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价值

2017-01-14 04:21于龙魅连一霏李兴江杨贺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7期
关键词:阳性率标志物胃癌

于龙魅 连一霏 李兴江 杨贺然

肿瘤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价值

于龙魅 连一霏 李兴江 杨贺然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诊断中采用肿瘤标志物检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66例经病理确诊胃癌患者病理检查标本作为实验组, 选取66例良性病变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结果实验组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86.36%)明显高于对照组(3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分化程度均与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呈正比。结论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验与病理检查结果关系密切, 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越高, 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分化程度提升越明显,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胃癌诊断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肿瘤标志物;胃癌;病理检查;检验

在临床上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的影响。胃癌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主要与抑癌基因、癌基因表达失调相关。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胃癌的临床研究中基因水平的研究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对胃癌的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以此对胃癌的诊断提供有效的指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糖基化分泌性多钛因子的一种, 对肿瘤微血管生成具有促进作用, 肿瘤新生血管丰富会将实体瘤转移、浸润和生长加速, 恶性肿瘤转移以肿瘤血管形成作为一个重要指标[1]。本研究主要对肿瘤标志物与病理检查的关系进行分析, 分析经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6例经病理确诊胃癌患者样本作为实验组, 男36例, 女30例, 年龄20~78岁, 平均年龄为(45.15±6.38)岁, Ⅰ期22例, Ⅱ期22例, Ⅲ期22例;高分化21例, 中分化23例, 低分化22例。选取66例良性病变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 男39例,女27例, 年龄21~80岁, 平均年龄为(44.85±6.35)岁。

1.2 方法 VEGF一抗工作以1:160为浓度, 阳性对照为已知阳性胃癌切片, 阴性对照为磷酸缓冲盐溶液(PBS)。两组患者标本被提取之后行石蜡切片处理, 脱蜡水化处理之后,修复抗原, 非特异性位点进行封闭, 一抗滴加, 过夜(4℃);在室温状态下进行冲洗, 二抗(生物素标记)滴加, 35 min孵育(37℃);之后冲洗处理, 5 min 3, 3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 之后再行冲洗, 5 min苏木素复染;再行冲洗, 2~3 s盐酸酒精分化;行冲洗, 返蓝30 min温水浸泡;应用梯度酒精(75%~100%)进行冲洗和脱水, 5 min二甲苯进行浸泡;中性树胶封片处理, 阳性细胞判定为棕褐色或棕黄色颗粒出现在细胞浆中[2], 检测后对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和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分化程度均与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关系进行比较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检查为阳性57例, 阴性9例, 阳性率为86.36%, 而对照组患者检查为阳性23例, 阴性43例, 阳性率为34.85%, 实验组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808,P<0.05)。

2.2 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分化程度均与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关系分析 实验组患者Ⅰ期阳性例数为14例, 阳性率为63.64%;Ⅱ期阳性例数为21例, 阳性率为95.45%;Ⅲ期阳性例数为22例, 阳性率为100.00%;实验组患者高分化阳性例数为20例, 阳性率为95.24%;中分化阳性例数为22例, 阳性率为95.65%;低分化阳性例数为15例, 阳性率为68.18%;淋巴转移阳性例数为38例, 阳性率为100.00% (38/38);未转移患者, 阳性例数为19例, 阳性率为67.86% (19/28), 可见实验组患者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分化程度均与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呈正比。

3 讨论

胃癌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在近些年来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 且病死率较高。但是, 胃癌在临床上发病机制并没有明确, 据相关研究显示, 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异常细胞增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一旦发生恶性增殖是引发肿瘤的重要原因, 在细胞周期中一旦没有控制好任何一个环节, 细胞增殖均会发生异常情况[3-6]。肿瘤产生绝大部分与抑癌基因失活和癌基因激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人类基因改变中P53基因表达异常就是一种常见的类型。肿瘤患者中一半存在此基因的改变, 尤其常见于胃肠道肿瘤中, 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7-9]。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较为复杂, 且包含多个步骤, 影响因素也较多, 在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肿瘤血管形成作用重大。VEGF在血管生成因子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其在新生血管形成中发挥着中心调控的作用, 存在高度保守性结构,存在形式为同型二聚体(亚基间二硫键、亚基内), VEGF也是一种有丝分裂原, 其具有血管内皮特异性, 对血管生成和内皮细胞生长具有特异的促进作用, 可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血管中物质泄漏发挥促进作用, 促进肿瘤细胞转移和血管内皮迁移[10-12]。相关研究显示[13-15], 恶性肿瘤细胞会对VEGF进行大量分泌, 对肿瘤间质产生和新生血管形成发挥促进作用, 因此, 胃癌分期、分化、淋巴转移均与VEGF关系密切。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分化程度均与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呈正比, 对以上的说法得以证实。本研究还显示:实验组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率(86.36%)明显较高于良性病变胃黏膜组织标本对照组(34.8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验与病理检查结果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 胃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检验与病理检查结果关系密切, 肿瘤标志物阳性表达越高, 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分化程度提升越明显, 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胃癌诊断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1] 廖春娇.肿瘤标志物在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19):227-229.

[2] 马坤.肿瘤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外医疗, 2015, 34(27):183-184.

[3] 秦亚军, 詹剑峰, 朱彩嫦, 等.肿瘤标志物检验胃癌与病理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5):202-203.

[4] 魏秋亚.胃癌病理分子学中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22):3416-3419.

[5] 包艳东.胃癌早期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效果及价值分析.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 21(2):252-254.

[6] 刘中娟, 张瑞丽, 刘娟娟, 等.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辅助诊断的研究.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6, 23(1):1-4.

[7] 张琨琨.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8):1120-1121.

[8] 滕云.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5(11):1283-1284.

[9] 王京军.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的价值.中外医疗, 2013, 32(23):41-42.

[10] 韩娜.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在不明原因腹水中的诊断价值.华中科技大学, 2015.

[11] 魏晨曦.肿瘤标志物和免疫组化指标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山东大学, 2015.

[12] 陈如昌, 陈俊, 吴健媛.粪便隐血和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胃癌诊治中的价值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22):3868-3870.

[13] 李玉强.早期胃癌分化程度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 2015.

[14] 马拥军, 王利霞.胃癌患者血清中多项肿瘤标志物的表达与病理学联合检查的意义.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2):207-209.

[15] 简丽.分子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胃癌诊断及病理检查的价值.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2):3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7.027

2017-02-27]

157000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于龙魅杨贺然);牡丹江医学院(连一霏 李兴江)

杨贺然

猜你喜欢
阳性率标志物胃癌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