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的防火分隔与安全疏散设计分析

2017-01-12 03:08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安消防支队重庆400000
低碳世界 2016年35期
关键词:疏散楼梯楼梯间分区

刘 志(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安消防支队,重庆400000)

商业建筑的防火分隔与安全疏散设计分析

刘 志(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安消防支队,重庆400000)

随着我国设计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建筑的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人们对商业建筑的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设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商业建筑防火分隔与安全疏散设计。

商业;建筑;防火分隔;安全疏散

引言

商业建筑设计中的防火分隔与安全疏散设计不仅关系到商业建筑本身的安全,还关系到商业建筑中的入驻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入驻商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进行合理的商业建筑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已经成为商业建筑设计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1 商业建筑的防火分区设计

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进行分隔,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

1.1 防火分区设计1.1.1防火分区大小和面积

建筑物防火分区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的类别以及建筑内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等级。商业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见表1。

表1 商业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1.1.2 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

建筑物内设置自动扶梯、敞开楼梯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时,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5年版)第5.3.1条的规定时,应划分防火分区。对于规范允许采用敞开楼梯间的建筑,即规范第5.5.13条规定以外的多层建筑,如5层或5层以下的教学建筑、普通办公建筑等,该敞开楼梯间可以不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开口考虑。

1.2 防火分隔

①防火墙: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其直接设置在建筑物的基础或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②防火门:防火门应具有自闭功能,内外两侧应能手动开启。③防火卷帘在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作防火分区分隔,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h。

1.3 防火分区设计实例

北京饭店新楼,其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的非燃烧体,具有足够的耐火能力。在设计中,将面积约2800m2的标准层,按抗震缝划分三个防火单元(或防火分区),并对那些易燃易爆的煤气、锅炉房等单独设置,在三个防火分区之间以抗震缝的墙作为防火墙,这样可满足防火分区的要求,如图1所示。

图1 北京饭店新楼标准层平面示意图

2 商业建筑安全疏散设计

2.1 安全疏散路线

商业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路线应尽量连续、快捷、便利、畅通地通向安全出口。设计中应注意两点:①在疏散方向的疏散通道宽度不应变窄;②在人体高度内不应有突出的障碍物或突变的台阶。为了保证安全疏散,除了形成流畅的疏散路线外,还应尽量满足下列要求:a.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设置疏散楼梯,便于进行双向疏散。b.经常使用的路线与火灾时紧急使用的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靠近电梯间布置疏散楼梯较为有利,如图2所示。c.靠近外墙设置安全性最大的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形式同时,也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消防人员进入高楼灭火救人。d.疏散楼梯不宜与消防电梯共用一个凹廊作前室,如图3所示。e.当建筑设置内楼梯不能满足疏散要求时,可设置室外疏散楼梯。f.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形走道,其安全出口的布置应构成双向疏散。g.建筑安全出口应均匀分散布置,同一建筑中的出口距离不能太近,两个安全出口的间距不应小于5m。

图2 疏散楼梯靠近电梯布置

2.2 安全疏散距离

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耐火等级情况的不同,疏散距离的要求也不相同,商业建筑的疏散距离按照表2选取所示。

2.3 疏散楼梯

图3 不理想的疏散路线布置

表2 民用建筑的疏散距离

2.3.1 疏散楼梯的数量与形式

每一幢商业建筑均应至少设两个疏散楼梯。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且踏步上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不应超过10°。如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宽度超过22cm时,可不受此限制。

2.3.2 疏散楼梯间

商业建筑楼梯间按其使用特点及防火要求常采用以下三种形式:①普通楼梯间。该类楼梯可供人员疏散使用,也能供消防人员使用。②封闭楼梯间。按照防火规范的要求,如影剧院以及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楼梯间应为封闭式。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并能自然采光和通风(图4)。③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可按要求设计成封闭型和开敞型两种形式。

图4 封闭楼梯间

2.4 安全出口250人,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2.4.2 安全出口的宽度

决定安全出口宽度的因素很多,如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与层数、使用人数、允许疏散时间、疏散路线等。为了使设计既安全经济,又符合实际使用情况,通常疏散宽度按百人宽度指标确定,商店等商业建筑的宽度百人指标见表3。

表3 楼梯、门和走道的宽度指标

2.4.3 安全出口的其他要求

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房间内人数不超过60人,且每幢门的平均通行人数不超过30人时,门的开启方向可以不限,疏散门不应采用转门。为了便于疏散,人员密集的商业建筑不应设置门槛,其宽度不应小于1.4m,靠近门口处不应设置台阶踏步,以防摔倒伤人。人员密集的商业建筑的疏散楼梯、太平门,应在室内设置明显的标志和事故照明,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疏散走道总宽度的要求,最小净宽不应小于3m。

3 结语

综上所述,商业建筑防火设计师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综合性工作。在防火分隔和安全疏散设计中,必须在不违背规范原则的前提下,妥善的处理好安全、规范等各个方面的关系,避免火灾隐患。

[1]李英辉,张 倩,李永刚.某大型商业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02):56~57.

[2]张文英,孙文海.商业建筑疏散性能化设计及案例分析[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09):12~13.

[3]赵 伟,许新欣.某大型多层商贸中心人员疏散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7(05):78~79.

2.4.1 安全出口的个数

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防火安全的需要布置门、走道和楼梯,一般要求建筑物每个防火分区、一个楼层、一个大房间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数不应少于两个。商业建筑一般人员密集(如影剧院),为了确保安全疏散,要控制每个安全出口的人数。观众厅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剧院观众厅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

TU247

A

2095-2066(2016)35-0182-02

2016-12-3

刘 志(1983-),男,汉族,重庆九龙坡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防火工作。

猜你喜欢
疏散楼梯楼梯间分区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楼梯
更正
地下疏散楼梯间防烟设计探讨
简述医院建筑中疏散楼梯的精细化设计
浪莎 分区而治
住宅地下疏散楼梯间防烟设施设置的分析
楼梯间 要小心
浅析公共建筑中的楼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