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15 20:13杨庆蕾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体位切口

杨庆蕾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综合护理干预在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

杨庆蕾

(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目的探讨在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18岁甲状腺患者30例,在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情况,对比干预前后情绪状况与生活质量。结果全组手术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全部恢复良好出院。患者干预后儿童抑郁量表评分(10.13±4.23)明显低于干预前(17.42±5.45)(P<0.05);干预后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评分(17.73±7.39)低于干预前(24.72±9.76)(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88.73±9.87)高于干预前(76.09±8.83)(P<0.05)。结论对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并发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甲状腺;青少年患者;围术期

甲状腺癌在所有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相关资料显示,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尤其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在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于第六位[1]。其中大约90%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总体预后较好。但由于甲状腺部位周围血管、神经较多,组织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创伤可能导致失音、呼吸困难等多种并发症,患者往往存在较严重的焦虑、恐惧心理,尤其是青少年患者,由于其认知、情绪调节能力还不成熟,心理压力更加严重,对治疗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综合护理模式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重视患者主观感受,整体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优质服务[2]。为改进青少年甲状腺患者的护理质量,我院改进了护理措施,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甲状腺患者3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9~18岁,平均(13.25±2.74)岁;病理类型:乳头状癌18例(60.00%),滤泡状腺癌8例(26.67%),髓样癌4例(13.33%);病理分期:I期28例(93.33%),II期2例(6.67%)。

1.2 护理方法:针对青少年性格特征,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如下的综合护理干预。

1.2.1 术前护理:①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个体情况,针对患者病情与心理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采用适合患者年龄及理解能力的语言,告知患者疾病诊断、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在交流中了解患者的担忧与顾虑,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情绪,提高其对于治愈疾病的信心。②指导患者熟悉、习惯手术体位。在患者肩部垫上软枕,指导其在练习头颈过伸体位,学会处于此体位时如何转动头颈部,以预防术后头颈部疼痛,并且通过体位活动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③指导患者学会深呼吸方法以及掌握咳嗽排痰的技巧。④手术前晚观察患者睡眠情况,对于难以入睡的患者,适当给予镇静剂,使患者能获得充足睡眠。

1.2.2 术后护理:①术后48 h密切进行病情观察。检查切口敷料与引流液,观察伤口恢复情况;检查负压引流过程是否正常,确保引流管通畅;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心慌、气急等不适反应,并及时正确处理;嘱咐患者减少说话和头颈部活动,防止切口出血。②观察患者呼吸是否正常,防止出血压迫颈部导致窒息;进行呼吸道护理,对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应协助咳嗽、排痰;对于出现呕吐症状的患者,应及时清理口腔,防止呕吐物堵塞口腔。③指导术后早期活动。嘱咐患者变换体位时,应防止活动过大,尤其不可使颈部过度伸展;咳嗽时应将手放在颈部保持稳定,避免伤口受到震动。术后第2天尝试下床,应用手扶持颈后部位,防止过度活动牵拉切口缝线影响伤口正常愈合。④指导术后饮食调养。患者在麻醉清醒6h之后可以正常进食。进食之前,先喝少量温凉开水,如果饮水过程没有吞咽不适,也没有发生呛咳,便可开始食用流质食物,如果吞咽正常,再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食物和软食。如果饮水时出现呛咳,则不能进食流质食物,而应选择固体团状食物,采取抬头进食、低头吞咽的方法慢慢进食,避免引起呛咳。另外,饮食温度不宜过热,否则会导致切口出血。⑤部分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可引起短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其主要表现为四肢麻木、抽搐,部分患者可诱发癫痫,并有心功能损害。应按时测量血钙值,并注意观察患者临床表现,询问其面部、肢体感觉是否正常,有无麻木或针刺感。由于血磷水平升高能够抑制钙的吸收,从而加重低钙血症,因此在饮食上应适当限制高磷食物的摄入,暂时少食用肉、鱼、奶、蛋等;部分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预防性应用葡萄糖酸钙药物。

1.3 评价标准:观察术后并发症及转归情况。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4.0(PedsQLTM4.0)评估干预前后情绪状况与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并发症:1例(3.33%)患者术后声音嘶哑,采用理疗、雾化吸入进行干预后,症状明显缓解;2例(6.67%)患者发生轻微头痛、恶心,给予调整体位、按摩额部等护理后症状缓解。

2.2 转归情况:全组30例患者手术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无发生永久性低钙血症、永久性声嘶并发症的病例,全部恢复良好出院。

2.3 情绪状况与生活质量:患者干预后CDI评分(10.13±4.23)明显低于干预前(17.42±5.45)(P<0.05);干预后SCARED评分(17.73 ±7.39)低于干预前(24.72±9.76)(P<0.05);干预后PedsQL评分(88.73±9.87)高于干预前(76.09±8.83)(P<0.05)。

3 讨 论

甲状腺位于颈部,是人体内具有摄取和储存碘的重要功能的器官,通过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参与人体的内分泌调节[3]。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甲状腺癌存在较高的局部转移率,但是治疗后总体预后较好,早期诊断、术前准确评估、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加强术后辅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4]。由于甲状腺周围组织中存在着较多的血管、神经,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甲状腺患者实施针对性与规范性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治疗进程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并发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甲状腺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损伤血管、神经导致永久性后遗症[5];另外,手术瘢痕严重影响颈部美观,尤其是对于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群,造成较大的心理冲击。青少年的认知、情绪调节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其思维呈现出明显的“聚焦式”特点,容易存在内化情绪问题,尤其在罹患严重疾病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沮丧退缩、焦虑、抑郁等心理,对疾病的康复产生不良影响。综合护理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重视患者的身心感受,积极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不同方面关爱患者,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本研究中,术前做好各项准备,通过心理护理帮助青少年患者消除负面情绪,使患者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手术后,加强病情监测,应用专业的护理技术预防并发症,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从而巩固和改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青少年人群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青少年甲状腺手术患者,应针对其身心特点以及手术治疗的要求,实施有针对性的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李新,耿连侠.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49-451.

[2] 吴瑞娥.综合护理干预在门诊注射室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2):1424-1425.

[3] 付会波.甲状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300-301.

[4] 张晓荣.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 12(7):664-665.

[5] 栗源鸿.甲状腺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7(2):208-209.

R473.73

B

1671-8194(2017)16-0268-02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体位切口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初产顺产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法与分娩减痛法的应用价值研究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