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学科评价的审视与审思

2017-01-11 18:12朱明
高教探索 2016年11期

朱明

摘要:针对现代大学学科评价存在的问题予以审视,强调应从学科的知识本源出发,立足客观现实,夯实科学基石,创新发展理念,进行多维角度分析,继而追求方法创新,不断扩展评价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上,从均衡、协同和持续等视角提出进一步完善学科评价的几点思考,指出这是学科评价的职责,更是学科的使命。

关键词:现代大学;学科评价;学科本源;结构型评价

学科评价是检验大学学科管理和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大学实力的重要保证。随着学科在现代大学地位中的不断提升,特别是伴随国家“双一流”发展战略的提出,如何更为科学地评价学科已成为新时期大学及其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当下纷繁异彩的学科评价并未契合发展需要,各种国家主导、社会响应和大学自组织的评价虽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学科丰富的渠道,但也因“各抒己见”反而引发了社会不少的质疑,再者,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目标定位的主体性以及学科理解的差异性等也都存在一定问题,从而使得赞同、反对、批判等声此消彼长,因而,有必要对这类评价作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现代大学学科评价的审视

1.立足本源考量学科评价

评价学科首先要解决好“评什么”的问题,即确定具体评价对象。由于学科体系的错综复杂,包含要素众多且彼此相互关联,从而易造成评价切入点选择的独立化。就学科概念本身而言,具有特定的历史范畴,已随着时代的变迁从早期的“知识与权力”、“各门知识”、“教学科目”等逐渐衍生出现今的知识领域、专门课程、组织体系、制度规范等丰富内涵,并且过程中还缘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思维习俗等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比如,在西方世界,对学科的认识偏向于寻根自然,从自然界中寻求答案并以此来架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标准,而我们则强调继承诸子百家的学派学说,从中去构筑“理想”的学科知识体系。这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认识之道,前者体现出较强的科学性、较为完整的结构性和较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后者也独树一帜,系统性和包容性强。虽然中西差异比较明显,但仔细分析,各自也并非完全隔离,仍有共性可循,即都坚持知识是学科的本源,这是因为人类的文明始终在延续,社会在不断进步,学科的发展成果是属于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已然跨越了种族、民族和地域的边界。

再论及学科的种种定义,知识都不失为关键字眼。先看西方,从历史角度,古代的学科指代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如中世纪意大利波隆那大学设置的医学、神学和法学等杰出学科,现代则特指学科;在词源上,学科被认为是基于经验方法和诉诸客观性的新知识;在方法上,有学者认为学科是对同类问题进行的专门研究,从而实现知识的新旧更替、一体化和理论的系统化、再系统化,也有学者明确指出学科是科学知识领域内的一个组成部分[1]。再看我国,对学科的认识早自唐时期便有记载,如《新唐书一九八儒学传序》载:“自杨綰郑馀庆郑覃等以大儒辅政,议优学科,先经谊,黜进士,后文辞,变弗能克尔。”[2]这里的学科指的是学问的科目分类,此外,还指科举考试的学业科目。从典籍看,《汉语大词典》明确学科是知识或学习的一门分科,尤指在学习制度中为了教学将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进行安排[3],而对应的《牛津大词典》则把学科指为知识,特别是高等教育学习的知识的一个分支[4],诸类等等。

可见,伴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学科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从之初较为纯粹的知识分类或教学科目转到大学内的特定组织结构,再到知识与组织相融所形成的学科文化、学科制度、学科话语体系、学科规训等,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分层递进的学科圈层,其中,学科团队、科研成果、软硬条件等呈现学科的整体状况,这属于外显层,学科的文化、制度、规范体系等构成内涵层(或中间层),而处于核心层的则是知识及其体系,这是学科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学科的核心能力所在。由于“在本源意义上,学科一词仅指知识的分类体系”[5],因此,沿着知识这一逻辑起点去发现学科,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科评价要旨,况且,在国际化的今天,大学及其学科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势必要获取更多的话语权,这就要求寻找彼此的共通点,有效的方式是使用“通用语言”,把握好学科发展脉络,从单纯的评价中跳出来,以一种相对超然的思维与行为努力探求其本源,围绕知识这一核心做好文章,以引起广泛的共鸣。

