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性和独立性打造智库知名品牌
——专访重庆智库理事长王佳宁

2017-01-12 07:48初景利吕青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6年2期
关键词:智库重庆决策

■ 本刊记者 初景利 吕青

以专业性和独立性打造智库知名品牌
——专访重庆智库理事长王佳宁

■ 本刊记者 初景利 吕青

编者按:智库有多种类型,其中社会智库(又称民间智库)是我国正在兴起并引人关注的一种新的智库类型,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扮演极为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由于国情的差异,中国的智库与西方智库有诸多不同,但社会智库的定位和功能正在中国智库发展中凸显其与众不同的作用。本期,我们采访中国社会智库的典型代表——重庆智库理事长王佳宁研究员,他就我们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做了解答。重庆智库的经验也许对国内各类智库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访谈专家简介】

王佳宁,重庆智库创办人、理事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新闻出版业领军人才、全国“十三五”规划重大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先后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的政策研究和新闻出版机构任职。长期跟踪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问题,直接参与中央和地方多项重大改革政策和战略规划的研究与起草。主编中国百强报刊《改革》。担任北京、江苏、广东、湖南等地政府的决策咨询顾问和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关于宏观调控、政府转型和区域经济的研究成果和独立观点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和运用。再现改革开放轨迹的专著《源头沧桑》,以及前瞻改革开放愿景的专著《大国论衡》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图书,社会效应广泛。

访谈要点:

◆ 专事公共政策和战略规划、主观研制并发布独立观点和授权第三方评估,构成重庆智库的运行与发展主轴;

◆ 有独家、独到的个性,跟进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在地方的落地效应,是重庆智库储备性研究的机理;

◆ 决策建议要获得高批示率,应针对性上报主要领导、针对性报告重点问题;

◆ 社会智库提升影响力,契合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第三方评估是可以探索的现实路径;

◆ 智库形成品牌效应,在于动员、整合力量来释放和传播其影响力。

1 重庆智库的成立动因和发展目标

问:重庆智库作为社会智库,在重庆和国内均有重要影响力。请您介绍一下发起成立重庆智库的动因和发展目标。

答:(1)从动因来看,主要是两条:一是在2011年产生、2012年开始升华的一个想法,就是体制内的研究机构诠释、解读和执行上级的东西过多,独立性不强,主观观点少,社会影响力一般,因此想在体制外成立一个智库,能解决传统研究机构独立性、主观发声的问题,为决策服务第三方评估应有的效应作一个较强补充;二是一国一地的经济发展,在一定层面上除了由官方做规划、出公共政策之外,还需要一支特殊的力量(如智库)来进行补充。在公共政策的评估、战略规划的编制、实际协助推进评估等方面,都需要有这样一拨力量。

综合以上两方面动因,重庆智库在2012年开始运转,2013年8月正式挂牌。我们从递交文本到批复,前后只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是非常罕见的。重庆智库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以研究公共政策和战略规划为主,以“决策显微镜、战略风向标”为发展理念。这正好与之后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所表述的“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相符合,说明我们是有一定预见性的。

(2)从发展目标来看,有专业性、主观研制独立观点以及第三方评估三方面。

第一,智库发展要坚持专业性。智库要回答自己是做什么的,我们从业务的广泛性上是以规划为主。比如,去年和今年,我们在研的中央和地方“十三五”规划有8个,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全国十三五规划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市场建设研究”。全国“十三五”规划前期有27个重大招标项目,共有265个单位参与投标,中标比例接近1:10,而土地项目是要素市场里最重要的,有12个单位投标,超过一半在北京,最终我们竞标成功,体现了重庆智库在战略规划上的专业性。我们是中西部18个省市中唯一参与全国“十三五”规划的研究机构,也是重庆直辖20年以来首次实质性参与。

第二,主观研制独立观点。如在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期间,从2014年12月开始到2015年9月,重庆智库连续发表了10篇政策评论。我们将这些评论与后来正式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与纲要进行比对,发现有28个方面体现了做了超前研究和超前解读,并与“十三五”规划相吻合。这在我国各类智库中没有先例,体现了重庆智库的前瞻性和超前性。

第三,在第三方评估方面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对2015年重庆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进行了第三方评估。目前全国31个省、区、直辖市中只有重庆开展了这项工作。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委托四、五个机构评估了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对于战略目标的实现帮助很大。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如“十二五”规划的末期评估、地方改革发展战略的评估等,重庆智库都有参与和推动。

所以从发展目标上来看,智库的专业性、独立发声、研制影响政策的观点、在第三方评估方面介入的程度和影响,构成了重庆智库发展的主要目标。

2 重庆智库的运行机制

问:作为我国第一家以“智库”冠名的社团法人、重庆市第一家新型社会智库,重庆智库如何实现向政府决策层建言献策、提供咨询建议?这个机制是如何实现的?

