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期盼的力量,驱散“弱势文化”的雾霾

2017-01-10 21:20宋珺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内驱力

宋珺

摘 要 我校是所在辖区内的“保底学校”,因此校园中始终飘荡着“弱势文化”。这种“弱势文化”表现在学生的身上就是:他们总以为自己各方面都比其他学校的学生矮半截,以成为保底学校的学生为耻,在社会和家人面前总有种自卑感;在这种自卑的影响下孩子们常常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他们觉得被社会所抛弃,被边缘化,对学习提不起劲,缺失人生发展的美好憧憬和追求卓越的自信。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孩子内驱力的丧失。本文对如何运用“罗森塔尔效应”破解“弱势文化”对薄弱学校的影响,从而解决内驱力不足的问题作出分析。

关键词 弱势文化 罗森塔尔效应 内驱力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心理学上非常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之所以能发生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情绪、语言和行为传染给了学生,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学生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这就是期盼的力量!罗森塔尔效应对于帮助薄弱学校摆脱“弱势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

1期盼的力量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破解“弱势文化”的前提

在薄弱学校中, “弱势文化”在学生身上的表现就是我们的孩子总以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孩子,失败对他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不管自己怎么样努力都不可能成功,在这种文化之下,我们的孩子放弃学习,无所畏惧,浑浑噩噩的混着日子,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将永远失去在学习中甚至在生命中获得成功的机会!“罗森塔尔效应”生动的告诉我们“期盼的力量”可以开启学生梦想的心门!如同我们谁也不能预知苹果树上到底哪个树枝会结出最大的苹果一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我们也不可能预测我们的孩子谁会是将来的爱因斯坦。一般人“因为看见而相信”,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有“因为相信所以看见”的智慧。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可造之材,他们都渴望被表扬,以此肯定自己努力的价值。小的时候,我们去问孩子,你长大了想干什么时,他们总会很自豪的告诉我们,我想成为司机,医生又或者是老师,这是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最初的梦想,可是随着生命的发展,学历的升高,知识的增多,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在“弱势文化”影响下的孩子们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了,或者因为害怕嘲笑而不敢说出梦想,他们开始变得没有追求,整天无所事事。这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少花点时间去评定孩子们的成绩,而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千方百计发展他们的优势潜能,花更多的时间激发孩子孕育梦想并在梦想的引领下走向成功。

2期盼的力量给孩子体验成功的机会——破解“弱势文化”关键

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渴望成功是每个人的愿望,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可能有些孩子看上去面对学习玩世不恭,这也许因为他们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着学习的挫折,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失去继续学习的勇气,可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断言孩子就没有了渴望成功期望,大家想一想一个处在谷底的人,是多么渴望有机会有人能帮助他翻身跃起啊!无论这种处境是多么的艰难,人向上,向善的本性是不会磨灭的,所以请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孩子都想成功,都想实现自我的发展,只是他们缺少一个小小的机会,展示他们自己的机会!

如何能让我们的孩子体验到成功呢?

2.1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帮助孩子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不足

要想获得成功的体验,首先要有自知之明。处于“弱势文化”之中的孩子们很多都表现出一种“鸵鸟态度”,他们对学习不闻不问,置之不理,甚至对学习刻苦的孩子嘲讽挖苦。就其本质不是这些孩子天性讨厌学习,而是他们害怕学习,害怕失败,在N次失败后放弃了学习。面对这些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唤醒沉睡的鸵鸟,让他们真正的认清自己,逃避问题不会让问题消失,只会越来越严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任何人都有学习的潜能,都有前进的空间,但首先是要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

2.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孩子们找准获取成功的“最近发展区”

认识我们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鼓励者。坚持“以生为本”的价值取向,从孩子们的个性着眼,认真分析每个孩子的特征和能力,有针对性的给每个孩子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精确定位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发现孩子的生命潜能。只有在“最近发展区”内期盼才能发挥它的力量,通过期盼鼓励孩子们克服困难,进而帮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教育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应该是一种唤醒,只要找准了金矿的入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座被唤醒的金矿,潜能无限。

2.3用渐进性的方式帮助学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想真吹散“弱势文化”的雾霾,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渐进式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反复充满挫折的过程。我们的孩子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成为了“薄弱学校”的学生,他们是体验过失败痛苦的一群孩子,所以他们从内心是更害怕失败,因此在帮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目标分解,使用渐进式的方式,小步快跑的完成学习和生活目标。每完成一个目标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让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当孩子在完成某一个目标时遇到困难了及时的给予鼓励。用期盼的力量不断的增强孩子们的内驱力,让他们在一个个新的领域不断获得追求成功的机会,最终使他们形成获得成功的能力。

3期盼的力量给孩子持续成功的动力——破解“弱势文化”的最终目的

处于“薄弱学校”的孩子与其他学校的孩子相比在现实中的确存在不小的差距,而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学业上,这些孩子在现行教学的评价体制之下很难体会到真正的成就感。在短时期盼力量的激励下,孩子们可能会暂时的表现出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加深这种成就感就不是那么容易获得了,“弱势文化”又会卷土重来。如何用期盼的力量给学生持续成功的动力继而让孩子们具备获得成功的能力才是破解“弱势文化”的最终目的。

3.1期盼内容具有层次性让孩子有各种程度成功的体验

由于孩子的层次是不同的,在实践中,我们不能整齐划一,一味强求内容的同一标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其特有的最近发展区设立期盼的内容,可以加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能力。增强孩子不断学习的动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日有所进。

3.2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让孩子有各种获得成功的舞台

每个人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有人擅长体育,有人擅长舞蹈,有人对音乐敏感,有人对图像感兴趣,但现行教育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用同一个标准衡量不同的学生。这个标准就是文化课分数。这“薄弱学校”孩子们的短板,也正是这个因素,使我们的孩子没有自信,对成功失去期盼。因此身处“弱势文化”中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找寻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纳入到评价标准中,在孩子擅长的领域去期盼,去鼓励、去肯定,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让他们获得持续成功的动力。这也是素质教育最终的目标。

3.3营造期盼的氛围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获得成功

我们的校园一切都应以学生为本,当孩子们漫步在校园时能在同辈成长的各种轨迹(学生的展览、学生的作品等等)中,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与力量(校园文化);学校要从孩子们的兴趣中挖掘他们的潜能,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校园活动);在学校、班级管理中充分考虑孩子们的意见,能交给他们的大胆的交给他们,真心实意的相信孩子们(校园管理)。让他们在校园的每时每刻都能体验到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从一个成功走向更高更大的成功。

今天的弱势不代表永恒的弱势,处于“薄弱学校”的孩子也应该有获得成功机会,期盼的力量能让我们的每一个孩子感受童年的幸福、感受学习的快乐,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从内心深处喜欢学校的生活,让我们少一点“功利教育”冰冷的偏见,用殷殷的期盼之情倾听他们的诉求,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潜能,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享受我们对成长的尊重和共同体验教育的真谛。“弱势文化”终将转换为自信和成功!

猜你喜欢
内驱力
培养内驱力
唤醒内驱力,让孩子拥有“自推”的力量
神秘的内驱力
神秘的内驱力
人生需要 “内驱力”
人生需要『内驱力』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