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雕活动中幼儿发散思维的培养

2017-01-12 14:18师翠影
黑河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新教学模式

师翠影

[摘要]在沙雕制作活动中,幼儿通常会表现出思维不够活跃,缺乏想象力,对所创作的主题不能别出心裁,导致所制作的沙雕作品千篇一律,没有创新。究其原因,在于制作沙雕的方法单一,思维方式过于保守、呆板,难以体现作品的多样化。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弱,总喜欢从一个角度去构思,如何改善这种状况,需要教师从自身教育观念的更新,沙雕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沙雕活动课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关键词]沙雕制作;创新;发散思维;教学模式

《3-6岁幼儿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沙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材料,虽不起眼,但用途却很大。它不仅是建筑、养殖美化、制造玻璃的主要材料,还广泛用于美容、交通、烹饪、军事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幼儿最喜欢的天然材料。沙子纯净无污染,流沙又是随物赋形,千变万化,玩沙自然也成为幼儿最为喜欢的一项活动。当如面粉一般细腻、润滑的沙子从幼儿的指尖滑过时,它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因好奇产生的创造欲望。因此,开展沙雕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创新思维及创造力的发展。

一、更新沙雕活动理念,重在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1.亦研亦学,学中发展

在沙雕创作活动中,教师要积极进行相关理论和书籍的学习,开阔思路,敢于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在沙雕教学活动中大胆放手,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尝试自己的想法,尊重幼儿的个性和经验的差异,使其思维得到发散。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充电,在研究中完善自己,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主动发展,从而为沙雕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形成亦研亦学、学中发展的良好态势。

2.以人为本,更新观念

为了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应把幼儿放置于沙雕活动的主体,让幼儿成为沙雕活动的主人,做到“以人为本”,为幼儿的创作活动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同时,在活动中给予幼儿观察、探索、思考的过程,使其主动建构自己的思维体系和模式,在沙雕创作活动中形成“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模式。

3.环境育人,展现个性

幼儿园的环境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同样,幼儿的沙雕作品也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好的教育资源,也对幼儿起着很好的环境育人作用。因为每个沙雕作品都是思维的碰撞过程,每个沙雕作品都来自于一个思考、一个灵感,而每一个思考又代表着幼儿内心的一个故事,每一个灵感又带个幼儿一个思维的发散和生长,是幼儿思维与动手能力的展现。为此,教师要尊重每个幼儿的作品,将这些沙雕作品在幼儿园作以展示,使其成为会说话的教育资源,于无声处张扬着幼儿的个性。

二、打磨沙雕课堂教学,呈现沙雕教学新模式

1.创设氛围,萌发兴趣

沙雕创作活动本身就是自由自在、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创作过程。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主张“解放儿童的眼睛,不要让儿童带上封建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因此,在沙雕创作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创造一个更加宽松、温馨、不受干扰的环境,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去认知周围环境,丰富表象经验,使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幼儿思维活动的范围更具广阔性,创作的内容也就更加真实和生动,也为思维发散性的培养打开了一个通道。

2.主题明确,发散性强

在沙雕创作活动中,对沙雕创作主题的理解能体现出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每个幼儿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因此,根据沙雕主题设计出的形象也是不同的。记得在沙雕活动“小鱼”的创作过程中,幼儿根据主题设计出多种多样的鱼的作品,如“热带鱼”“鲨鱼”“小丑鱼”,对“小鱼”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表达完全不同,,在创作题目上体现出思维的发散性和幼儿个体的差异性,所创作出的作品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

3.一物多玩,思维开阔

在沙雕创作的过程中,幼儿往往会选择一些辅助性的材料进行塑形或者雕刻。这些辅助性材料在他们的心中是没有固定定位的,比如他们不会把铲子当作只供挖掘的工具,可能会当作一个路牌,一个雪橇。总之他们会发挥想象,把这些辅助材料的功能全部挖掘出来,将一件小小的辅助工具不断变幻,发挥其多种价值。再如“吸管”这一工具,在沙雕活动中幼儿会把它当作点画的绘画笔,在制作蛋糕时将其变成蜡烛,在雕刻长城时将其变成国旗的旗杆,建造房子时将其剪成一段一段的,变成了好看的瓦砾,等等。可见,沙雕的辅助材料的变幻,会让雕刻活动更加生动和巧妙。这样,在一物多玩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得以发散。

4.语言交流,畅快表达

沙雕创作活动中始终伴随着幼儿之间语言的传递,通过语言的自然流露,幼儿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畅快的语言表达,体现出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如开展“长城”为主题的沙雕创作活动时,幼儿创作出的沙雕作品是多样的,作品的不同决定着幼儿所要表达的不同情感,有的幼儿说“放假了我和妈妈去万里长城去游玩”,有的幼儿说“我在万里长城打敌人呢”,不同的语言内容的传达,体现着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幼儿的语言不再枯燥、重复,展现出思维的多样性。

5.作品展示,激活思维

一个沙雕作品展示的是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带来的是思维火花的碰撞。教师要鼓励幼儿在沙雕作品展示的过程中,敢于大胆地向老师和同伴表述自己的想法,同时把自己在沙雕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意图讲出来,同时倾听其他小朋友讲述自己的创作思想,在作品展示与语言交流中产生思维间的碰撞,形成思维互动空间,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思维,产生更多的创作灵感。

三、多样性的沙雕活动,生发幼儿思维棱角

1.优化思维品质

幼儿的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其看待事物还停留在关注物体的本身,同时想象力也往往停留在表象经验的基础上,因此,沙雕创作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来感知认识不同的物体,用沙雕的形式来创作出不同的沙雕作品,从而获得更多的表象经验,丰富想象力。当幼儿的表象经验达到量的积累,就会在作品创作中有质的改变,所创作的作品就呈现了一个质的飞跃。幼儿的视角是非常独特的,其思维模式也是自由的,教师要善于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来看待幼儿的作品,优化其思维品质。

2.拓宽思维广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耸立;再从远处、近处、高处和低处看,庐山又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意思是说,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有较大差别。幼儿的视角是非常独特的,在沙雕创作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语言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等方法,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让幼儿的沙雕作品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秀出不一样的风景。

3.培养求异思维

在沙雕创作活动,幼儿能够根据主题不拘一格展开大胆的想象和创作,其思维不局限一个方面,也不会人云亦云,幼儿通过沙雕活动的创作就会养成一种求异思维的习惯。如在“生日蛋糕”的创作活动中,幼儿在思考的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我想做一个爱心蛋糕,有的说我要制作的一个太阳花蛋糕,男幼儿会说我要制作一个火箭蛋糕……在主题上有很多不同的思维展现,而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就有不同的体现,幼儿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思维多样性的再现,求异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在沙雕创作活动中,教师只有尊重幼儿的个性,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探究与创作沙雕,其思维才能更加飞扬,所创作的作品才能展现出更丰富的个性。

参考文献:

[1]王文岭.陶行知论创造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发散思维创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发散性思维训练
金融新晋军的“发散思维”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