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2017-01-14 21:38李化德甘肃省积石山县胡林家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积石山731799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胃火口炎细末

李化德(甘肃省积石山县胡林家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积石山 731799)

牛口炎的中西医治疗方法

李化德
(甘肃省积石山县胡林家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积石山 731799)

牛口炎是在养殖生产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常常因为不会引起死亡而不受重视,但是发病时间久了,会造成患牛营养不良、消瘦,影响其生产性能。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详细阐述了诱发牛口炎的因素,以及临床症状和中西医的治疗方法,以期给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口炎;口疮;病因;症状;治疗

家畜口炎是口腔粘膜的炎症性疾病,包括舌炎、腭炎和齿龈炎。中兽医称本病为“心经热”或者叫口疮病。本病可以发生于各种畜禽,以牛、马发病较多,家禽发生较少。

1 病因

1.1 机械性损伤

采食过于粗硬或者带刺的饲草,饲料不清洁或者混有尖锐的异物,以及动物本身牙齿磨面不整,如斜齿、锐齿、剪状齿等,都可以刺伤口腔粘膜,并被细菌感染。

1.2 理化性损伤

误食有刺激性或者腐蚀性的物质,如误食氨水、石灰水,或误食高浓度有刺激性的药物,抢食过热饲料以及品质不良、霉败饲料和有毒物质都可以引起口腔粘膜发炎[1]。

1.3 继发感染

继发性口炎常因咽喉炎、前胃疾病、肠阻塞、血斑病、维生素A缺乏症、中毒病(如汞、铜、铅中毒)以及坏死杆菌病、口蹄疫、水泡病等疾病而引起。

1.4 中医病因

舌为心之苗,脾气通于口,故心脾炽热,胃火熏蒸上攻口舌,常发生此病。

2 症状

根据炎症的类型可以分为卡他性口炎、水泡性口炎、溃疡性口炎、脓疮性口炎、蜂窝织性口炎、丘疹性口炎等,其中以卡他性、水泡性和溃疡性口炎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卡他性口炎可以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卡他性口炎由于口腔粘膜敏感性增高,病畜采食和咀嚼都表现为小心、缓慢,甚至不敢咀嚼。喜欢饮水、耍水,只采食柔软的饲料,而拒食粗硬饲料。采食后稍加咀嚼,即将草团吐出,并流出口涎。检查口腔的时候,发现口腔粘膜红肿(马经常出现硬腭肿胀),口温升高,舌面常有灰白或者灰黄舌苔,有时在口内两侧颊部或者舌下积有白色泡沫和草团,但一般没有全身症状。慢性卡他性口炎和急性卡他性口炎大致相似,但病状稍轻,病程较长,口粘膜增生肥厚。

水泡性口炎初期具有急性卡他性口炎的症状,经过一天或者数天以后,在唇内、口角、齿龈、舌带以及舌的侧面,出现从小米粒到豌豆大小的水泡,水泡内含有透明的或者淡黄色的浆液。水泡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齐的鲜红色糜烂面。如果护理得当,经过大约一周的时间,新生的上皮覆盖而愈合。

溃疡性口炎的病情较重,表现为口粘膜大片坏死、脱落,形成较大面积的糜烂,其周围呈紫红色肿胀,口内恶臭,并流出灰色不洁恶臭的唾液,齿龈出血。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牙齿松动,颌下淋巴结有轻微的肿胀。

3 治疗

对于此病,应该首先去除病因,加强饲养管理,供给质软而富有营养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治疗以消炎为主。

3.1 卡他性口炎的治疗

急性卡他性口炎,可以用较弱的消毒收敛剂冲洗口腔,炎症轻时用2%~3%食盐水或者碳酸氢钠溶液;炎症较重而且有口臭的时候,用0.1%的高锰酸钾或者0.1%雷夫诺尔溶液;唾液分泌旺盛的时候,用2%~4%的硼酸溶液、1%~2%的明矾或者鞣酸溶液,或者涂以2%的甲紫溶液。慢性口炎的时候,可以涂擦1%~5%的蛋白银溶液或者0.2%~0.5%的硝酸银溶液[2]。