答:重庆智库兼具社团法人和企业法人双重特征,全国目前就我们一家。作为社会智库,重庆智库首先需要经过市委有关部门的授权同意,进而专报决策建议。总结成功获得授权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我们已经做了什么,这是衡量是否能直接向市委建言献策的依据;二是影响力有多大。在这期间,我们围绕关于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的立法问题和长江经济带建设问题的研究,已经在社会上、特别是媒体产生了较大影响。无论是作为智库的哪一种(是体制内或体制外,是中央或地方,是社会或党政机关,是高端或尚未试点),都需要有上报决策建议的渠道,重庆智库的渠道是畅通的。去年我们共上报了34个决策建议,因为一个建议有几位领导在批,所以单件批示率超过100%,总复合批示率超过120%,这种高批示率在全国是少有的。能获得这么高的领导重视程度,原因在于我们上报的决策建议针对性很强。如涉及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只报给主要领导;涉及宣传思想战线、涉及舆情的只报给常委宣传部长,而不会报给政府有关方面。我们决策建议是10天报一期的频率,预计2016年会有30~40期。

问:重庆智库创造了“十个全国第一”的佳绩,是采取何种业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来保障智库的高效发展?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答:智库本身有一个队伍建设问题,这是任何研究机构的核心。从建设和发展角度上,我们一直重视研发队伍的建设,包括三方面:一是智库自己的专门研究人员;二是战略合作伙伴的研究人员;三是从各学科背景、各专业素养人群中聘任的人员,这三类人员构成了我们自己的运行机制的主体。

这种运行机制有两种表现形式:激励机制和互动联络机制。激励机制方面,首先是提供什么样的待遇。我们内定的薪酬标准是比重庆同业高30%,以增强人员稳定性。互动联络机制方面,重庆智库的机构不是按学科,而是按功能、按公共政策重大战略走向来设计。现在共有四个部门:长江经济带战略研究中心、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研究中心、舆情研究部和专题研究部。这种设计,方便将人员安排到对应岗位。研究人员的方向如果定位成管理学,以后对外联系工作就很难;如果定位成长江经济带研究,他的互动对象可能就是长江流域比较有影响的学者或者成果较多的人。

在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上,重庆智库已与四所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高校派博士到这里来挂职、我们为其提供岗位。高校本身希望在推进新型智库进程中做得好一些,然而之前主要是教学和学术方面的科研,在决策方面涉猎较少。互动以后,派来的人很受益,相当于为高校培养人才,我们也解决部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些是运行机制优势上的一些具体表现。

问:重庆智库近年来推出系列产品和成果,如何进行选题策划?智库产品的研究过程是怎样的?如何保障并检验成果质量?成果发布机制是怎样实现的?

答:对智库的衡量首先是用产品和成果,这与工业或企业一样,包括产品没有瑕疵、消费者普遍认可等。衡量智库产品的传播效果,可从对决策的影响和对公众的影响两个方面来看。

对决策的影响是三项研究问题:针对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储备性研究。现在一般意义上所谓的智库行业,针对性研究做得多,前瞻性、尤其是储备性研究偏少。其中一个原因是,体制内机构没有人授权去研究储备性内容。而我们比较注重在坚持做好针对性研究的同时,将主要精力放在前瞻性和储备性研究上。比如在2014年的时间节点,重庆智库在《改革》杂志上发表了10篇政策评论,转引率很高,而国内其他媒体(包括新华社)没有发表任何“十三五”相关评论。前瞻性更体现在我们成立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选题”研究中心,并在重庆和北京分别开过一次动员会。现在北京大概有十二个与此选题有关的观察员性质的人开始研究,在重庆也陆续进行了一些发布。此外,我们还与中国光大集团关于政府和私人资本合作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的问题开展联合研究,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重视。清华大学与国家发改委等几个部委在全国首先成立PPP研究中心,聘请我在其中担任一个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研判的东西是较早的。

