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编织艺术在现代空间陈设中的形式表现

2017-01-13 06:57李曙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12期

李曙

摘 要:编织被视为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如今被频繁应用于现代空间陈设设计。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对编织的历史源头、特色及应用形式进行综合阐述,借此展示手工编织艺术的独特魅力,旨在引发人们关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空间陈设的融合设计,并进一步挖掘空间陈设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手工编织艺术;空间陈设;形式表现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2-0087-03

On form Expression of Hand-woven Art in Modern Space Display

LI Shu(Decoration Design Department,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Academy of Fine Arts,Huaian 223001,China )

Abstract :Weaving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oldest craftsmanship of mankind, now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design of modern space display. On the basis of predecessors researches, this paper synthetically expounds historical origi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forms of Hand-woven art, so as to demonstrate unique charm of it, which aims at raising peoples attention to combined design between traditional handicraft and modern space display. Form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space display are also explored further in the paper.

Key words :hand-woven art; space display; formal expression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编织”是一种常见的手工形式,为线性造型最基本的手段,即将长条带状之物通过互相缠绕、交错、钩连等方法组织成形的动作或过程。编织被视为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除日常衣着作用外,有成百上千种的样式。本文从手工编织溯源、艺术特色及其在现代空间陈设中的具体应用和艺术价值等方面对这一有意味的课题进行探讨。

一、手工编织溯源及特色分析

(一)手工编织溯源

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造物。人类用之裹身御寒,用之装饰居所,用之图腾祭祀。在悠远的生存相伴中,构建人性的胞衣,形成人类自我的身份①。原始人类或是从蜘蛛、鸟等动物的生存活动中得到了灵感,发现长条带状物可用以编织,从而诞生了人类最早、最简单的编织技艺。

在中国,编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比文字更久远的数万年前。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大量印纹陶器上的网状纹理,记录了当时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编织时尚②。众多考古发现,大约在6、7000年前,我国就已出现麻类纤维编织物,说明当时人类能靠自己的双手,将野生植物纤维加工成布料,开始摆脱原始蒙昧状态,进入了一个文明的新阶段。

古老的尼罗河和两河流域亦孕育了人类最早的编织技艺。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埃及,就已出现精美的篮子。此外,在遥远的安第斯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古老的北美印第安人也用一种永恒不变的情感在他们的篮子上表达着诗一样的意境。手工编织的古老痕迹可谓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历经几千年的漫长岁月,现今大部分人类早期的编织物已然泯灭,但传承下来的编织技艺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手工编织特色分析

首先,手工编织多徒手或只借助于简单工具制造,是心手相连的艺术,体现了手工思想。正如日本民俗学家柳宗悦《民艺论》中所说:“手工技艺总是与心紧密相连,并使制作跟人直接结合在一起。因而,对于制作的制品,人们遵守着道德。更为难得的是,正是这样的制作带来了不少的喜悦。只有这样的人的喜悦,才能产生美的巨大力量。”③编织者通过一针一线的大量累积进行制造,她的创造力、技巧的熟练度以及投入情绪的程度,都会在作品中有所显现,这是某段时间中制作者的综合能力的视觉化展示。

其次,可用于编织的材质极其广泛。如最常见的棉、麻、竹等天然植物纤维以及天然动物毛纤维、各类蚕丝等动物腺分泌纤维等传统编织材料。不同地域的人们,掌握着丰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编织技艺;现代手工编织则乐于运用大量化学纤维材料,如各种人工纤维、合成纤维、综合材料等,更有甚者会使用融入高科技成分的材质进行编织,如美国纤维艺术家珍妮特的光导纤维编织作品《风之舞》。在当代艺术运动与设计理念的影响下,艺术形式千变万化,加之材料的不断更新以及技法推陈出新,手工编织的天地必将愈加广阔。

尽管手工编织种类繁多,编织材质多元化,但其建构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大体相似。即通过不同方向的线性材质的相互交错勾连,使其间发生力的作用而形成具有一定整体性的组织结构。由编织手法所建构出的实体,具有独特肌理和触觉感受,可塑造出类似硬质材所独有的凹凸起伏的形态,予人以不同于绘画、雕塑及其他艺术形式的独特的审美体验。如果编织过程较为规律或单一,可塑造出整齐、秩序的编织肌理,如十字纹、网纹等构成。而复杂的秩序或综合应用多种技法、多种材质结合进行混合编织,表现出的肌理组织则更令人惊艳。