2.归于现实反思学科评价

百胜之战贵在知彼己。评价学科要熟知学科实情,这是实施评价的基础,然而,目前看来还存在一定局限,具体体现在:一是对学科属性解析不足,割裂了其具有多重属性的本体特征,从而强化了相对固化评价模式的形成,尤以科研或学术评价为甚;二是尚未奠定完善的方法论体系,多学科领域借用较多,传统的指标体系法仍占主导,方法的创新力度较弱;三是量性取舍不均衡,因影响学科的因素众多且部分实难量化,导致过程中重定性轻定量时有发生,或以相对易于获得的量化数据为依据,而且定性与定量之间的转化也较为复杂。以上这些问题无形中给科学评价学科设置了众多障碍,虽然一些机构和学者为之不懈探索,甚至渐成品牌与特色,如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但仍不免令人困惑。

泛观国内外的学科评价,或以排名论高低,或以成果论英雄,或以点面论实力,形成了众多亮丽的风景,可以说尽显其能、各展所长,但也各有利弊。总的来说,国外的学科评价起步较早,相对开放和张扬,偏向于为社会择校、资源配置、信息咨询和管理服务等提供支持,一般由社会中介机构实施,依托权威数据库,结合声誉调查和同行评价获得评价结果,较为著名的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德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等媒体、机构开展的评价,当然,这些评价所依据的指标和采用的方法技术等各有千秋,加之较为明显的西方色彩和独特的国别特征,使得权威和责难并存,尽管有的也已成为提升国际化水准的“标准参照”。至于国内的学科评价,发展不过三十余年光景,政策性和导向性较强,多注重声誉地位、资源获取、服务建设等,虽充分体现了国家办学的主导地位和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性,也使得评价学科的国家、地方和大学模式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具体可以从教育部设置的评价指标、各省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指标体系以及各大学实施的内部评价中通过比较知晓答案,这其中以教育部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最为权威,虽然过程中也有一定创新或调整。然而,对于这些模式和做法能否保证客观准确地衡量学科发展状态值得商榷,但由于共同的权威性规则存在,最终结果仍是权威的。

另一个现实在于需要增加我国学科在世界范围的“出镜率”。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积极调整,各个层面采取了不少措施来促进大学和学科的发展,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诸多世界知名学科排行榜中我国大学学科的身影不断出现,可以说,新一轮的大学“学科比拼”已经悄然打响,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以往学科评价研究与实践客观存在的不足,也对今后的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就目前而言,学科评价还存在四重缺陷:一是评而不全,虽然评价力求反映学科整体发展状态,但多数以量取胜,重视学术业绩和能力,功利导向较为明显;二是评而不明,评价的目标应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科,但诸多的评价各自为政,即便是权威的也是基于相对比较维度,难以诠释学科之间的实际差距,反而会由于利益取向或目的的多样性越评越不明;三是评而不平,这里的平有两层含义,包括公平和真假,前者在于评价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毕竟资源相对有限,在集中优势兵力的战略部署下,宝贵的资源会汇集于少数名优大学,进而出现“浪费”和“饥饿”并存,后者在于评价难以准确地量出学科真实水准,以虚代真、以局部代替全部,知晓的数据和实际水平并不对等;四是泾渭分明,国外的一些评价经验值得借鉴,但大多带有浓郁的地域和体制色彩,特别是其间蕴含的西方思行方式并不完全适用于本土,汲取也只是在相对范围内的,而且这其中还有标准、门户甚至种族等之分,所以虽然如今也尝试架构如衡量学术能力这些连通渠道,但与学科内在的发展要求和规律是否相符有待深入研究。

可见,国外评价体现多样性,国内评价呈现趋同性,加之“重结果、轻过程、偏排名”的特点,对此,要积极转变思路,创新理念,重新对学科评价加以全面认识,架构内外互通的评价体系,力求完美地诠释“什么是令人满意的评价”。

3.创新理念导引学科评价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秉持何种理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评价的走向,甚至决定评价的成败。客观科学地评价学科需要不断创新理念,要在敢于打破固化的过程中寻求新的突破,并以发展的眼光去思量过程中涉及的对象及其相互关系。为此:

