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蒙汉翻译中的民族文化与语言技巧

2017-01-10 22:05布仁巴雅尔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8期
关键词:语言技巧民族文化

布仁巴雅尔

摘 要 翻译的文化功能决定了异国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在社会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今天,蒙汉翻译作为两个民族语言的交流活动,它的整个过程都渗透着文化的意味。

关键词 蒙汉翻译 民族文化 语言技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翻译的技巧和方法是翻译者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特点、语法而归纳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指导翻译者更加灵活自如地处理翻译事务。因此,在蒙汉翻译工作中,除了要具备足够的民族文化知识和语言技巧,还要拥有将语句进行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的专业素质。人类已进入了新的世纪,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共存,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给不同民族,国家之间提供了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要相互理解。那么,人们从哪里获得异国文化的知识?又怎样知道异国文化与本土文化,其他民族与本民族文化的不同呢?可以通过身临异国或阅读异国文化背景中生产的原文文本来获得关于异族文化的知识。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翻译这条途径来获得关于异国文化和其他不同民族的知识。译是把一种语言的文化内涵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文化内涵。所以从文化的角度看翻译的功能的话,翻译使译文读者欣赏到不同语言的文化特色,促进和丰富文化的发展。

1从文化的认识功能看蒙汉翻译

文化的传播功能主要体现在本土文化在异质文化领域的传播以及对于其他地区的影响。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人类以不同的方式相互交流,使得不同民族之间逐渐变得熟悉,使得不同的意识形态得以相互理解和补充。各民族文化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多,必然会导致语言和文化的融合,这也是文化传播的必然规律。但语言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时带来很大的障碍,如果没有语言翻译,我们无法理解并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所以说,翻译对传播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蒙汉两个民族自古以来交往就非常频繁和密切,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蒙汉交流在中国的民族交往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蒙语和汉语也是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种语言,它们身上承载着蒙古族和汉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蒙古民族是现代草原游牧文化的主要载体和传承者,草原游牧文化的典型代表。生态伦理思想、诚信伦理及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成为了蒙古民族草原游牧文化的精神内涵。汉族则是农耕文化的主要载体,是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汉族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蒙汉在两个民族通过翻译进行交流时,我们可以欣赏到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在不知不觉间传递着自己民族的文化,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甚至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精神状态、人生态度等。蒙汉翻译不仅仅是蒙汉两种文化语言上的交流,还要密切注视二者在文化上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的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坚持“文化传真”的原则,使蒙汉翻译成为两个民族文化之间交际的桥梁,传播两个民族的文化内核。

2使译文读者欣赏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民族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遗产所形成的文化。各个民族以及国家由于其历史发展不同,在漫长的民族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也不同。因为不同语言的关系,我们有时候无法知道其他民族的文化而妨碍交流。能体现民族文化不同的有很多,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是民族文化的宝藏,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最能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正因为如此,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时带来很大的障碍,让我们无法理解并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但是可以通过翻译来解决这些问题。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它也是一种文化的转换。我们可以使用翻译的各种方法(如直译,意译,音译,改编等方法)来解决带有文化特色的信息,让本民族畅通无阻地欣赏到其他民族的文化。了解欣赏其他民族文化时翻译让我们跨越了很多障碍带来了方便。例如;在汉语里有个成语叫“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来自于一个传说,在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装在树上撞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后来便有了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玩意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之意。如果我们不知道汉族的文化历史的话就不会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及深刻含义的。只有通过翻译我们才能知道它的来历及含义。所以在文化领域里通过翻译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而且还让我们获得文化探索的享受。

3翻译促进和丰富文化的发展

一个民族需要发展,必须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如果一种文化要常葆青春就必须注入新文化,而这些新文化来自于其他民族和国家,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新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入在一起,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所以说任何一个孤立的文化是不会存在的。翻译正是丰富和促进译语文化的关键之一。没有翻译,五四期间诸多的先进思想就不会被引进到中国;没有翻译,如今许许多多外国先进科技,优秀文化作品等一切包含异国要素的事物都无法被不懂外语的人们接受。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语言的发展常常折射文化的变迁。而翻译是在译语中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语言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是通过语言的转换来连接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桥梁;翻译是使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的媒介。所以通过翻译来丰富译语的词汇,更是丰富发展了译语文化。这种例子在蒙语的翻译中不胜枚举。

4结语

翻译作为一个活动,其全过程都渗透着文化的意味。翻译不仅使译文读者欣赏到其它民族的文化特色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本民族的文化。蒙汉翻译不仅使两个民族的读者欣赏到另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传播了本民族的文化,而且蒙汉翻译的文化功能深深地将两个民族的文化凝聚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并一直在教育两个民族的人们不断汲取着民族文化的营养。因此,作为一名蒙汉翻译工作者必须深刻全面地理解翻译的文化功能,更好的促进翻译实践与实践的效果,为促进两个民族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与跨文化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语言技巧民族文化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