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1-15 20:13张铭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大疱自发性气胸

张铭岳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胸外科,辽宁 营口 115007)

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铭岳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胸外科,辽宁 营口 115007)

目的观察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参照组(n=42,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和试验组(n=42,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且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腔感染率、气胸复发率、二次手术率相比,参照组均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且机体痛苦少,出血量小,恢复速度快,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术式全面普及和推广。

自发性气胸;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气胸是临床胸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是指胸膜腔的密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之后,气体直接进入并蓄积在胸膜腔中的病症。典型的临床表现是胸痛、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病情严重者甚至出出现低血压、心悸等症状。据相关资料统计,自发性气胸在近年来的发病率处于明显上升状态,其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1]。目前,临床针对自发性气胸多采用手术治疗,随着医学科技和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胸腔镜手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痛苦少、术后恢复迅速等优势,受到广大患者及临床医师的高度青睐与好评[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将治疗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男患者46例,女患者38例,患者年龄32~60岁,平均年龄(40.6±1.5)岁。其中左侧自发性气胸50例,右侧自发性气胸34例。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参照组(n=42)和试验组(n=42)。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后,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参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给予患者全身麻醉,取其健侧卧位,自患者第5肋间进行开胸,对肺大疱病灶进行结扎或切除,完成上述操作后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常规留置引流管。试验组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及体位选择同参照组,自患者第7肋间为置镜孔,置入胸腔镜。另于腋前第4肋间及腋后线第5肋间为操作孔,对肺大疱病灶采用切割缝合器切除,最后将胸腔引流管放置在置镜孔中。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并统计出血量,记录其住院时间。使用VAS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其中无痛记作0分,最痛记作10分,可以忍受的轻度疼痛以1~3分表示,尚能忍受的明显疼痛以4~6分表示,无法忍受,需要采取处理措施的剧烈疼痛以7~10分表示。最后要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评比。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统计处理所有数据,采用(表示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t检验各数据比较,采用百分率(%)表示预后效果,并进行χ2检验,将P<0.05看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评价标准。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50~100 mL,VAS评分为(2.5±0.6)分,住院时间为(5.7±0.7)d;参照组术中出血量为(332.8±40.0)mL,VAS评分为(5.2±0.8)分,住院时间为(7.8±1.2)d,两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预后效果:试验组42例患者胸腔感染1例(2.4%),气胸复发1例(2.4%),无二次手术者;参照组42例患者胸腔感染9例(21.4%),气胸复发7例(16.7%),二次手术4例(9.5%),两组预后效果相比,试验组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自发性气胸的发病实质为剧烈咳嗽或长时间屏息、运动导致肺内压急速升高之后,肺大疱发生突发性的破裂致使外界气体直接进入胸腔之中,改变了胸腔平衡压力,使其不断升高,进一步导致呼吸循环障碍或受阻的现象,其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较大[3]。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男性自发性气胸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发病初期大多数患者都不会感觉到明显异常,当病情发展至中期引起胸部剧烈疼痛后患者才会就医和治疗。一般情况下,气胸量少的患者经过抗炎、预防感染治疗即可自行吸收,无需采取其他特殊处理措施,但若气胸量较大或者已经发生粘连的情况,则必须采取手术治疗[4]。就目前而言,临床常用的气胸术式包括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病灶肺大疱和单纯解除气胸症状的胸腔闭式引流术,而外科手术具体又可分为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且容易发生胸腔感染,术后复发率较高,部分患者甚至需要二次手术,所以其临床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5]。胸腔镜手术是临床近年来新推广使用的一种微创手术,其不仅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且不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术后恢复时间比较短,不易复发,整体治疗效果理想,临床认可度高,目前基本上已经完全取代传统开胸手术[6]。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需要明确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无论是广基底型肺大疱还是带蒂型肺大疱,都必须从大疱根以下正常组织部位开始进行切除。由于巨大肺大疱一般难以寻找到基底部,则可选择弧形或“U”型的方式切除,且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需要同时切除肺叶,以免气胸复发;针对双侧肺大疱患者,如果肺功能不佳,则需要选择肺大疱多、气胸病史一侧进行手术,若身体情况可以耐受,可一期切除双侧肺大疱,但需要先切除比较严重的一侧[7]。

本组研究结果可知,两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及预后效果的比较上,试验组均比参照组优势明显(P<0.05)。由此充分证明,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且机体痛苦少,出血量小,恢复速度快,预后效果良好,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术式全面普及和推广。

[1] 杭庆雨,孟涛,付琮,等.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797-2798.

[2] 章晓毅,叶建明,鲍献荣,等.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6):643-645.

[3] 张恒,赵松.单孔胸腔镜下应用切割缝合器与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比较[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2):411-413.

[4] 韩志义,王文璋,蔡爱兵,等.胸腔镜下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原发性气胸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0):1057-1058.

[5] 杨敏,蒋治平,顾剑峰,等.单侧自发性气胸合并双侧肺大疱胸腔镜下同期双侧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 43(11):57-58.

[6] 杨扬,李喆,刘延风,等.改良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应用效果[J].武警医学,2015,25(10):985-987.

[7] 涂秋平,朱金陵,徐少华,等.胸腔镜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762-1764.

R561.4

B

1671-8194(2017)16-0181-02

猜你喜欢
大疱自发性气胸
体检发现肺大疱,需要做手术切掉吗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共享魅力
全膝置换术后自发性关节僵直的翻修效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军事飞行人员肺大疱患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肺大疱患者高压氧治疗二例报告
肺大疱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风险评估及防控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气胸的分类及诱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