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分析

2017-01-15 20: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我院优质

郭 君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分析

郭 君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分析进行探讨。方法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7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并观察2组乳腺癌患者基础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护理安全评分。结果观察组乳腺癌患者基础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护理安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提升病房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乳腺癌;优质护理;护理质量

乳腺癌为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安全,据调查统计,其发病概率可高达女性全身肿瘤10%,且疾病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目前手术治疗为乳腺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由于乳腺癌疾病手术创面大并伴随一定程度的形体变化,因此,做好乳腺癌患者护理尤为重要[1]。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7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具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我院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经过乳腺癌患者本人及家属知情并允许情况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2组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乳腺癌,具体如下:

对照组:35例乳腺癌患者,年龄范围在28~61岁,平均年龄为(48.66±8.32)岁,住院时间为25~35 d,平均住院时间为(30.22± 1.58)d;依据文化程度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划分,其中包括8例本科及本科以上乳腺癌患者,16例高中文化水平乳腺癌患者及11例高中以下文化水平乳腺癌患者;观察组:35例乳腺癌患者,年龄范围在29~60岁,平均年龄为(47.58±8.52)岁,住院时间为26~35 d,平均住院时间为(31.08±1.43)d;依据文化程度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划分,其中包括10例本科及本科以上乳腺癌患者,15例高中文化水平乳腺癌患者及10例高中以下文化水平乳腺癌患者。取以上2组乳腺癌患者的基线资料,我院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P>0.05,代表2组乳腺癌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环境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2]:①强化服务理念:转变和强化医护人员的服务观念,向护理工作人员灌输“护理的内涵是什么”、“护理的分级有哪些”等知识,并强化护理工作人员护理制度的学习及服务项目的规范性,使服务理念更趋向于人性化;②建立责任心:确定各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并要求服务人员实施人性化的、无缝隙的全程服务,各岗位的医护人员每天须提前上岗,并且与医师一同查房,记录并告知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相关注意事项,并且强化晨间护理质量,以此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③改善服务质量:院内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乳腺癌的范畴”、“乳腺癌的用药”、“乳腺癌的并发症”及“乳腺癌护理中的注意事项”等,在此基础上对于医护人员须履行的职责及服务内容进行监督,并向乳腺癌患者发放护理质量评分表,评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患者满意及护理安全度)。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2组乳腺癌患者的基础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护理安全评分。每组评分的评分范围在0~100分,其评分结果与各护理质量呈正向关系。

1.4 统计学处理:2组乳腺癌患者的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患者的基础护理评分、病房管理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及护理安全评分等指标为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2组乳腺癌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针对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安全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病房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下: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安全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病房管理评分及基础护理评分分别为(95.63±8.14)分、(90.17±7.66)分、(91.52 ±7.14)分及(92.13±6.41)分;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安全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病房管理评分及基础护理评分分别为(71.33±5.52)分、(75.33±5.64)分、(70.81±6.20)分及(72.28±6.23)分。

3 讨 论

传统的护理模式是以“治疗疾病”为中心的护理,但随着人们对于物质、精神的需求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服务理念在我国多数医疗机构已广泛宣传,除了加强对疾病本身的重视之外,患者的心理层面、物质层面及自我实现层面等需求也开始被医疗机构所重视。因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改善其医患关系的关键,医护人员在观察、记录及分析患者病情的同时,也为患者在治疗及护理期间所面临的突发事件做好了预防及准备,从而改善了整个护理工作的质量[3]。

首先,对于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由“机械化”向“人性化”开始转变,由被动变为主动,强调及加强护理内涵的学习,可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促进医护人员以关切的言语、体贴的服务开展护理工作,让乳腺癌患者了解到医护人员对自身的关怀,加强了患者的归属感。不仅如此,转化并强化服务理念,对于医患之间的紧张关系亦有缓解及调节作用,该服务理念能够充分体现我院的人文关怀,我院将被动的护理向主动护理转化,将专业的护理向基础的护理进行转化,不仅完善了服务制度及服务理念,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效果较为明显[4]。

其次,我院开展“责任制”管理,对科室内的层级进行优质的培训及管理,确定各工作岗位医护人员的职责,不仅避免了科室内、医护人员间推卸责任等负面现象发生,还对于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采取精细化的指引,以此完善了整个护理工作的流程,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服务质量的综合改善,是建立在医护人员综合实力及职业素养提高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为改善其服务质量,我院强化对医护人员的知识引导及灌输,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监督制及评分制,我科医护人员在直接上级监督下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并由乳腺癌患者对于责任护士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实现了双重监督制,以此提高了整个护理质量[5]。

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的护理安全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病房管理评分及基础护理评分分别为(95.63±8.14)分、(90.17±7.66)分、(91.52±7.14)分及(92.13±6.41)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给予乳腺癌患者在传统的护理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干预,可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促进服务工作的动力,从而使得提高其积极性,也提高了护理的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协同“责任明确化”实施,可改善服务的连续性及协调性,从而避免了护理差错及医患纠纷,使得护理满意度提高。总而言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促进及积极作用,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1] 钱淑兰.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249-250.

[2] 蒋硕.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200-201.

[3] 徐娟珍.乳腺癌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及其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321-322.

[4] 杨怀梅,张艳艳,王莹慧.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4,6(7):142-143.

[5] Tsianakas V,Robert G,Maben J,et al.Implementing patientcentred cancer care: Using experience-based co-design to improve patient experience in breast and lung cancer services[J]. Supportive Care Cancer,2012,20(11):2639-2647.

R473.73

B

1671-8194(2017)16-0265-02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我院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