(1)实行多维面向的系统性评价。客观上,学科受到内在、外部及第三方等多种影响因素的持续综合作用,包括学科自身基础、外部环境资源条件和学科管理等,使得其发展变化绝对动态,不仅如此,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效度各异,学科的发展还具有矢量性,这就好比船舶航行海中,即便按照既定航速和航向行驶,但水流、风速、船况都会有影响,实际的船速则是流速、风速和船自身速度的合速度,特别是在浪急、风大的情况下影响则更大。以此再来看当前的学科评价,多选择一些反映研究实力、人才培养、师资力量、软硬条件等成效的指标,这虽然相对容易和便利,但实难反映全貌,尤其是过程中较多忽视了外部环境的作用,这样的评价是片面的。因此,评价学科要强调在科学前提下多因素、多维度和多面向地遴选评价指标,强调长远并存、内外兼修、点面俱全,这样的评价才更为系统全面。

(2)坚持动静相合的发展性评价。时下的评价多将学科“视为一种静态和当下呈现的结果,鲜有将其置于大学自身发展的历史场景和时间脉络中,用动态和系统的眼光来加以审视”[5]。因为,与动态的不确定性、即时性相比,静态时所呈现的客观结果相对容易衡量,而这往往偏向于既定时点的学科发展状态评价。可是,学科体系是复杂的,不仅体现在内在组成结构上,也表现在发展的周期性递进上,况且,学科会时时受到自身生态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作用,并与其他学科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由此可知其发展变化是绝对动态的,而且还是基于连续时间维度的、由一个个衔接有序的时间段(点)形成的完整周期性循环动态,本身具有Logistic曲线演变特点。这种动态特点给学科评价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因为既可以度量曲线上既定时点的瞬时值,也可以选取若干连续时点进行综合评价,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两相比较,动的实施难度较为困难,尤其是技术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虽然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如确定时刻权重系数、拉开档次等方法作适当处理。毕竟,点不是面,对点的全面把握才能更好地掌握面,以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科发展变化。因此,在评价学科特别是遴选指标时,反映学科发展的时间指标和状态指标均需要均衡考虑,从而兼顾对瞬时状态和发展态势的主动把握。

(3)实施基于诊断的高靶性评价。学科评价有两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是如何借助评价了解彼此,清晰地掌握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距;二是在此基础上,如何识别出学科在哪些方面应该具备和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取相应的领先地位,这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借鉴、创新和提升的循环过程,之中,对“标”也即标准参照的选择至关重要。近些年来,在衡量学科实力时,国内不少区域和大学都将能够进入ESI或其位次提升幅度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志,并以此制定和推出了诸多举措,加之世界一流战略的推动,这些给现代大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优良契机。眼界决定高度,高度决定境界,虽然之中不免受到理念认同、制度规则、资源条件等因素制约,使得当前的学科评价多为选优或排序性评价,但长远来看,坚持高标准、确立高靶向是大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学科发展空间的必然要求。

由上,恪守传统的评价理念已不适合现代学科发展的需要,局限于相对易于量化的评价思路也难以诠释学科发展,系统全面、连续监测和高标准要求是对学科提升水平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理念的更新问题,更关系到评价的导向和实施。

4.夯实基石保障学科评价

不论理念是否先进,实施评价要强调科学,因为任何非理性、情感色彩浓重的评价都难以令人信服,进而会影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那么,如何保证评价的科学,有两个基本点即目的性和规律性不可忽视。

本质上,评价是一种基于事实基础作出价值判断的实践性认识活动。对评价的希冀和所求在于其具有特定的价值,但这种价值难以保持中立。需要对利益相关者基于自己的价值观产生的观点、主张乃至施加的影响等给予积极回应或以适当方式强化,也就是说,评价有着主观的目的性,必须要反映评价者及其支持者所关注的,这样才有实际价值,毕竟,“纯粹价值无涉的学科是没有的”[7]。当然,目的的实现还受制于个体因素,因为评价是各显神通的实践活动,不同评价者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寻求问题解决之道的方式必然有差异。然透视其根本,在于对主客观的偏重和选择而异,注重主观强调对经验性、专家群体智慧的吸纳,但容易产生评价的随意性,偏向客观则依赖数据说话,简言之即定量评价,无论如何,处于两者的极端均不可取,因为“不是一切有价值的都能量化,也不是一切能量化的都有价值”[8]。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取决于评价对象的单一复杂与否,尤其是复杂的系统,若想准确做出合乎目的的评价较为困难,从这方面看学科评价便具有这种特点。

