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营改增”对内部会计控制影响的分析及对策

2017-01-10 22:46王翠
财会学习 2016年24期
关键词:税制营业税发票

王翠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及服务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传统的营业税也浮现了重复征收的问题,为了改善此种状况,我国自2012年开始实行营改增的税收政策,并首先将上海作为试点单位,而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作为税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营改增的积极成效已经在企业中初见端倪,大大减轻了国内企业的税收负担。但营改增无疑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与挑战,只有深入地了解分析了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内容及意义,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其税制改革,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关键词: 营改增; 内部会计; 控制影响一、营改增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影响(一)供销业务核算一方面是对确定采购业务可抵扣范围的影响,企业的采购行为会涉及到进项税额抵扣的问题,会计核算人员应明确地列出营改增所涉及的业务往来费用明细,并按照增值税的抵扣规定,确定可抵扣的款项。同时,稳定发展的企业还应逐项地分析企业每笔采购业务的历史发生情况,如果以前确实存在采购行为,还应在参考历史记录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修改。而对于新建企业,在进行业务核算时应随着采购业务类型的增加,判断营改增对企业核算的实际影响,进而进行有效的内部管控。另一方面是对销售业务税目范围的影响,合同中的发票条款往往是利用历史成本进行核算的,且在营改增的实行过程中,相应的核算人员必须明确的各自分工,并针对不同的税收项目进行计算。对于不同类型的发票,企业还应重新梳理销售业务,认真地核对营改增后的规定,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现,并列明可减免税收的业务名称、税率以及税种等项目,以便确定内部销售业务的具体范围。(二)报表信息披露随着营改增的进一步实施,其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账务处理问题上,营业税与增值税存在着很多的区别,且利润表上不会显示增值税项目,企业往往通过其他财务报表分析来反映所改变的财务数据。从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来看,营改增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以及应交税费等项目上,随着营改增的进一步实施,企业的资产与负债都会发生变化,而企业效益的提升也会扩大当前的资产规模,进而导致负债总额呈下降趋势,信贷机构也会对企业评价产生不良影响。从利润表上看,营改增的实行使得企业的营业收入变为不含增值税的价款,因而减少了企业的实际收入,增加了营业利润率,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内控调整。(三)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在核算业务的收入与支出时,往往会因为增值税与营业税核算方法的不同,而对财务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行营改增之前,会计税费的核算主要是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以及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科目,但实行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的进项及销项税额,两者的关联也使得会计的核算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为此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及专业水平。同时,实行营改增的企业也会涉及到混合经营,不同的业务内容需要在不同的会计分类中进行计算,如果企业缺乏分类标准,利用不明确的税率进行核算缴纳,这样营改增政策便失去了原有降低税负的意义,反而会一步加大了企业财务工作的难度。(四)企业风险监管 一方面,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财务审核在营改增的税制改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营业税不包括销项及进项的具体核算,所以营业税制下的会计核算更为简单,而增值税需要计算销项及进项税额,且计算公式更为复杂,企业的收入方法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此企业必须调整自身的会计审核方法,并按照不同的税种类型进行核算。同时,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实行营改增政策还需要最新的税收制度作为保障,以审核应纳税额与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做法便无形加大了企业财务处理中的风险与难度。除此之外,实行营改增之后,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与挑战,也可以选择利己的税收税率,进而加大了企业风险监管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发票管理的影响,根据能否抵扣,我国的发票主要分为可抵扣及普通发票,在营改增政策的试点期间,对于尚未纳入营改增试点的企业应使用地税发票。而在进行营改增之后,由于营业税与增值税的项目有所不同,因而在进项税额抵扣方面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但部分企业却疏忽了发票的管理,没有明确地辨别发票的内容,以致于业务人员虚开或乱开发票,期间存在的发票风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经过营改增的企业通过税制改革也成为了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因而不再适用之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规范,且相较普通发票而言,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制度更为严格,而这也增大了营改增政策对发票的管控风险。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策略(一)学习合理筹划纳税,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在税制改革的进程中,企业会计核算受到了较大影响,对财务内部控制产生了较大的风险冲击,会计核算项目及营改增业务内容的核算与计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处理增值税业务时需要考虑更多的风险因素,加之编制报表的复杂性与繁琐性,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会计的信息质量,为此,企业应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培训学习,收集国家营改增税收政策的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应重点分析研究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与方法,以便充分地利用营改增税制改革做好企业的各项纳税筹划。同时,企业还应高度重视发票管理过程中可能的风险,并有效地控制发票管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及风险,并站在内部控制的角度,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确保会计管理人员在做好增值税发票管控的基础之上,规范地使用增值税发票,以切实提升企业的防控预警的能力。(二)改进账务流程,强化核算功能基于营改增政策为企业财务报告及会计核算等带来的诸多影响,且与应该按照营改增的政策文件分析及区分企业发生的各项业务,并在遵循增值税会计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强化企业的账务管理;在税收筹划方面,企业一方面应地正确计算并申报纳税,另一方面还应确保自身的最大经济效益,还可以根据财务工作需要配置税收筹划人员,规划合理的避税、节税,充分享受营改增税制改革给企业带来的福利,努力将税收风险降到最低。而企业的管理人员除了应按照规定明确会计人员的督查工作之外,还应适当调整之前的会计核算机制,并合理设置税收的明细账目,同时,企业的财务人员还应时刻遵照最新的税收制度,确保财务人员可以根据最新的税制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三)实行内部控制,加强内部监督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对企业的财务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弱化了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为此必须重新审视并改进企业财务体系的内部控制方法,并加强内部控制工作的管控力度,从而确保各项营改增的政策都可以得到全面的落实,进而可以由制度层面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确保会计人员可以正确地处理营改增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使营改增的 税制可以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并可以分析预见营改增对企业各生产经营环节所带来的影响,使会计工作有效地契合营改增的最新法律法规文件,提升企业分析税收制度的能力,这样才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营改增政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而也加大了企业内部的督查能力,以最大限度地预防企业税务工作中的税制风险。三、结束语营改增税制不但改变了企业内部的财务结构,也对内部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增多了更多的挑战与机遇。实行营改增政策的企业真正享受到了国家税收制度带来的诸多好处,并减轻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实现了企业的升级与转型。为此,企业财务部门应不断地完善会计工作的内控环节,并利用科学合理的控制方式,进而共同完善企业的营改增经济行为,这样才可以真正获得营改增所带来的利益与效应。参考文献:[1]蒋明琳,舒辉,林晓伟.“营改增”对交运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5(03).[2]张婷,张述林,高宏鑫.“营改增”对旅行社利润影响的估算研究(优先出版)[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3]姚瑞军.“营改增”对信息技术服务业影响研究---以DF国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D].南京理工大学,2013(10).[4]吴金光,欧阳玲,段中元.“营改增”的影响效应研究---以上海市的改革试点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14(02).[5]王玉兰,李雅坤.“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及盈利水平影响研究---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J].财政研究,2014(05).(作者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税制营业税发票
浅谈医院财务报销发票的审核
拒开发票要维权
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建议对策
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启用
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建国以来的工商税制改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