储备性研究方面,我们盯住两条线:一是作为新型社会智库,不能贪大求全,而应针对性很强;二是储备性研究,内部是有机理的。比如今年1月份挂牌的中国政府和新加坡政府合作项目。这个项目是由中央政府来决策的吗?当然是。这个项目在重庆落地,直接影响重庆的发展吗?当然也是。研究这个储备性项目,是属于重庆的事情吗?更是,但我们更认为这是中央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所以这就需要反思研究这些内容的机理,它既是中央政府的重大决策,也是落地以后纳入当地政府和党委的重大决策,所以我们选题策划的核心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在地方的落地效应。在前年,我们已经做了重庆最大物流企业、中国最大汽车企业——长安集团的物流规划。我们以长安物流为重要载体,为以后将要发生的中-新合作项目进行储备性研究。项目落地重庆后,又开展了四方面的研究:一是物流,二是金融,三是航空,四是信息技术。这四个方面分别有挂钩对象:物流研究以长安物流战略为载体;金融研究以重庆江北嘴作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为载体;航空研究是与南航集团控股的重庆航空合作;信息技术是与重庆市经信委、重庆大学城以及其他有关机构企业合作。这项储备性研究助推了中新政府第三项合作落地重庆,并且这四项研究也吻合“十三五”规划框架下的模式。

在发布方面,可圈可点的是,去年12月份经重庆市委领导同意、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批准、重庆智库主办的“智库重庆论坛”。目前这类论坛各地很多,但是“重庆智库论坛”有两个特点:一是由于论坛管控很严,报批需要经历一定时间周期,所以市领导同意后先授权了这个品牌;二是“重庆智库论坛”每月一期,发布密度在全国领先。论坛主要围绕中央重大决策在地方的落地效应以及重大决策本身。我们已经主办了四期:第一期是“大国蓝图与重庆愿景”,关于全国“十三五”和重庆“十三五”,由北京和重庆的部级领导来讲;第二期是“中国-新加坡合作的物流业发展”;第三期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发布”,这个发布也包含了经我们策划产生的成果,如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普及、学术社团的建设以及社会科学规划的演进走向,同时发布了《重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因》等一些报告;第四期是“大国创新视野的科技竞争力”。我们是品牌管理单位,“智库重庆论坛”品牌属于我们,主办是我们,每期的指导单位是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从第四期开始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承办,发布的重庆科技竞争力报告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传播,已经有金融机构准备来承办第五期。目前这个运作模式在全国独一无二。

另外是密集度,密集度的最大优点是持续释放重庆智库以及智库重庆论坛的影响力。每月进行一次独立发布,意味着一年有十二个月度报告。每一次发布,我们都有月度报告。虽然辛苦,但传播效果不一样。在全国进行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重庆已有一个知名论坛。

3 重庆智库的重点成果

问:可否介绍一下重庆智库推出的重点报告和重点图书《大国论衡》的产生背景与过程?

答:(1)重点报告方面,一个是月度报告,是完全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比如,上个月关于重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报告,发布后反响很大。报告系统梳理总结了重庆经济高增速(“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12.8%,近三年和“十二五”期间均为全国第一)后面的动因。报告用经典经济学理论进行了阐释,最初主要是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近期计划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解释,这是一个报告引入两种不同的理论。

另一个是旗舰报告,每年一个,与旗舰店一样是一种标志。比如将在八月份重庆智库成立三周年上发布的《中国改革评估报告》,是今年的旗舰报告。它评估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的2013-2015年三年。报告从去年七月份启动,超过20人花费一年时间参与报告的写作。去年的旗舰报告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333趋势》①。旗舰报告加月度报告构成了重庆智库主观独立发布的观点。这些报告和观点不受别人委托,这种模式在国内也是没有的。

(2)重点图书方面,《大国论衡》是“大国系列”的第一本,另外两本是《大国议题》《大国智囊》,是国家重点图书。第二本《大国议题》主要关注“十三五”期间最重要的问题,预计六月份出版。第三本《大国智囊》将主要论述代表性智库和有关智库的重要问题,详细解析典型案例、体现共性规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怎么运作高端智库,与其他智库的差异性是什么。

4 社会智库的特点、优势和发展态势

问:可否分析一下社会智库较其他类型智库(官方智库、高校智库等)的特点和优势?如何提高社会智库的影响力?