目的体现价值取向和目标导向,能够诠释一定的评价合理性,但仅此还不够,因为缺少“合法”的证明。这里的“合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获取权威认可,比如官方认可;二是遵循自身“本法”,即客观规律性。相较而言,对本法的遵循比单纯的获得权威认可更为重要,因为权威不能等同于规律,评价若失去对规律的遵循而偏向了较为纯粹的利益或取向所求,那么会发生实际歪曲,终究会减弱信度。回看目前的诸多评价,模式和基调大多一致,包括设立标准、遴选指标、收集数据、实时分析等,单究标准设立而言就显得较为混乱。由于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本质特征的主要方面或主要因素的准则和规范”[9],其设立依据必然考虑评价目的,但如何把握好评价对象,此时规律的作用便显现出来,进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因此,评价若一味追求价值而忽略规律,这样的评价难称科学。

至于评价所应遵循的规律,一般有三类:一是学科本体规律,即学科自身成长发展的演变规律,如生命周期规律;二是学科认知规律,这来源于学科的双重属性,即知识属性和组织属性,前者规律涉及有知识发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这是作为知识形态的学科必须给予关注的,后者体现在组织管理上,毕竟管理是有规可循的;三是学科外部规律,这与学科所处的环境、资源条件有关联,包括依托的社会环境及其自身生态环境,这些环境中蕴含的规律都会影响和作用到学科,如经济规律、生态规律等。另外,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科学现在已经发展到如此程度,以致它再不能逃避辩证的综合了。”[10]各门学科的发展也不是均衡的,“总是要有一门作为主导学科带头向前发展的”[11],所以,因科学的细分、认识的深化等而导致的学科融合、交叉、渗透和协作等已成为普遍现象,进而构成了现代大学学科群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又生出许多新的规律,这些规律同样需要遵循。由此,评价若缺少对以上这些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仅无益于了解评价对象,也会造成评价偏失。

综上,学科评价需要在遵从目的和规律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对象本质特征,进而遴选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在过程中,坚持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

5.挖掘方法拓展学科评价

任何评价最终都需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现有的学科评价在方法类型上大体有排名、认证和可视化三种,具体有灰色理论、模糊数学、数理统计、结构方程、数据包络和神经网络等,其中指标体系法仍占主导。这些借用于不同领域的多种方法及其相互交融、衍生所构成的方法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形成,扩展了问题研究的空间,然而,方法毕竟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或工具,有着特定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对此,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不能仅仅着眼于考虑运用何种方法去获取所期望的评价结果,更应关注如何借助方法去找寻、弄清学科需要具备哪些关键因素才能赢得或维系其领先地位,这才是对学科发展应然的态度。综合来看,现有的评价方法“只在指标量化设计或权重分配层面寻求解决方案,创新力评价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12]。

就学科本身来说,由于学科并非虚无缥缈无形的,而是具有一定内涵和实体的“生命体”,学科的发展变化虽能体现自身水平的升降,反映的却是构成学科的组织结构、资源存量和构成要素等的量变及其积累而上的质变。因此,若要全面地评价学科,不仅要掌握学科“生命体”的“体重”是增还是减,还要明了结构上具体发生了何种变化。也就是说,处在一定发展阶段的学科是有着某种特定结构的,若构成要素发生了变化,则结构必然随之改变,那么,通过对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加以客观描述,则更能说明问题。当然,这种分析首先将遇及“什么样的学科结构会促进学科发展”以及“如何较为客观科学地进行学科结构型评价”两个基本问题,前者关系学科发展战略及其管理决策,毕竟,学科的自我发展,从长远看则应强调各结构组成的均衡发展,突出学科内在结构的最优化,要求对各个结构要素予以同等对待;后者涉及评价技术操作,客观上要求发挥传统和现代多种技术的综合优势,以便更直观地评价学科。

