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警察技战术训练的比较及借鉴

2017-01-11 02:30孔令南
关键词:警民武力教官

何 剑, 林 通, 孔令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体战训学院, 北京 102600)

香港与内地警察技战术训练的比较及借鉴

何 剑, 林 通, 孔令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体战训学院, 北京 10260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和总结归纳法研究香港与内地警察执法环境的不同,及在不同的法律体系支撑下,导致警民关系、执法理念、执法规范和公信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其次,分析对比香港警察理念“以人为本”、“安全于心”训练理念与内地警察“贴近实战”、“理论指导训练”训练理念者存在的差异。总结分析出两者训练项目(课程)设计都注重实战技能,各有取向;训练方法内地警察使用的种类比香港的多,香港警察训练考核方法多以电子数据化。最后,在规范执法方面,香港警察是很好的典范,尤其是武力使用方面。内地警察武力使用等级的效果与内地警察武力使用是否有必要改革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执法环境; 训练项目; 训练理念; 方法; 武力使用

0 引言

近十年来,香港警察精英教官团对内地警察技战术的培训和交流的次数明显增加,他们完善的培训体系、严谨的培训制度和强大的教官队伍,对内地警察技战术训练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内地警察技战术训练在训练理念、项目(课程)与考核方法、训练方法以及训练环境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在这些方面,内地警察相比之前有一定的改进;还有,香港警察的武力使用等级、单警装备等方面也让人印象深刻。在各级警务技战术培训中,内地警察经常借鉴他们控制反抗训练中的压点控制技术等。由于香港与内地警察执法环境有差异性,香港警察技战术训练的先进经验和实战内容虽然不能在内地生搬硬套,但是通过两方的对比研究,对内地警察技战术训练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1 香港与内地警察执法环境的对比分析

1.1 警民的关系与执法理念

香港的警民关系和谐,执法理念赢得民心。香港拥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执法规范的警察队伍,如《香港公务员条例》《香港警察条例》等。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会自觉严格地按照规定操作,一切行动都围绕法律的指导,在其监督和保护下进行。香港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多数人遵纪守法,法律意识强,崇尚人权自由,警民合作默契,警察执法理念“服务市民,精益求精”备受肯定。基于他们长期的付出,其依法执法的良好形象赢得居民的一致认可。在2016年“占领中环”的非法活动中,面对非法人员持续29天的对抗,警察对非法活动人员表现出极大的忍耐和克制,55万名香港人签名表达支持警方合理执法。从此行动上不难看出,香港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平时警民关系的和谐,警察执法的规范和自身的素质有关。

内地城市警民关系相对和谐,乡镇警民关系却不尽人意,这与贫富差距问题有关。内地警察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形成“警爱民,民拥警”的氛围。城市居民安居乐业,个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但是随着社会转型、体制改革以及科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各种矛盾凸显,居民与警察之间关系微妙起来。居民合法权益得不到合理的处理,造成不满而上访、引发群体性事件等事件发生,并与执法中的警察发生争执,甚至发生袭警、暴力抗法等恶劣违法犯罪行为。极少数警察的“特权论”、“自我为中心论”等思想,以及低水平的执法,导致队伍中出现违法违纪的现象。警察滥用权力也是居民所痛恨的。乡镇居民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很多,加上城乡收入差距大,房价高、股票跌、企业倒闭、房屋拆迁、农民负担不起孩子的学费等现象越来越多,情绪一旦对立,管理和服务的关系不容易处理好,以往和谐的警民关系就被打破。

1.2 执法规范与公信力

香港与内地的现行法律制度有区别,所以,执法环境、条件和警察的执法素质也不一样。内地警察执法同样是依据有关法律执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要求警察严格执法,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却不能按照要求操作。在使用武力的过程中,武力等级最低的一级“口头警告”等同虚设,不法分子对警察执法的警械嗤之以鼻,直接以逃跑、辱骂、挑衅、反抗等行为毫不掩饰地对付执法中的警察,甚至攻击警察,极其藐视警察的执法权力。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不是每个警察都可以佩戴枪支。在内地,枪支的使用与管理很严格,加上枪支的使用与训练没有完全落实,用枪害怕出事故、怕丢枪等诸多因素,导致警察不积极地佩戴枪支。当犯罪行为发生,没有佩戴枪支的警察控制或抓捕犯罪嫌疑人时会有很多的顾虑,这导致居民也越来越觉得警察无能,越来越不相信警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敢使用警械或武器无疑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势,认为法不责众,打警察也是白打。此外,警察队伍里总有一些害群之马,他们滥用权力,在少数不良媒体的炒作下,令警察的威严和执法形象大打折扣,公信力明显下降。但即使如此,如果某地区一旦有犯罪分子进行暴恐活动,警察和军人会联合一致,严厉地打击犯罪、控制局势,有效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内地相关法律以前没有专门针对警察被袭击制定的条文,直到2015年,最新的《刑法》第277条规定增加一款:“暴力袭击已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定性为“妨害公务罪”的范畴,但与香港的“袭警罪”相比,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2 香港与内地警察技战术的训练理念、项目(课程)与考核方法、训练方法、武力使用等级的对比

