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2017-01-15 20:13慕奕彤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贝拉

慕奕彤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115000)

依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

慕奕彤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115000)

目的探讨依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6例,参考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观察组采取依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雷贝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胃镜检测总有效率为92.11%,均高于对照组的84.21%、71.05%(P<0.05);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胃镜检测结果,缓解其临床症状,且可兼顾药物安全性。

依托必利;雷贝拉唑;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指的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所引发的食管黏膜受损病症,以食管症状、食管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如反酸、烧心、嗳气及疼痛等[1]。目前,质子泵抑制剂与促胃肠动力药物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规治疗药物,但其单独应用的临床效果不佳。因此,探寻兼具显著疗效和安全性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本研究为明确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对7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别采取依托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方案、单纯雷贝拉唑口服治疗方案,现将2组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入选本组研究的7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反酸、疼痛、嗳气和烧心等临床症状,并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将7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 38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为25~74岁,平均(61.59±4.85)岁;病程2~9年,平均(4.05±0.98)年;对照组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为26~74岁,平均年龄为(61.60±4.77)岁;病程2~10年,平均(4.14±0.989)年;两组患者在参与本研究前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且在年龄、病程以及性别等资料上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对比。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依托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即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每次1片,每日1次;同时,口服盐酸依托必利片治疗,每次1片,每日3次;对照组单纯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用药剂量、用药疗程以及给药方式等均与观察组相同。两组患者均坚持治疗8周,期间禁止应用其他影响临床疗效的药物。

1.3 疗效判定:依据患者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及嗳气等临床症状程度、发作频率的变化判定其治疗结果,各项症状及发作频率评分标准[2]如下:无症状,为0分;每月发生轻微症状且能忍受,为1分;每周发作上述症状,尚可忍受,为2分;每日发生严重症状且无法忍受,为3分;结束疗程后根据患者症状积分变化评估其症状治疗总有效率:①显效:患者积分在原来基础上降低80%以上;②有效:患者积分在原来基础上降低50%~80%以内;③无效:患者积分降低不足50%。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参考《全国反流性食管炎诊断和治疗方案》[3]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三级:Ⅰ级:条状、点状糜烂、发红,不存在融合现象;Ⅱ级:条状糜烂、发红,有融合现象,然不属于全周性;Ⅲ级:病变范围较广,糜烂、发红融合并表现为全周性。胃镜评估:①显效:胃镜检测下,食管黏膜炎症全部消失;②有效:胃镜检测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1个及以上等级;③无效:胃镜检测下,食管黏膜炎症毫无改善,甚至恶化。胃镜检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表示,其组间率(%)对比则采用χ2检验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两组正态计量资料对比采取t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观察组38例患者中,显效30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38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6例,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为84.21%(32/3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胃镜检测总有效率:38例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7例,无效3例,胃镜检测总有效率为92.11%(35/38);对照组38例患者中,显效11例,有效16例,无效9例,胃镜检测总有效率为71.05%(27/3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发生腹泻者1例,轻微腹痛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26%(2/38);对照组发生腹泻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63%(1/38),其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不良反应均经对症治疗后消失,且治疗前后其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以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3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因食管和胃部连接部位的抗反流屏障受损,导致食管酸廓清功能发生障碍,从而使得胃部中胃酸及其他有害物质反流至食管,致使食管黏膜受损所致。其中,反流物内对于食管黏膜损伤最强的为胃蛋白酶、胃酸,特别是胃内pH值低于3时,可使黏膜上皮蛋白变性,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和Brretts食管可伴随酸液的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4]。所以,抑制胃酸、促使胃部和食管排空,对于修复患者食管黏膜、治愈其反流性食管炎有重要作用。质子泵抑制剂为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治疗的一线药物,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促使食管黏膜早期愈合。

雷贝拉唑是临床常用质子泵抑制剂之一,其可通过附着于胃壁细胞表面,发挥其抑制H+-K+-ATP酶作用,从而有效抑制患者胃酸分泌[5]。同时,因为雷贝拉唑结合靶点较多,因而药物作用较其他药物更持久、更强,且制酸强度也强于其他药物。然而,单独应用雷贝拉唑治疗,其疗效往往不甚满意,需加用胃肠动力药物改善治疗效果。依托必利,是一种新型促胃肠动力药,其可经阻碍多巴胺D2受体活性、抑制胃部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强化患者胃肠道动力[6]。同时,依托必利对于上消化道的促动力作用有较高选择性,可促使上消化道中内容物的排空,并协调患者上消化道运动,减少食管酸液的暴露时间,最终缓解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据本组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胃镜检测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见雷贝拉唑联合依托必利治疗方案在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胃镜检测结果方面效果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1] 赵艳,霍永利,李博林.化浊解毒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一氧化氮、血管活性肠肽及P物质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5,56(7):607-610.

[2] 洪婷,鲁忠,彭胜男,等.四逆散合陷胸汤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0例[J].中医研究,2015,28(10):9-11.

[3] 刘宁.莫沙必利与兰索拉唑西药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8):95-96.

[4] 杨利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3):71-72.

[5] 张逸强.兰索拉唑口崩片与法莫替丁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7):67-69.

[6] 闫秀娥,周丽雅,王晔,等.反流性食管炎A级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5):309-314.

R571

B

1671-8194(2017)16-0120-02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贝拉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老狗贝拉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唠叨的妈妈
四十九条围巾
三根横线的秘密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