那么,如何做到直观,基本原则是保证“形神兼备”,即在数量型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结构型评价。常规的评价是针对数据或定性分析得出的,即先对问题对象进行因素层面的分解,将其具体特征细分并以若干指标表征,进而对应指标有目的地获取资料和数据,当然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再在此基础上运用一定方法分析得到综合评价结果,结果的形式一般以数据呈现,或是数值型的,或是矢量型的,这种评价模式实质上都属于数量型评价,解决的是直接比较的问题。至于结构型评价,与此有一定关联,但又有很大不同,其解决的是结构相似问题。通过设定相应的规则空间,如二维、三维甚至四维,将学科的各种特征数据进行形式转换,再借助于一定的图形分析软件,描绘出不同学科在相同规则空间中的形态结构,进而根据结构的差异作出判定,由此,不仅仅解决了外像,更强调了在形似前提下的神似,这样可以实现在更为宽广的层面上把握学科发展状况,甚至可以得到较为完整的状态变化或分布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用途可以更加多样,既可以对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和比较,也可以设定准则开展认证、授权等工作,比如在评价中,可事先选取某一优势学科,按规则绘制出其空间形态,并以此作为衡量标杆,再将所评各学科形态与之比对,若形态相同或相近可划归为一类,进而再测量学科彼此形态关键点的空间距离,从而体现学科的水平差距。可见,运用结构型评价方法,此时的学科赋予了更多的生命性,从无形化为了有形,集成了主观与客观、定量与定性、图形与数据等多种分析维度,这对于科学准确评价学科更有价值。

二、现代大学学科评价的审思

结合上述分析,由于学科发展密切关系大学发展,因此,作为检验学科发展成效的学科评价理应承担所赋予的责任,这就需要不断完善自身,不能因循守旧,要追溯本源、坚持创新、稳步推进,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方法和技术作深入挖掘,以扩展评价的研究空间。之所以这样要求不仅关系到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关乎学科评价的科学实施,更对人才培养特别是研究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毕竟“学科是现代大学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点”[13]。另外,学科评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其功能应得到有效发挥,要形成正确的导向,最优化提升学科实力。

1.避免短腿,实现向面均衡发展

实质上,学科评价并非简单意义上所理解的学科之间强与弱的比拼或较量,而是“问题”的发现与“诊治”,是后知后觉。评价只是手段,藉此找到学科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而自我解析,寻找缩小差距或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根本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首先需要放低姿态,从细弱处入手,想方设法去解除“木桶的短板效应”,以避免因短腿而影响整个学科的发展进程,为此,就要求评价时关注关联学科发展的各个因素,客观加以分析,既要区别对待,也不应厚此薄彼,对于那些能给予学科强有力发展动力的因素,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力争将其效用发挥至极致以提升发展空间,反之,对于“拖腿”的一些因素也应清晰呈现,不必遮遮掩掩,甚至直接抹杀,毕竟视而不见不代表不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通常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往往是利己的,很少认真细致地去深究这种选择的全面与否,特别是在给定的评价规则下更是如此,也因此,一些评价为了避免由此带来的欠缺,从而选择了借助第三方的方式,以期获得更为公正客观的结果。所以,在评价学科时,不论作出何种选择,需要的是秉持中立的淡薄心态,客观看待影响学科发展的各类因素,并在采取管理决策行为时,给予薄弱环节以足够的重视,从而保证构成学科各面的均衡协调发展。

2.打破壁垒,架构内外协同机制

这可从两个角度分析,其一,在评价方面,应打破常规从教学、科研、软硬条件、社会服务等结果衡量的条框束缚,改变评价的重心,将其转移到学科所处环境条件及其资源禀赋上来,虽然这不如业绩评价来得直接和便捷,但毕竟无根之水不足以流长远,学科发展需要足够的源动力和资源保证,这些理应构成学科的重要评价点,而通过引入这些点的衡量,也可促使学科深度思考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进而有利于促成学科建立与环境和谐共赢的机制与体制,积极构造学科内外协同循环网络,推进学科更好地发展;其二,在发展方面,学科不能孤芳自赏,不能独木于林,无论是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应强调“落地生根”,扎根于所处区域环境,并承担起应尽的职责及使命。学科需要在为区域服务的过程中体现自身价值,保持学科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尽可能的同步乃至一定程度的超越,这缘于学科本身有着极强的研究实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即保持着较高的知识势能,在必要的转换机制下能够帮助区域企业、行业相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所以,学科的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进步实现契合,并在全方位的合作中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这理应构成评价的重要内容。可见,评价和发展是相互关联的,最终汇集到一点,即学科究竟该如何发展,前者的评价强调运用这种检验方式呈现学科发展结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引以促进学科健康发展,后者的发展则突出学科的落地性,并需要对这种落地的程度予以有效检视。因此,论及学科评价,除引导、激励、示范和辐射等本体功能需要有效发挥,具体则取决于评价的设计水准以及实施过程考虑的周密性。