香港警队一直以来重视实战教学训练和训练管理,他们的实战训练体系和训练机构完善,职责与分工明确,管理制度健全,训练设施完备。不管是在教官聘用、新警选拔等方面,还是在训练项目(课程)、训练方法等与实战训练有关的问题上,都分类分层教学训练,且强调安全意识。特别是枪支的训练,管理严格和规范,通过固化的执法程序和管理指挥流程,把普通人训练成为一个合格的、规范的执法者。香港训练的教官几乎是行业的精英,实战经验丰富,警务技能水平高,有海外培训经历,教官授课严谨而不失幽默,重视“实战与技能”。“严师出高徒”,警察的素质提高,首先应当提高教官的素质。香港警队教官的水平和素质,内地警察教官已经有所见识。负责警察训练的机构主要是香港警察学院,包括下设的基础训练中心等机构,其针对实际训练的需要,有专门的专家针对性地开发科技含量高、仿真实战训练系统等,经费的投入也是不可想象的。香港警队的训练管理系统而规范,从一些细节不难发现。如香港警方建立有一个“枪械训练记录系统”,每一位警察训练的情况都会详细地记录在这档案中;如他们的考核制度是考教分离等,可以说“准确”、“公开”、“公平”。

2.1 香港与内地警察技战术的训练理念对比

香港警察的技战术训练在众多文献资料中都提到“以人为本”、“服务市民”、“以问题为本”、“重实战重技能”等核心理念。通过每一项内容的训练,不难体会到“安全于心”、“使用武力的规范”、“法律控制”、“注重实效”、“优势用警”、“终身学习”等先进理念的含义。内地警察技战术训练理念,强调“贴近实战”、“理论指导训练”、“依法依规”、“安全执法”等,更多的理念是上级精神的指示,换言之,上级要你补什么,你就练什么,训练理念不是轻易可以改变,常处于被动状态,不需要谁去思考训练理念是否先进。教官们多数来自基层,实战经验比警院教师丰富,但是理论水平或研究能力略显不足,他们的训练管理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如枪械训练中的安全问题,其训练的危险系数高于其他训练大家已达成共识,但是枪支使用的管理和训练中安全用枪的意识都不尽人意,教学事故令人担忧。训练理念决定教官的训练行为,决定着训练计划、训练方案、训练项目、训练方法、原则等,其导向功能不可低估。

2.2 香港与内地警察技战术训练项目(课程)与考核方法的对比

香港与内地警察技战术训练项目大同小异,即使培训的对象不一样,也离不开战术训练、枪械训练、防卫与控制训练3方面。以新警岗前培训项目(课程)和考核方法为例(见表1)。

表1 香港与内地(眉山市)新警岗前培训项目(课程)与考核方法的对比

从表1中可发现香港与内地(眉山市)新警岗前培训目标的区别,香港新警训练目标与其训练理念不可分开。而内地警察的训练目标思想上要求很高,都比较“高大上”,缺少“接地气”的训练目标。两者都开设一定数量的理论课,以法律法规,日常工作需要为主,香港更多注重岗位需求的理论知识传授。他们技战术训练课程的开设有武力使用训练,包括徒手搏斗、枪械使用、压点控制,以及水上救护课程,而内地的警察培训偶尔有压点控制技术,并且几乎都来自香港的教材。内地眉山市新警的技战术训练中的擒拿格斗课程,就是防卫与控制训练的核心内容,还有侦查技能也在培训范围之内。香港有队列训练,内地的队列训练一般是公安院校在校生的科目,两者都要进行体能训练。考核方法香港更多些,主要是电子互动考评系统更科学化、规范化、客观化和数据化,内地暂时没有。他们的电子互动训练系统有两种(全仿真和半仿真),内地警察有些地区枪械训练或考核中也有通过全景式仿真考核系统来完成,但是,这些科技含量高,造价高、损耗高的考评系统暂时还没有在全国推广。

