业的投入产出比来有标准地量化经营,而非一窝蜂地为融合而融合,不惜血本持续地加大投入。

二、版权秩序问题。在市场化的探索中,版权问题也是困扰传统媒体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新闻法,而针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法律法规更加薄弱,新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新媒体早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信息传播媒介,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新闻法制建设都未能跟上,导致新媒体大量侵权,肆意侵犯传统媒体劳动果实。

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管理归口部门是政府信息产业部门,主要依据是国务院制定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个办法虽然划分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互联网服务的类别,但对互联网作为新闻媒介的功能管理较弱。

三、“集体无意识”问题。另一方面,传统媒体“集体无意识”的问题值得重视,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在媒体融合之初,缺少长远规划,为了维护诸如广告和受众群等急剧流失的资源,不得已将新闻信息、节目内容、采编成果等无条件进行网络媒体传播,以免费的形式向受众开放,而此种做法为传统媒体陷入生存困境埋下隐患。

在版权营销的意识和能力上,传统媒体对其采访制作的各类作品的权属关系及其版权管理没有明确规定,媒体和其新闻工作者之间对新闻作品的版权归属也缺乏明晰而有效的合同约束,导致在与新媒体进行版权诉讼时无法厘清权利主体和权利边界。缺乏将新闻作品作为版权资产进行管理、运营和维护的能力,缺乏独立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和市场营销能力,自然也缺乏版权实务运营经验,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对不足。比如,直播的电视节目上有广告,但有些渠道提供这些内容的点播时,就把广告过滤了,甚至替换为自己的广告。这就是无偿占用了传统广电的资源,是极不合理的。建议一定要形成授权关系,在收益上也应该有三七、四六、五五分成的概念,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来新秩序、新格局,从而能够保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协调共生。

当然,传统媒体对版权的认识和行动还存在不一致和摇摆,不能“抱团”进行版权维权。局限于流量思维和注意力经济模式,传统媒体仍是将新闻内容销售给受众,再将受众打包销售给广告商,而不是通过内容本身进行版权变现,对IP本身的价值和衍生能力都存在认知上的不足和思考的广度与深度受限。这就导致现实中,强势传统媒体在遇到版权侵权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但实力不强的媒体往往希望新闻作品被转载,从而提高知名度和广告收入,加上内容同质化严重,缺少独家、深度、有价值的版权内容,维权意识和能力都相当不足,所以“集体无意识”问题造成了目前从法律框架到实操层面的多维滞后,版权的生态格局远远没有建立。

(作者单位: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猜你喜欢
广电集团媒体融合
以融合推动电视内容创新和营销升级——以浙江广电集团钱江台&钱江视频融媒探索为例
广电集团资本运作路径探讨
老年观众群电视节目研究——对深圳广电集团为本地老年观众提供喜爱的电视内容的经验分析
以媒介融合创新最美浙江人传播——以浙江广电集团新蓝网为例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安徽广电集团2014营收3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