3.不拘小节,恒持本心勇往直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其自身规律和特定的周期性。学科的发展有始有终,评价的完善也有其探索过程。在日益走向国际化的今天,学科要在融入全球潮流、遵循国际通行规则的前提下,需要保持自有本心,不拘小节,持之以恒,勇往直前。虽然因为历史的变迁、社会的传统、先辈的探索等客观上奠定了学科固有的时点差距,但这样的距离不是急功近利、短期内足以全面超越的,需要数代人不懈地积淀、传承和创新,这是一种学科文化和价值导引。反观我国大学的学科及其评价,多了不少浮躁虚华,少了许多淡薄无妄,其背后的资源竞争、名利之争更是不胜枚举,乃至由此而出现的名优资源急聚、功成力散、形式大于实质等现象可谓司空见惯,对于学科来说,总的缺少了一种独有的自由、淡定和从容,这不应该是学科应有的方式,其结果的代价将是高昂的,而收益却是令人怀疑的。当然,改变这些不佳状况需要整个社会建立和谐公平的竞争环境,虽然这不是评价本身所能解决的,但至少在有限的范围内,通过建立自己的规则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这便是评价的最大功效。

4.拓宽视野,丰富内涵提升实力

随着国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步伐的全面推进,如何坚持特色、走世界一流不仅是实现学科差别化发展的目标所旨,也对如何实施学科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本质上,一流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是跨越国界的内外兼修和转换过程,更多的还是需要“眼睛向外看”,从中汲取先进的经验和养料,不断地丰富和提升自我。在发展历程上,我国的学科评价自上世纪80年代底至今,已走过了近四十年风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评价模式,并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然而,伴随着形势的变化,固有的评价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大学及其学科发展的需要,走国际化之路成为学科评价自身发展的必然,这不仅要求评价在理念、思维和认识上做到与国际接轨,对接世界一流的基本观念,更要在技术条件、方法认知、操作方式等方面良好借鉴国外先进做法,以此拓宽视野,不断丰富我国学科评价的内涵,进而,对应我国大学及其学科一流建设的需要,形成有特色的学科评价,提高学科评价的影响力。

5.创新改革,凝聚特色构筑优势

如何实施评价,指令性、政策性或终结性的都是具体形式,但这并不足以构成评价的全部。实质上,科学的评价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监测和调控过程,是对输入、过程和输出各环节的全盘掌控并能做到实时分析,进而为管理决策提供可信的支持,但从目前诸多大学的实际看,过程性评价环节尤显薄弱,不仅缺少必要的资源、人力和设施等,关键是如何推动难度较大,所以,评价一般是在输入环节提要求、过程环节抓规范、输出环节验成效,学科在具体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及何种问题、怎么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诸类等等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就表现为较大的主观性或经验性决策。因此,需要对评价进行改革,结合大学自身特点,不断创新评价模式,丰富评价内容,在方式方法上推陈出新,其中的关键在于充分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造学科管理平台。这一平台不是常规的学科数据录入、简单分析处理等,应是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进而将原本强化的终结性评价逐渐弱化为过程性评价,凝聚成大学自有的特色,构筑起相应的竞争优势,这符合评价的发展要求,也贴切各方主体的期望。

三、结语

学科评价可引导学科的发展。在跨越国界、纷繁涌现的诸多评价风景线中,学科评价如何独善其身,如何以欣赏的眼光去客观看待这些风景背后所体现的差异与不同,进而有的放矢地去改变,最终导引和实现学科本真的发展,这是值得深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科评价的职责和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杨天平.学科概念的沿演与指谓[J].大学教育科学,2004(1):13-15.

[2]词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431.

[3]罗风竹.汉语大词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245.

[4]Pearsall,J.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Oxford:Clarendon Press, 1988:525,1849.

[5]谭镜星,曾阳素,陈梦迁.从学科到学科群:知识分类体系和知识政策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7(7):31-36.

[6]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33.

[7]顾明远.关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3):1-4.

[8]王义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究竟靠什么?[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6.

[9]谢秉智.试论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评价的实践活动[J].上海高教研究,1990(2):43-47.

[10]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

[11]赵红洲.科学能力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249.

[12]钱玲飞,邓三鸿,杨建林.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创新力多层次评价体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2):236-240.

[13]安学兵,王顶明.现代大学的学科、学位点及其辩证关系[J].现代教育管理,2011(9):1-6.

(责任编辑 刘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