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7-01-10 13:54张衍
消费导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范式心理健康大学生

张衍

摘要:本文阐释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视角基本内涵,透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视角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处于单一性而非整体性研究。探讨了改进设想:厘清研究对象(物质基础)复杂的本质属性,客观分析已经积累的本土基础、协同推进本土探索和域外借鉴等。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视角问题发展

“范式是标示一门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或‘成熟标志”。经过20余年探索,当前我国(不包括香港、澳门与台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处在由注重实践拓展转向追求专业(科学)提升的关键阶段,但依旧没有跃升到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时期里,深入梳理此过程中积累体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特点的,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具有一定规范作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独特研究视角,而这个研究视角则是其(未来)作为一个独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核心要素(类似于范式)“雏形”、“胚胎”。因此在今天,准确透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存在的问题,科学阐述推进改进构想。这对促进其自身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发展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都有深刻、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视角与当前存在的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视角”解释为(同视阈②)“视野”,即“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2],这是视角本义,其实在学术论文中使用“视角”时,其涵义稍微发生了变化,即观察问题的角度、方式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也即在研究中考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特定方式,并且这种方式、角度对在静态意义上规范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的开展;在动态意义上标示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发展的形态更替(目前主要局限于静态层面)。“视角的改变将影响革命之后教科书和研究著作的结构”。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是类似于没有明确约束力,但具有定隐蔽约束力的范式,从而在定程度维持着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科学研究日趋快速的发展。

因此从学术发展内在演化进程来透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暂时还是属于个具体领域中的范式,即与经典学科论范式相对应的研究领域论范式,或者说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

个独立科学以前的范式(类似于前学科时期范式),这就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在学术发展历史中的基本定位。

区别在于只不过在不同学者看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相异学科中个领域而已,代表性观点包括: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个研究领域,高等教育学中个研究领域、心理学中一个研究领域、心理卫生学(精神医学)研究领域等等。相对来说,目前认为主要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个研究领域的观点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多数学者的认可。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20余年艰辛探索,整体透视,要肯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对彰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特殊性所形成的区别作用,从而初步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为“个清晰透明的领域”,维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活动的开展和发展。

然而作为

个研究领域论范式而存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而导致的根本问题是没有全面、充分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即研究对象)本质属性,而是偏重于其某属性来展开单研究,总体是初步而分割的。即呈现出般科学发展早期阶段学派林立的特征和由此而产生的出共同问题。目前侧重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某属性,而非整合性描述和解释方式。

1.侧重于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研究。这类研究往往从思想政治教育或政治角度来考量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意蕴阐发,往往聚焦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语境内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域

在研究中自觉不自觉移植或套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思维来参照性阐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问题。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蕴含独特的原理、学理等方面求索不够,由此决定研究成果理论有时“缺乏证支撑和科学精神,把人(即大学生,引者注)心理健康研究主观化、经验化”。侧重于心理属性的研究。这类研究善于运用心理学普遍研究方法(而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殊性研究方法)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涉及到基础心理学部分的基本原理,优势在于维持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意蕴,但往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行、技术操作等方面关怀相对不足。

此外,在研究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学术秉性关照不够,时常存在用心理学般思维来代替、取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特有思维的现象。“在开展理论研究时,往往是循沿心理学范式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规律,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规律、特殊范式关注、重视和研究不够”。

2.侧重于健康(生理健康)属性的研究。大脑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这类研究关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包括正常和异常的)生理基础,内容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的脑机制,心理健康的医学干预方案和效果评估。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于对先进生物、医学仪器使用及其检测结果的分析或者临床观察,因而尤其强调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临床规程。

其优势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中自然科学色彩浓厚,研究结果客观化,强烈展现出实证、实验方法的长处,便于世界范围内交流。其不足之处在于缺乏“人文关怀,把有血有肉、充满情感和灵性的心理数字化、机械化”,不时出现“人学空场”或“见物不见人”、“见病不见人”的现象。

三、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的策略

最终所要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为: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余年所累积、丰富、凝结而成的属性相契合的研究视角应该是政治、科学、规范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同时观照、深度整合。如此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视角内涵更加清晰了、特质更加鲜明了,从而约束也就更加明确、有力了。从外在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估计也会从研究领域论范式跃升到学科论范式了。

(一)厘清研究对象(物质基础)复杂的本质属性

由于国情原因和实践积累,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为文化母体,以大学生为对象,心理学、健康学、高等教育学等嫁接而成一门新研究领域,因而整体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等)等方面某些本质属性,但又不是这三个方面属性的简单汇合,而是按自身内在发展规律而有机融合成个具有复杂性特点的客观活动,然而长期以来,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所蕴含这个复杂属性认识虽然在逐步提高,但至今没有达到与其客观要求相

致的水平。

这是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提升(包括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视角在内)的根本因素。有鉴于此,要从与国外比较中、回顾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史中、展望其发展趋势中,来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象复杂的本质属性。这是新时期改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本体基础。

(二)客观分析已经积累的本土基础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过20余年探索后今天,改进研究视角所积累的本土基础主要包括知识体系基础和方法论基础。这是我们改进大学生健康教育研究视角逻辑起点

(1)知识体系基础。经过众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所积累的本土化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政治属性方面基本理论:科学属性(目前还不是科学形态)方面的基本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大学生心理健教育的内容体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等。规范属性方面基本实践标准:如大学生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心理测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等方面基本满足需要的操作标准,以及比较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系统等。

(2)方法论基础。方面是探明改进研究视角的根本目的。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理论体系之间的高度致。具体说来,通过努力,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完整反映、符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质特点,以上述理论体系来建构、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体系,以方法体系来彰显理论体系的独特性、自洽性等。

另一方面是梳理了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的学理资源谱系。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国内外以下理论可资成为建构三维整合型研究视角的思想资源:范式理论、科际整合理论、复杂性理论和规训理论等。

(三)协同推进本土探索和域外借鉴

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研究中,普遍存在着本土化和国际化的分隔。侧重本土化研究的往往聚焦于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所蕴含国情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属性)探索,而对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特点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求索好像不够。而侧重于国际化研究的人,常常注重对国外(主要是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的介绍,而较少结合国情特点和时代需要来批判性反思这些国外的理论和技术对当下中国的启示,尤其是对改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技术的有益启发。

而且这两类研究者缺乏有效沟通、基本互补。有鉴于此,要利用全球化进程纵深发展有利条件,在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适度借鉴域外理论,可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视角提发展供有益的思维启发和资源支撑,从而协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深度融合,同时,也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视角的时代意蕴。

猜你喜欢
范式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