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2017-01-15 20:13赵卓铖荆丽莉黄旭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生存率

赵卓铖 荆丽莉 黄旭东 王 霞 赵 颖 于 洁 于 辉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普胸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

赵卓铖 荆丽莉 黄旭东 王 霞 赵 颖 于 洁 于 辉

(辽宁省丹东市中心医院普胸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目的观察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对66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接受传统开胸手术(对照组,33例)及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研究组,33例),对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肯定,优势突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且以男性患者居多,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到了整个肺癌的80%左右[1],主要依靠手术切除进行治疗,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是临床长期实践的标准术式。本文旨在对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进行了探讨,以促进该技术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66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接受传统开胸手术(对照组,33例):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4∶9,年龄39~87岁,平均年龄(63.8 ±6.0)岁,右上肺叶11例,右中肺叶6例,右下肺叶7例,左上肺叶4例,左下肺叶5例;TNMⅠ期16例,Ⅱ期10例,Ⅲa期7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研究组,33例):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6∶7,年龄41~87岁,平均年龄(65.0±5.8)岁,右上肺叶8例,右中肺叶9例,右下肺叶9例,左上肺叶5例,左下肺叶2例;TNM Ⅰ期19例,Ⅱ期9例,Ⅲa期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表现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取健侧卧位,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单肺通气,于腋前线7~8肋间的位置行观察孔切口,长度为1.5 cm左右,将胸腔镜置入,于腋前线3~4肋间的位置行操作孔切口,长度为2 cm左右,将操作器械置入,而后将操作孔的长度延长到6~10 cm,将肋间撑开,在胸腔镜下切除肺叶,并进行标准纵隔淋巴结清扫。切除肿瘤时按照先静脉后动脉的顺序,对残端采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进行处理,对于不易取出的体积较大的肿瘤可将其置入标本袋中分解后再取出。传统开胸手术:于第4~5肋间偏后的位置作切口,长度为10~15 cm,将肋骨牵开,在直视下进行肺叶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

1.3 观察标准:记录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时间,并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的标准对患者术后的疼痛进行评估。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了解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采用R2.13.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淋巴结清除数量为(14.2±3.8)个,手术时间为(161.3 ±36.4)min,术中出血量为(133.3±10.9)mL,术后引流时间为(3.0±1.2)d,疼痛评分为(3.6±1.1)分;对照组巴结清除数量为(13.9±2.2)个,手术时间为(133.4±11.9)min,术中出血量为(188.4±13.4)mL,术后引流时间为(4.9±1.7)d,疼痛评分为(6.5±1.9)分;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的差异显著(P<0.05)。

经随访获知,研究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87.87%(29/33),2年的生存率为66.67%(22/33),复发率为0%;对照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为81.82%(27/33),2年的生存率为66.67%(22/33),复发率为6.06%(2/33),两组的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

3 讨 论

传统开胸手术的手术切口一般达到了20 cm,组织损伤较大,出血量大,患者术后恢复慢,并发症较多。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胸腔镜手术无疑是有一项新的技术突破,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对来说则很好地克服了传统开胸手术的不足,得到NCCN诊治指南的推荐,由于我国多方面现实因素的制约,其在发达国家的应用与发展要先我国一步。国内外相关报道证实了,电视辅助胸腔镜治疗肺部疾病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无疑对中老年患者来说更加适用,且减小了术中出血,减小了切口复发的危险,所以大大降低了因手术导致的病死率[3],多个报道均肯定了其显著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生存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虽然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要较传统开胸手术更长,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时间均明显少于传统开胸手术。从本文结果可看出,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近中期疗效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当,并且肺癌的复发率低,而多个相关报道还证实了其3年远期疗效也可达到开胸手术的效果,这足以说明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疗效是值得信赖的。

综上所述,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肯定,优势突出,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 陈建忠.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13,6(14):664-667.

[2] 徐秋生.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3,19(17):2252-2254.

[3] 李学灿,张强,李晓辉.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0例疗效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12(25):1239-1240.

R734.2

B

1671-8194(2017)16-0077-01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生存率
不同肺复张方法应用于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