二、手工编织艺术在现代空间陈设中的应用

综合而言,手工编织艺术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即织毯工艺、针织工艺及编篮、编结工艺。异彩纷呈的编织形式,如各类织毯、编织帘及编织类家具、灯具、陈设品等在空间陈设中,以其极强的感召力展现着自身的个性。

(一)织毯工艺及其在空间陈设中的艺术表现

织毯工艺使用的是经纬线编织法,即借一定高度的框架以辅助,将纵向的经线固定住,横向织入毛、棉纤维等线材为纬线,通过线型材料交错的排列组合进行制作。由于各种纤维线材的颜色多样,可混合编织出纷繁的色彩搭配,塑造出近似于绘画的效果。织毯可分为缂织毯与栽绒毯。缂织毯的主要技法为“通经断纬”,最为典型的织毯工艺有欧洲的“高比林工艺”“奥比松工艺”,和我国的缂织工艺有异曲同工之处;栽绒毯主要产于中东地区、苏联、非洲等国以及中国的新疆、西藏等地,使用传统结扣方式制造,并以结数的多少表现织毯的精密程度(图1左)。

柔韧、温暖的手工织毯与人类有着近乎天然的亲和力,以其独特的质感、丰富的肌理和多样的形态,在室内空间环境中与人们的生活情结密切结合,满足了人的内在精神需求④。壁毯与地毯是常见的织毯应用形式,在环境中具有遮挡、吸音、保暖等作用。由于织毯一般面积较大,且色彩缤纷,形状各异,将其饰于墙壁,铺于地面都易于烘托整体风格,这也是设计师快速塑造室内陈设效果的法宝之一(图1中)。就工艺而言,现代织毯工艺不再拘泥于绘画的忠实表现,而倾向于多种材质综合制造。倘若制作出系列织毯,则可以自由组合,利用之间连贯的内容,在空间塑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联合国总部大厅山墙上悬挂的织毯,即由一组壁毯和铺陈于楼梯地面的地毯组成⑤(图1右),发挥了指引作用。

(二)手工针织及其在空间陈设中的艺术表现

传统针织一般以毛、棉、腈纶纤维等为主要材料,借用棒针、钩针或梭编器进行编织,以针法为单位,可以制造出各种图案,文字等。世界各地流传着极为丰富的针织花样,不同地域的针织方法林林总总,多用于衣着、鞋帽、毯、网、帘等制作。若用以装饰居室空间,会瞬间拥有“家”的温情(图2左)。而将手工针织品在空间环境中进行立体展示,更利于制造艺术氛围。如美国艺术家制造的壁饰(图2中),使用红色蕾丝线,穷尽变化。此外,艺术家们乐于使用特粗线编织,塑造出类似雕塑般凹凸感效果的巨大的编织艺术品。如第七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中,曾展示过一件巨型的棒针毛衣,在展厅内十分抢眼。

现代手工针织艺术形式较为灵活,将钩织物附于一定的框架制造出二维半或三维的造型。如近年来流行的一种被称为“针织涂鸦”的艺术形式,即为家具、器物、陈设品等制造“外衣”。艺术家们兴致盎然的编织七彩毛线,包裹了街道栏杆、灯柱、邮筒以及巴士、轮船、火车、大桥等一些大型物件,创造出一个“花花世界”(图2右)。“针织涂鸦”最初由美国时装设计师 Magda Sayeg 创意发起,目前已席卷全球多个城市,使室外空间变得趣味无穷。

(三)编篮与编结工艺及其在空间陈设中的艺术表现

编篮技艺在民间广泛流传,它是编织艺术中最具原始性和富于韵律美感的形式。古老的编篮工艺蕴藏着许多基本的编织和编结技能的原理,由最为朴素的十字纹、网纹等构成的肌理形态,传达出一种均衡、有序的形式美感。正如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中所言:“经纬交织本身就是一种图案,而手工艺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用不同的方式对图案进行修改,用不同的线条、不同的交织法织出各种复杂程度不一的图案。”⑥编篮工艺种类繁多,细分有平纹编织、绞编、勒编等,如竹编工艺技法制作的组合纹样达百种之多。

