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2017-01-12 01:02黄爱凤
未来英才 2016年15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探讨英语教学

黄爱凤

摘要: 情感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教育方法,如何在教学工程中,运用和渗透情感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做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教育;探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只要能让学生“亲其师”,就容易使学生“信其道”了。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那是博得学生亲其师的必要前提,也是教师取得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现就我个人在十多年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经验与广大同仁们分享,以期抛砖引玉。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教学过程,一定有师生双向交流互动环节,通过沟通和交流,既能增强师生情感交融,又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近感产、亲切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达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学生刚上初一时,先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鼓励他们在适时地适当地使用这些日常用语,甚至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与我对话时,我也非常有耐心地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学生们感觉我与他们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所以很快这些学生就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重言传,更重身教,用细微的身教体传递感教育

阳光开朗、健康热情的教师形象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靠口耳相传,更要注意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感染性。试想一位整天死气沉沉、老气横秋面孔的教师,学生怎么可能接近你,更不必说让他们和你一起走入课堂内容,积极思考和解答问题;一位整天心不在焉的老师,把本职工作当作苦差事来应付,学生更不可能与你身心交融,不可能让学生以主动进取的心态去投入学习中。每当我步入学校走进教室,心中油然而升起一种责任感和神圣感,发自内心地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一丝不苟地教读每一个音节,讲解每一个知识点,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疑难问题;自始自终热情饱满,从而不知不觉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鼓舞着每一个学生。在细微的言行中全身心地投入情感,在我的课堂中师生举手投足便能心领神会,和谐相处,在这种教学氛围中,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三、用无私的爱心表露情感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在英语教学中,整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参差不齐,这是许多教师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教师的爱心不仅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2012级12(1)班,黄朝汗、农林露等同学在初二上期在英语学习上掉了队,我为他们几位同学专门制定了适合他们程度的学习方法,并相应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立足“抓中间,促两头”,使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收获,从而避免了进入初三后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和大面积滑波现象。

四、在课堂教学之余扩展情感教育

教师的情感教育主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和输灌,但课堂上师生交流时间毕竟有限,对个体的情感教育不易进行。因此,课外的情感投入至关重要。通过与学生或者学生家长的共同交流,常常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在2012级(5)班的吕英梅同学,由于小学时就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因而提前学过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进入初中后,刚开始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书写工整,屡屡受到好评。但半期之后,英语成绩有所下降,究其原因,是计厌背书,认为是“死记硬背”;我了解她的真实想法以后,约谈她的的家长进行沟通,针对她的“观点”,允许她将背书改为每课默写单词和句子。一段时间后,她自己觉得背书可以帮助她形成良好“语感”,于是,她又自觉地找到我要求背书。由于她自身有了切实感受,她的英语成绩又得到回升。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是对教学的充实和帮助,也实实在在取得了不菲的成效。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探讨英语教学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