答:重庆智库的优势是决策快和效率高。体制内的研究机构,由于程序多,需要经过层层报批,如北京的智库上报建议给党中央、国务院,需要征求多个层级的意见,相对决策慢、效率低。在重庆智库,由于员工总数量不多,作为理事长,我可能在午饭交流的时间就解决了问题。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对我们、特别是对领军人物的问题判读和把控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从社会智库的影响力而言,应该是不逾越体制内智库的位,以补位为首要,即体制内智库“为”不来的我们来“为”。一般意义上第三方评估,以后会逐步委托社会智库,因为体制内的智库不属于第三方。所以,社会智库想要提升影响力,第三方评估方面是一条可以探索的路径。问:您期待以后在中国有更多的社会智库产生吗?答:我认为国内并没有很多智库,现在大概300家,文化公司、咨询公司都不能算是智库。智库一定要“死扛”两条标准:公共政策和战略问题。公共政策如果不具备渠道,向上一级党委、政府上报决策建议的资格或建议得不到批示,这一项也就被否定了50%。关于战略问题,我们研究的是战略规划,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为主。而其他智库可能做的是外交规划、军事规划或区域规划。我不认为以后会诞生很多智库。不管是委托还是主观提供,如果不能为执政的一届政府进行服务,就不能体现出智库水平。以后新诞生社会智库的可能性会有,但能走出来的较少。

5 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的建议

问:您作为《智库理论与实践》编委,多次参加了期刊组织的活动,对《智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何期待和建议?

答:这个刊名比初拟的刊名《智库研究》要好。《智库研究》学术色彩很浓。而《智库理论与实践》实际上是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的“桥”,会吸纳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的内容。桥搭好了,期刊就有立场,可以正本清源,可以深度聚焦。可以每期设定专题,如专谈智库体制、专谈研究手段、专谈第三方评估等。这样一期期下来,份量就不一样了。双月刊一年会有六个专题,就好像重庆智库一年有十二个发布一样,都是自己的,切忌广博。

问:《智库理论与实践》作为一种媒体,应该如何与智库加强联系和合作?您可否提供一些建议?

答:可以按地域或省区市选择不同的点,联合他人的力量来释放和传播影响力。具体操作可以考虑为:对全国31个省区市,每次关注一到两家智库,大约45家。同时布局不同类型,遴选出其中有个性、有特色、性质不重叠的,包括社会智库、党校、社科院、高校、党政、科技企业等。这样编辑部在北京,通过全国45个点进行辐射,形成智库与编辑部的互动互联机制,也保障了稿源。当编辑部主办活动时,可以获得各地智库的参与和支持;同时活动也可以演化到地方,由各地来承办。长此下去,《智库理论与实践》会形成品牌效应,大家会愿意通过这个平台来发声。如“智库重庆论坛”已经有好几拨机构主动上门申请承办。所以,在不同省份和地域、性质不重叠的情况下,主动联系30到40个智库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是一种有效途径。

“上海论坛2016”将在复旦大学举行

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16”将于2016年5月28日至30日在复旦大学举行。“上海论坛2016”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互联互通与创新: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

上海论坛以“关注亚洲、聚焦热点、荟萃精英、推进互动、增强合作、谋求共识”为宗旨,致力于打造“学界、政界、商界”三方交流互动的平台。论坛将邀请500多位各界精英就当今全球经济和国际局势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广泛、多维和深入的研讨,为全球创新、治理、发展、合作领域的全面进步提供视点和建言。

2016-04-08

2016-04-10 本文责任编辑:唐果媛

初景利(ORCID:0000-0003-0723-3985),《智库理论与实践》执行副主编,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E-mail: chujl@mail.las.ac.cn;吕青(ORCID:0000-0003-3101-1733),《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任,副研究馆员,E-mail: luq@mail.las.ac.cn。

①“333”模式:第一个“3”是“三项研究”,前瞻性政策研究、针对性政策研究、储备性政策研究;第二个“3”即“三个独立”,独立发布主观观点、独立研制学术观点、独立进行第三方评估;第三个“3”即“三种机制”,队伍建设体制机制、考核评价体制机制、项目运行体制机制。

猜你喜欢
智库重庆决策
重庆客APP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