2.3 香港与内地警察技战术训练方法的对比

香港与内地警察技战术训练方法多种多样,仔细分析又有些区别,大概可分为两类十几种(见表2)。

表2 香港与内地警察技战术训练方法的对比

训练方法不能凭空想象,需要依靠训练经验丰富的教官来确定哪种训练方法对受训对象更有效,训练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训练的效果。在训练过程中,内地教官的选择余地大,灵活多变;香港相对选择性较少,多模拟实战演练,但是,经费投入很大,多采用电子互动训练系统。 香港的模拟实战演练要求很高,要在模拟环境中的真实状况下学会如何处置突发事件,涉及到法律依据、现场应变能力、技战术的水平、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如果是小组训练,还涉及到指挥的能力、协同配合的能力等。内地公安学院教学训练方法中的情景模拟训练法,类似香港的模拟实战演练,但是,略有些不同,训练内容和程序都是早已设定好,学员对整个训练程序和步骤已经烂熟于心,固定的内容对学员来说并不是件好事,现场的应变能力明显得不到锻炼。全仿真电子互动训练系统在内地基层公安机关培训中心见得不多,公安院校里射击训练用得比较多,校局合作,资源共享是目前流行的训练模式。

2.4 香港与内地警察武力使用的对比

“武力使用”一词的定义是警察执法中,武力使用是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临战处置的基本手段,是为自我保护、制止与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或暴力抗拒行为而依法采取的强制手段。香港与内地警察的执法行动都要严格的依据法律执行,武力使用等级的升级都各自受到三种法律的制约,条文里都有对应的明确规定,实体规定两者有共同点。如操作程序一样,面临反抗的升级,武力使用也升级,而且必须高其一级等。但也有不同点,如香港对警械武器的使用有更多的规定。武力使用等级香港设置有六级,内地是四级,级别使用都是从低级到高级,即一到四级或一到六级,两者之间相差二级。武力使用等级,内地少一个最低级别,即口头劝告,香港的第二级别直接是内地的第一级别;香港的四、五级别合并就是内地的第四级别。内地研究者对使用武力等级在实际执法中,提出有不少的质疑,武力等级使用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原因是内地警察实际执法过程遇见暴力抗法,使用武力较量时,警察没有优势,反而处于劣势,不敢依法暴力控制,不敢合理开枪,即“不敢打,更不敢开枪”。畏手畏脚是基层警察的职业病,在阐述不同的执法环境背景时,已简单提到,不再赘述。

3 结语

(1)香港与内地警察的执法环境不同,在不同的法律体系支撑下,导致警民关系、执法理念、执法规范、公信力,以及实战训练与管理有不小差距。内地极少数警察执法不规范,居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导致警民关系紧张,执法公信力有所下降。香港训练的机制完善和管理严格,内地警察的训练不管在公安院校或基层训练基地,不管是教官还是培训警察,训练的体制和管理都在努力的围绕“贴近实战”而改进。香港教官的综合素质较高,内地教官需要进一步提高。

(2)香港警察的训练理念“以人为本”、“安全于心”、“注重实效”等都值得内地警察去借鉴;内地警察训练项目设计注重实战技能,各有取向,但是,香港的考核方法更加先进;考试方法和训练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内地警察使用的训练方法种类较多,但没有电子互动考评系统,没有全面推广全仿真训练系统。武力使用依赖于法律支撑,规范执法也是武力使用的表现,内地警察的武力使用等级如何发挥最大的效力与内地武力使用能否改革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1] 朱明杰. 香港警察现代执法观念的思考与借鉴[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1(3):17-19.

[2] 桂长江. 内地、香港警察教育与训练比较[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9(6):104-105.

[3] 陈信. 新任警察岗前培训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D]. 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1-63.

[4] 许飞. 香港和大陆警察武力使用级别对比分析[J].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0,141(4):17-19.

(责任编辑 陈小明)

何 剑(1972—),女,广西桂林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警务实践技能、武术教学与训练。

D035.319

猜你喜欢
警民武力教官
论新时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政策的辩证意蕴
博物馆
武力担当 超强攻击力,快狠准!航天科工“武林”高手再现航展
我国警民关系研究的发展演进、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基于CNKI数据库的Citespace 分析
优化警民关系视角:提升社区民警沟通能力研究
动物入学也军训
教官之吼
尴尬
交警十大队举行警民恳谈活动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