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研究

2017-01-15 20:13周宗航井文玺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周宗航 井文玺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600)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研究

周宗航 井文玺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600)

目的探究对急性胆囊炎在腹腔镜下采取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年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把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则选择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除了有1例在治疗期间转为开腹手术之外,其他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其成功率高达97.78%,且其他各项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选择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术中的出血量更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更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囊炎;开腹手术;临床效果

在临床上,急性胆囊炎属于外科中一种常见性腹部急症,通常是突然发病,且发病原因一般和胆囊管受到阻塞或者细菌感染有关。这类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的右上腹部绞痛、腹肌强直、胸背和右肩部出现放射性疼痛等[1]。对于此类患者一般根据其病情轻重来选择合适的时机与手术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作为一种临床上新型的治疗方法,其具有手术切口更小和恢复快等优势,但因其兴起不久,所以对其临床疗效仍然有争议[2]。本次临床研究笔者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年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情况见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年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均符合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3],均具有急性胆囊炎特殊的临床症状,其中包括:患者体温>37.5 ℃,经临床检查体内白细胞数量>10×109/L,身体伴有急性的右上腹部疼痛、压痛、放射痛、肌紧张以及反跳痛等。以数字随机表法把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26~67岁,平均年龄(51.2 ±2.3)岁;经超声和CT检查,其中有8例急性胆囊炎,9例合并性胆囊结石患者,28例急性发作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且伴有胆囊结石症状。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在25~68岁,平均年龄(51.6±2.5)岁;经超声和CT检查,其中有9例急性胆囊炎,10例合并性胆囊结石患者,26例急性发作的慢性胆囊炎患者,且伴有胆囊结石症状。经临床比较发现,两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性资料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在两组患者入院就诊后,对于研究组患者选择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首先以气管插管方式进行全身麻醉,然后取患者仰卧且头高脚低的左侧卧位,在其脐上1 cm切口处的位置,建立人工气腹,同时保证人工气腹的压力处于12~14 mm Hg。采取三孔法进行手术,在腹腔镜下完成探查,再次准确的分离患者的粘连组织,在这个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胆囊和胆囊的三角区以及胆道扩张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从而确保正确的选择手术方向,如顺行或者逆行,或者顺逆行相结合,以此更好的切除胆囊。对于对照组患者则选择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在患者右肋缘下腹部直肌处行手术切口,然后采取顺行或者逆行的方式行胆囊切除手术[4]。

1.3 疗效评价:根据急性胆囊炎临床手术的治疗标准[5],判断其临床效果的主要指标为: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和长度,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整个临床手术的时长和住院时间,术后患者止痛药的用量以及使用率,术后发生临床并发症的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手术时间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数据之间以t进行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选择χ2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数理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临床治疗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发现,在研究组患者中除了有1例在治疗期间转为开腹手术之外,其他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其成功率高达97.78%,且在其他各项临床指标中,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为(2.8±0.7)cm,对照组为(9.8±3.1)cm;术中出血量研究组患者为(30.3±3.2)mL,对照组为(75.4±10.7)mL;研究组手术时间为(41.1±8.8)h,对照组为(68.2±10.2)h;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0±1.4)d,对照组为(9.4±2.7)d;研究组患者止痛药的使用率为8.89%,对照组为44.44%;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11.11%。各项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据临床统计发现,现今急性胆囊炎发病率正日益升高,这类患者均伴有程度不一的炎症以及局部水肿,而且这些临床症状曾经一直被误认为是会影响腹腔镜手术的,但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在此基础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也孕育而生,逐渐的应用到胆囊炎症的治疗中[6]。传统的胆囊切除术一般需要在开腹的情况下进行,虽然这种方式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但在手术治疗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伤口感染上,其发生率可高达7%~30%,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及身体健康。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属于一种微创型手术方式,它在临床上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优点有:诊断率更高,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好。究其原因是,在腹腔镜下进行解剖其视野要比传统开腹手术更加清晰,可以让腹腔充分的暴露出来,同时在手术过程中会建立人工气腹,这可以很好的减少误诊和漏诊的情况,保证疾病能够准确无误的诊断出来,有利于后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7]。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它具有切口小的特点,仅通过三个小的切口进行手术操作,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创伤更小,瘢痕也更小,在术后引发伤口感染的概率也更低。腹腔镜手术中一般使用纤细的器械进行胆囊的切除,这对组织器官的干扰与损伤更小,降低了组织间发生粘连情况。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减少了开腹时间,其手术时长明显比开腹手术更短,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减少了麻醉药物的用药以及长时间的麻醉刺激引发的胃肠功能损伤,让患者的恢复时间更短。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对胆道的损伤概率仅为0.6%,明显低于传统的开腹手术[8]。

本次临床研究选取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在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中除了有1例在治疗期间转为开腹手术之外,其他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其成功率高达97.78%,且其他各项指标均明显比对照组好,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选择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术中的出血量更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更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1] 郑晓东,杨先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89-91.

[2] 孙华新,汪益民,邓玉江,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J].中国临床医学,2012,17(6):845-846.

[3] 周启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1,22(1):107-108.

[4] 赵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1):29-30.

[5] 曾志良.应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7):256-257.

[6] 刘学停,孟翔凌,王敬民,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的解剖观察及临床意义[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0,45(4):575-576.

[7] 吴宁,周群,张波,等.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0,19(8):849-851.

[8] 曹月敏,张万星,谭文科,等.3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胆道损伤的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2,2(1):48-49.

R575.6+<1 文献标识码:B class="emphasis_bold">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16-0117-021 文献标识码:B

1671-8194(2017)16-0117-02

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7)16-0117-02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得胆囊炎之后,还能吃鸡蛋牛奶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