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2017-01-11 23:31刘春梅
关键词:受血者溶血性迟发性

刘春梅

(山东省济宁市中心血站,山东 济宁 272000)

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刘春梅

(山东省济宁市中心血站,山东 济宁 272000)

目的 对溶血性输血反应进行诊断与治疗,为临床输血奠定基础。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与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为主,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加以概述。结果 经临床论证,可了解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较为常见的,在临床输血中需要做好观察工作,如出现不良反应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结论 临床中需对输血过程加以关注,如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需及时处理,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溶血性输血;反应;治疗

从理论分析,所谓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是指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是在诊断的时候与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发生溶血现象,引发溶血鉴别[1]。

1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1.1 病因

一般情况下,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产生的原因是受血者的血浆之中存在不相容的抗体,会导致红细胞发生破坏。还有一种原因是在输入的血浆之中存在同种抗体,导致红细胞在短时间内破坏,这种情况发生几率比较小。根据总结与归纳,多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是由ABO不相容输血所引发的,当然人为因素也是导致不相容输血产生的主要原因。

1.2 临床表现

从时间上分析,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的时间比较快,如果输入5 mL左右ABO不相容血液便可出现症状,如果输血量超过200 mL,则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在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之后,早期的症状是患者出现发热、烦躁、胸痛、恶心等不良现象,严重患者会出现呼吸不畅、休克等现象[2]。

1.3 诊断

1.3.1 保持警惕:从整体角度分析,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几率非常大,且如果发生则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在输血过程中需要对受血者的生命体征加以观察,尤其在输血的30 min,如果发现输血反应的征兆,则需要考虑是否为急性免疫性溶血,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其一是要停止输血或者减少输血量;其二是对血袋标签以及受血者的姓名加以核对;其三是在短时间内抽EDTA以及不抗凝血标本各一份,并送入血库进行诊断。

1.3.2 做好三项基本检查:其一是需要及时发现以及排除人为因素,仔细检查受血者的姓名、血型,对整个输血过程加以关注,从根源上避免失误现象的发生。其二是需要用肉眼进行观察,很多情况下输血反应后血标本离心后血浆与血清颜色会发生变化,且数值是血红蛋白浓度<100 mg/L,>500 mg/L的时候肉眼看到的血浆呈现出淡红色,由此可以提示血管内发生溶血,需进行测定。其三是进行直接抗蛋白实验[3]。

1.4 治疗

1.4.1 休克与急性肾衰:其一是需要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纠正低血压,避免急性肾功能衰竭现象的发生。其二是加强对利尿剂的应用,在进行补液的时候,需要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添加利尿剂,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重复给药,避免急性肾功能衰竭现象的发生。其三是应用多巴胺,多巴胺的应用可以舒张肾血管,还可以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所预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多巴胺的时候需要对血流动力学的参数以及尿量加以检测。如果在经过这三种方法治疗后患者仍无尿或者少尿,则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1.4.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其一是应用肝素,对于接受不相容输血者的患者不可使用肝素,另外不相容血液输入量>200 mL的患者,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几率较大,可以考虑使用肝素,其中成人首次注射在5000 u左右。其二是进行成分输血,如果出现凝血障碍,需要及时补充血液成分。

2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2.1 病因

很多情况下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回忆性免疫应答所导致的,其中初次免疫应答产生的现象比较少,主要是血管外溶血,在输血结束一周之后,部分患者的溶血反应发生比较迟缓,甚至在几个月之后经过血清学检查最终确诊。

2.2 临床表现

发生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之后并无十分明显的症状,大多数患者在输血后会出现贫血现象,或者出现轻度黄疸,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现象,血红蛋白症以及血红蛋白尿,只有少数的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引发死亡[4]。在输血之后的2周内患者会出现发热以及贫血现象,原因便是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但是还需要将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加以排除。

2.3 诊断

血清学与其它检查:在进行溶血实验室检查以及血清学复查之后还需要进行其它检查。其一是DAT检查,在患者输血一周之后,其DAT会从阴性转变为阳性,呈现出“混合视野凝集”,有部分致敏供者红细胞会在两周内清除,其DAT会转变为阴性[5]。另外,自身红细胞被抗体致敏之后,在输血之后DAT会呈现出阳性,不会出现“混合视野凝集”。其二是不规则抗体动态检查。在早期的时候免疫抗体效价不高,且全部抗体会依附红细胞,DAT呈现出阳性,血清抗体监测以及IAT呈现出阴性,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放散试验从红细胞上检测抗体,进行鉴定。

2.4 处理与预防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患者并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如果患者的溶血反应比较严重,则需要按照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加以处理。其中在早期,DAT阳性血清抗体检测为阴性的时候,如果因为病情的需要患者需要继续输血,那么在放散试验之后可以应用放散液进行交叉输血。还有一点需要加以分析与关注,即做好预防工作,需要对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进行预防:其一是在输血之前要对受血者的输血史加以了解与记录;其二是如果发现某种抗体阳性,即便当前是抗体阴性,那么同样需要选择无相应抗原的血液进行交叉配血。而对于具有输血史以及妊娠的患者,在进行交叉配血之前要做好抗体筛选工作,且在输血前不仅要进行盐水交叉配血,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蛋白酶法或者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6]。

[1] 王立萍,孙福廷.血浆置换配合激素治疗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1例[J].中国输血杂志,2015,03:326-328.

[2] 袁志军,张婧婧,杨志美,李 月,庞桂芝,王 鹏,张群妹,张晨光.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和免疫产生意外抗体的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12:2296-2298.

本文编辑:吴宏艳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LIU Chun-mei
(Jining central blood station of Shandong,Shandong Jining 272000,China)

Objective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Methods This study selected acute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and 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and summarized its etiology,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Results The clinical demonstration,can understand the acute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is delayed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is more common in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need to observe adverse reactions,such as the need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Conclusion The clinical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nsfusion process,such as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occurs in a timely mann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Hemolytic transfusion;Reaction;Treatment

R457

A

ISSN.2095-6681.2017.01.7.02

猜你喜欢
受血者溶血性迟发性
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血浆组织因子水平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关系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爸爸的血为何不宜输
直系亲属可以互相输血吗?
注射用头孢替坦二钠的安全性再评价
什么是安全的血液
为什么尽量不要输注亲人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