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2017-01-16 02:12李德丽樊岩岩齐丽华罗楠楠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8期
关键词:重建术补片盆底

李德丽 樊岩岩 齐丽华 罗楠楠 贾 亮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李德丽 樊岩岩 齐丽华 罗楠楠 贾 亮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目的 探讨 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对照组(传统盆底重建术)。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病率、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有着较传统盆底重建术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盆腔器官脱垂;传统盆底重建术;Prolift盆底重建术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盆腔器官脱垂有着较高的发病率[1]。该病主要是指因各种病因造成盆底支持组织薄弱,致使盆腔脏器出现脱垂移位的现象[2]。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补片能对盆底多区域缺陷进行修复,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效果显著[3]。本研究以8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 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42例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8.2±10.3)岁;平均孕次(4.1±1.9)次;平均产次(2.7±1.8)次;均为阴道分娩;合并症:9例合并高血压,7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5例合并糖尿病。对照组42例患者,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8.8±10.4)岁;平均孕次(4.1± 2.0)次;平均产次(2.8±1.6)次;均为阴道分娩;合并症:8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压力性尿失禁,6例合并糖尿病。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传统盆底重建术: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铺巾。切开阴道黏膜,于宫颈前侧对阴道前壁与膀胱底进行分离,使膀胱子宫暴露。反折腹膜,并剪开。同法将宫颈与阴道后壁间隙分离,进入子宫直肠窝,牵拉子宫。将子宫血管依次做分离、切断、缝扎处理。自子宫直肠窝牵出宫底,对右侧固定韧带、圆韧带、输卵管近端进行钳夹,切断,结扎。切下子宫。对后腹膜进行缝合,对应缝合两侧主、骶韧带,结扎。将碘仿砂条置于阴道2 d,术后留置尿管72 h。

研究组行 Prolift盆底重建术: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铺巾。分别于阴道前后壁做纵形切口,沿穹隆切口对膀胱阴道筋膜及直肠阴道筋膜进行分离,与体表6个穿刺切口对应。分别于外阴两侧做2个切口,以一特制弧形穿刺针及保护套装置导入引线,分别引出6根固定带,将补片置入,对固定带进行调整,确保补片前壁平铺在膀胱阴道筋膜,补片后壁平铺在直肠阴道筋膜,补片中间对应阴道顶部,对阴道切口进行缝合,再次对补片的张力进行调整。将碘仿砂条置于阴道2 d。

1.3 观察指标[4]:①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包括术后病率、镇痛药物使用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1±28.5)min、(150.5±32.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2.4± 31.2)min、(220.4±49.5)mL,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对比:研究组术后病率、镇痛药物使用率分别为2.4%(1/42)、2.4%(1/42),低于对照组的14.3%(6/42)、42.9%(18/42),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3± 1.6)d、(9.8±8.5)d、(1.5±1.1)d,少于对照组的(7.6±2.3)d、(18.6±15.5)d、(2.2±1.5)d,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研究组住院费用为(23320.5±730.5)元,高于对照组的(10430.6±690.4)元,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0%(0/42)、2.4%(1/42),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盆腔器官脱垂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妇女年龄的增加,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率也不断增加[5]。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考虑与盆底损伤、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6]。

随着盆底解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盆底手术需以解剖恢复实现功能恢复,并研发出各种修补材料,使盆底重建术得到迅猛发展。传统盆底重建术主要是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双侧主骶韧带对合结扎及阴道前后壁修补等。通过缝合自身的筋膜组织,来对阴道前壁进行加固,虽能取得一定临床效果,但远期复发率较高,原因可能是与阴道前壁脱垂的解剖学缺陷有关。而Prolift盆底重建术能通过Prolift补片对盆底缺陷进行修复,并能加强盆底组织,对盆底功能进行重建。而且,Prolift补片还能整个托起脱垂的阴道和盆腔器官,对前、中、后盆腔缺陷进行修复。此外,确保手术操作安全及疗效的关键是准确定位,而Prolift盆底重建术中进行导引穿刺路径的解剖标志是盆筋膜腱弓、坐骨结节、闭孔、骶棘韧带,能确保手术疗效持久,降低复发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有着较传统盆底重建术更为显著的效果,应用价值高。但是,补片材料价格较为昂贵,往往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

另外,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临床上应用的时间短,当前仍缺乏大量样本研究,因此,需要在今后不断加大对其远期效果及并发症的研究。

综上所述,Prolift盆底重建术在治疗盆腔器官脱垂中有着较传统盆底重建术更好的临床效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 赵芳,王建六,杨欣,等.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盆底功能恢复的对比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4,13(2):164-168.

[2] 孙维伟,张萌,敬子洋.Prolift盆底重建术联合TVT-O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5):56-58.

[3] 张瑞,叶宏.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盆底重建术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8B):28-29.

[4] 陈玉清,裴慧慧,常亚杰,等.保留子宫Prolift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7):513-516.

[5] 罗静,彭桂华.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术式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2):26-29.

[6] 莫中福,吕英璞,刘彦丽,等.Prolift网片和Gynemesh聚丙烯补片用于盆底重建术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4):507-509.

R711.23

B

1671-8194(2017)18-0088-02

猜你喜欢
重建术补片盆底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气囊止血带在幼儿上肢矫形手术中的规范化使用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