3.2 水泡性和溃疡性口炎的治疗

除了用上述药物冲洗口腔外,在糜烂和溃疡面上可以涂布碘甘油(1∶7)或者10%的磺胺甘油乳剂。

3.3 中医疗法

根据中医理论,口炎可以分为心脾积热型、胃火熏蒸型、虚火上浮型、异物刺激型4种类型。

3.3.1 心脾积热型 此类型刚发病的时候表现为精神倦怠,唇舌赤红,口内流涎,常称为“心经热”。随着病情的发展,唇舌肿胀溃烂,口流粘液,甚或带血。口臭难闻,采食困难,此时称为“口疮”。

治疗:主要以溶解心脾积热为主。

内治:采用消黄散加减。大黄24 g,知母18 g,朴硝60 g,黄柏60 g,枙子18 g,黄芩20 g,连翘15 g,花粉18 g,薄荷12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日1剂,连服3剂[3]。

外治:口噙青黛散或者吹冰硼散。青黛散:青黛9 g、黄连6 g、黄柏9 g、薄荷3 g、桔梗6 g、儿茶6 g,共为细末,装入一长条状纱布袋中,两端扎绳,先在热水中浸润,候凉口内噙之。将绳套于耳后,或者系于笼头上。冰硼散:冰片1.2 g、硼砂15 g、元明粉15 g、朱砂1.8 g,研极细末,用苇管吹于患处,1日1次。

3.3.2 胃火熏蒸型 此类型主要表现为唇颊、齿龈肿胀溃烂,舌有烂斑,口红口臭,口流涎沫。

治疗:主要清胃泻火,养阴凉血。

可以采用清胃散加味治疗,当归30 g、黄连24 g、丹皮30 g、生地30 g、升麻18 g、石膏60 g、大黄30 g、芒硝30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日1剂,连服3剂。

3.3.3 虚火上浮型 此类型主要表现为口舌生疮、体弱形亏、午后低热、口干不渴、精神不振、粪便溏泻、舌淡苔白、采食困难。

治疗:滋阴降火。

可以采用中药方剂知柏地黄汤治疗,知母24 g、黄柏24 g、熟地24 g、山芋肉18 g、山药30 g、茯苓24 g、泽泻18 g、丹皮18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日1剂,连服3剂。

3.3.4 异物刺激型 发病突然,流涎,口内有伤或者异物,伤围弥漫性红肿,口温高,采食咀嚼困难,病久口腔有恶臭味。

治疗:除去异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青黛散或者冰硼散作局部处理。

3.3.4 针灸辅助治疗 心脾积热型放玉堂、通关血;胃火熏蒸型放玉堂、通关、鹘脉、内唇阴血。

4 护理及预防

平时合理调理饲料,及时修整牙齿。对病畜不饲喂坚硬的饲料,应喂青草及柔软草料,饲喂草料后冲洗口腔。对不能采食的患畜应投粥状食物。

[1]梁福文.浅谈牛传染性口炎的诊治[J].中国牛业科学,2006,32(4):87-88.

[2]万稳奎.牛口炎与口蹄疫的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4,35(6):30.

[3]陈贵善.牛生疮治疗法[J].农村百事通,2006(15):51.

S823.7

B

2095-3887(2017)02-0072-02

10.3969/j.issn.2095-3887.2017.02.025

2017-01-20

李化德(1964-),男,高级畜牧师,中专,主要从事畜牧科技推广与黄牛改良工作。

猜你喜欢
胃火口炎细末
麸皮掺假咋识别
肉牛口炎咋防治
肉牛口炎的临床特征、诊断、中西药治疗和预防措施
小儿口炎的护理
如何去胃火
胃火大怎么解决?5种食物帮你有效降胃火
如何去胃火
有痰咳不出服瓜蒂散
治气管炎
口臭治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