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或仅针对罪犯血管的再血管化?
——多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

2017-01-12 15:02刘晓妍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自发性罪犯经皮



·文献摘译·

完全或仅针对罪犯血管的再血管化?
——多血管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

一项针对随机对照试验的对比及网络荟萃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的不同再血管化策略对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有效性。背景:近期的随机试验提示,在直接PCI时对病变的多支血管进行完全再血管化能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对非罪犯血管进行PCI时最佳时机尚不清楚。方法:本文纳入了有关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不同再血管化策略(4种策略的任意组合:初次PCI时进行完全再血管化,住院期间分次完成,出院后再分次完成,仅对病变血管行再血管化)的随机对照研究。我们对随机效应风险比(RRs)进行了计算,并通过使用混合治疗对照模型构建的网络荟萃分析对这4种再血管化策略进行了比较。结果:本文共纳入10个研究,累计2285例患者。对比荟萃分析显示,完全再血管化策略(初次PCI时或分次进行)与较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有关(RR0.44,95%CI0.30~0.66),这与紧急再血管化的风险降低有关(RR0.44,95%CI0.30~0.66)。全因死亡(RR0.76,95%CI0.52~1.12)和自发性再梗死(RR0.54,95%CI0.23~1.27)的风险在两组间则较为相似。在混合治疗模型中, MACE风险降低的水平与非罪犯血管再血管化的时间无关。结论:现有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显示,多血管病变患者全因死亡和自发性再梗死的风险与不同的再血管化策略无关。完全的再血管化策略(在第一次PCI时完成,或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分次完成)能降低紧急再血管化风险,并与较低的MACE风险有关,但这3种策略之间不存在差异。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明确完全再血管化策略对全因死亡及自发性再梗死风险的影响。

(刘晓妍译 龚艳君校)

自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17,10(4):315-324.

10.1016/j.jcin.2016.11.047

猜你喜欢
自发性罪犯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聪明的罪犯
抓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