编篮工艺涉及的材质种类较为广泛,适合多种室内环境的需要。如传统竹编、藤编家具、灯具及陈设品等常用于东方风格室内陈设营造(图3左)。将编篮工艺应用于灯具的设计中,不仅可使自身具有一定的散热功能,还能巧妙的营造出光影摇曳的空间氛围。此外,使用金属丝、皮革、塑料类材质制作的编织物,则是现代感较强的空间装饰的极佳选择。如擅长于做气球雕塑的美国艺术家Jason Hackenwerth制作的气球编织物,无疑是该购物中心的陈设设计亮点(图3中)。在室外陈设设计中,使用竹、藤等材质编织成透空的顶棚、墙面,不仅体现自然、生态特色,还可以营造出通透的艺术效果。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西班牙馆“藤条篮子”般的外观(图3右)。另一日本建筑师坂茂设计的蓬皮杜梅斯中心,则采用类似传统草帽的编织方式构成木结构的大屋面,也是较出色的范例。

除了编篮工艺外,“编结”也多用于立体塑造。常使用棉绳、麻绳、中国结绳材等制作,这些线材既挺括又具有韧性。由绳结组合而形成的编织物,是无数线条状材质或规律或自由的缠绕、紧扣在一起的复杂构成。使用编结工艺不仅可以塑造平面肌理效果,亦可制造三维立体物。如笔者制造的主题为《蔓》的编结类陈设品(长宽高尺寸分别为45╳45╳50cm)(图4左)。笔者借用四只铁圈作框架,通过将看似简单实则极富能量的卷结的无穷堆积,雕琢出了瓶的造型及蔓草盘绕其上。

编结工艺的艺术气质较强,在空间陈设中往往最吸引观者眼球。这种自由的编织形式,能较好的展示制作者的创造力,亦称为软雕塑制造。如波兰女艺术家阿巴康诺维奇(Magdalena Abakanowicz)用厚重的西沙尔麻编织的作品《阿巴康》,被悬挂在空中而形成向前突刺的构成(图4右)。另一位著名壁挂艺术家前南斯拉夫的雅科达·布伊奇则构思将编织壁挂作品置于室外开放空间,如《风、水之运动》《记忆之旗》等作品⑦。

三、手工编织艺术在空间陈设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近些年来,设计艺术界对于传统手工艺的重视程度有升温的趋势。在陈设设计领域,一些有“温度”的手工编织艺术品或蕴含编织元素的设计作品,不断涌现于各类建筑、装饰材料博览会、国际家居展中。环顾身边的陈设,诸如建筑物表皮、室内外隔断、室内家具、灯具、织物、壁饰等设计,均频现编织元素。以日常坐具的设计为例(图5),可见手工编织艺术形式多样,在现代空间陈设的天地里绽放出迷人的光芒。

从现代空间陈设中的整体应用来看,这种蕴含创造力的实用艺术形式,有着其它工艺形式无法抗衡的先天优势。首先,它以手工编织的韵味及情调唤起人们美好情怀。一件真正的编织物,多是编织者多年历练,界时心绪并经由耐心与毅力得到的成果。每件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其自身即蕴含着一种令人敬佩的气质。将这样的作品置于空间陈设中,就是无声的演说,将编织者心灵的声音一并传递给观者,借以活化建筑空间的气息。其次,由于手工编织种类多样,对各种不同的建筑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力。编织物作为特殊的界面材料,能够起到营造空间情境,并对建筑空间起到一种装饰、分割、调节空间尺度等作用。此外,编织物多兼具着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功能,可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展示、陈列。近些年来,手工编织从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形式已然上升至艺术门类。如2016年举办的第二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的主题即为“我织我在”,以编织这个最日常、最朴素的语言连接起相关社会领域。古老又现代的手工编织艺术,以极具魅力的艺术形态呈现在空间环境中,装饰着人们的生活,并在使用中进一步发展着。

另一方面,在天长日久的劳作中,民间艺人锤炼出了精湛的编织技艺。然而由于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产品的批量生产,原本手工劳作的慢速制造如今被快速商品化所替代,导致真正的技艺后继无人。倘若有更多的设计师、艺术家、专家能对此有所重视,将目光更多的投注于传统手工编织在现代陈设设计中的合理应用,必将有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亦有助于制造出更具温暖人心的,力量感的空间陈设设计。

注释:

① 施慧.纤维,作为一种眼光[J].美术,2013(12):38-40.

② 张怡庄,蓝素明. 纤维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1-2.

③ 马平,魏磊.手工的魅力——纤维艺术中传统编织技法的当代应用[J].美术观察,2015(1):128-129.

④ 任光辉,吴慧荣.论当代手工手工编织艺术的文化价值取向[J].时代文学,2011(4):228-231.

⑤ 王凯.创意与演进-纤维艺术新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5):138.

⑥ 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75.

⑦ 陈蓉.论编织语言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广义表达[J].艺术生活,2014(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