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治方法

2017-01-14 21:04王庆山山东省济南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50099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养鸭雏鸭小鸭

王庆山(山东省济南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50099)

探讨鸭疫里氏杆菌病诊治方法

王庆山(山东省济南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250099)

本文分析鸭疫里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简要阐述其临床特征,以解剖、实验室试验等方式对病菌进行确认,对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防治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减少鸭疫里氏杆菌病的发生,保证养鸭业经济效益。

鸭疫里氏杆菌病;防治

鸭疫里氏杆菌病也可以叫做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由鸭疫里氏杆菌病引发,属于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虽然用抗菌素的疗效显著,但该病仍会频繁、反复发生,主要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共济失调、分泌物呈浆液性、头颈震颤,主要病变特征表现为肝周炎、气囊炎以及纤维素性心包炎,也称 “三炎”,属于养鸭行业中比较危险的传染病,对养鸭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特点

鸭疫里氏杆菌病主要感染对象为雏鸭,尤其是在2~4周龄的小鸭,最容易感染鸭疫里氏杆菌病,1周龄以下和成年鸭不会有鸭疫里氏杆菌病产生,主要集中在秋冬季发病。通过黏膜、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破损的皮肤感染,雏鸭生长时间、养鸭管理者的养殖水平、反激因素以及毒株特性等都直接影响到发病的死亡率。

2 临床特征

当小鸭蹼底皮肤出现皲裂现象时,会有较深的窦道,极易被鸭疫里氏杆菌病入侵。发病初期小鸭大多呈精神沉郁状,并伴有缩颈以及腿发软现象,小鸭不愿走动,没有进食的欲望,同时会流鼻、流眼泪。发病一段时间会有神经症状,比如说鸭的脖子、头会出现仰卧或者扭曲现象,同时双腿表现出游泳状划动。小鸭粪便颜色变为黄绿色,污染肛部周围的羽毛。

3 剖检主要病变

将患有鸭疫里氏杆菌病导致急性死亡的小鸭进行解剖,发现心脏包膜的厚度会增加且变得浑浊、会渗出纤维素性物。小鸭肝脏略微发肿,也同样会渗出纤维素性物。

4 实验室诊断

在无菌环境中取病死小鸭的病变组织,如脑、肝脏、心脏分别在普通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以及麦康凯培养基进行接种,置于蜡烛罐中48h。然后取出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可发现,普通培养基以及麦康凯培养基上并没有生长的菌落,而巧克力培养基上有肉眼可见的奶油样菌落形态出现,其特点为圆形、稍微突起、表面光滑、直径大约在1~2mm,且会逐渐变大。结合鸭疫里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具体临床特征、剖检以及实验室诊断,可以确诊该病为鸭疫里氏杆菌病[1]。

5 防治

鸭疫里氏杆菌病一旦产生,会频繁、反复发生,不容易治好,且死亡率较高。因此,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防治需要以预防为主。雏鸭在1~2周龄进行鸭疫里氏杆菌灭活疫苗的接种,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当鸭疫里氏杆菌病发生时,治疗药物可选择壮观霉素、利高霉素、磺胺类、氯霉素以及林可霉素等,因为这种病容易有抗药性产生,在进行治疗时,可以将细菌分离,先做药敏性试验,根据实验结构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在用药时不要只选择一种药,多种药物交叉使用,才能有良好的疗效[2]。

6 结束语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鸭疫里氏杆菌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养殖时卫生条件不达标以及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同时鸭疫里氏杆菌病有死亡快、病程短、发病急的特点,药物通常还没有发挥出疗效雏鸭就已经开始死亡,做好预防工作十分必要。血清型比较多,即使同一养鸭场,在不同时期所流行的血清型很可能不一样,极大增加防治工作的难度。接种疫苗通常需要3周时间才能对雏鸭起到保护效果,但往往雏鸭鸭疫里氏杆菌病的高发期为2~3周龄,因此很难起到预期保护效果。做好防治工作,还需要在发病后,对养殖场环境进行彻底消毒,避免重复多次发生。总而言之,想要避免鸭疫里氏杆菌病对养鸭业带来的损失,必须要以做好防治工作为主,同时以药物、疫苗进行辅助治疗,才能将鸭疫里氏杆菌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1]冯晓梅.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治[J].水禽世界,2012(3):27-28.

[2]陈文新.浅谈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诊治与体会[J].畜禽业,2012(4):70-71.

猜你喜欢
养鸭雏鸭小鸭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周三根:养鸭走上脱贫致富路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巧得妙方
智救小鸭
永修贫困户养鸭铺就脱贫梦
小鸭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只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