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中心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17-01-16 08:38李卓然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4期
关键词:实训室中医药实训

李卓然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中医药院校的实践教学工作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中医药院校的实践教学中心承担着提升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任务。扩大场地面积、增加教学仪器设备等是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的基础保障,而加强实践教学中心文化建设是实践教学工作的内涵保障[1]。长春中医药大学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于2013年争取到了国家中西部地方高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建设了41000平方米的用于本科生实践教学的 “创实大厦”。2015年12月学校成立了创新实践中心。中心是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教学单位,承担着学校本科生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仪器设备使用的各项工作,拥有仪器设备的总值超1亿元以上。

为加强实践教学中软实力建设,传承中医药文化,提升校本文化影响力,本研究在校训精神的引领下,从传统文化、创新文化、素质文化、专业文化等方面开展实践教学中心的文化建设。

1 实践教学中心应强化传统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是祖国的瑰宝,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中心建设应强调传统文化,以校训“启古纳今、厚德精术”中“启古”精神为引领加强建设。

1.1 可视化的文化建设:实践教学中心是大学育人场所的一部分。如能实现实践教学中心文化建设可视化,可完善大学育人功能。中医药院校在加强实践教学中心文化建设方面可从中医药文化的“心、手、面”三个方面实施建设。通过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宣传展板并建设文化长廊,让同学们从文化环境上感受中医药文化之博大精深,并凸显实践教学的特征和内容。中医药文化的“心”乃“君主之官”,是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为其精髓。梳理中医药文化发展脉络,将历代中医药名家画像为基本元素并赋予文字介绍绘制展板,让同学们通过观看宣传展板了解中医药发展历程和各流派发展历史。还可针对某一学科建设文化长廊,如将针灸外治法发展历史进行整理,在针灸推拿实训室外建设外治法文化长廊,以历代外治法的器具为主线向广大师生介绍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历程。“手”即管理制度。将师生需要遵守的各项制度进行张贴,在强调遵守实训室制度的同时,培养广大学生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面”即中医药文化的品牌。以学校历届中医、中药大家画像和简介为基本元素,绘制学校中医药人才培养发展图谱,用展板的形式向广大师生做以介绍。将学校院内制剂和自主研发的方剂等进行实物陈列,形成有品牌效应的文化长廊,用品牌效应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1.2 标准化的文化建设:在中医药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中,应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到高度仿真的实训教学环境。在实训室文化建设上也应按照医院和药厂的文化建设标准开展建设。长春中医药大学创新实践中心各实训区建设就是按照医院和药厂的标准和格局进行建设;中西医基础医学实训区建有模拟医院,从护理站、急救大厅、诊室、病房、手术室等各实训室的标牌、指示体统、温馨提示等文化建设完全按照医院标准进行建设;药学创新实训区的模拟药厂,也是按照药厂的GMP车间等标准进行建设。标准化的文化建设可让同学们在实训教学中真实模拟医院和药厂的环境,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提供了强有力的信心支持[2]。

2 实践教学中心应赋予创新文化建设

创新文化是能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文化。实践教学中心建设赋予创新文化就是将优化实践教学中心管理手段、提高实践教学中心应用能力、完善实践教学中心实效功能等有机结合,更好的发挥实践教学中心的实践教学优势,提高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中心建设应赋予创新文化,以校训“启古纳今、厚德精术”中“纳今”精神为引领加强建设。

2.1 优化实践教学中心管理手段:实践教学中心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应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为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保障,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提高使用率,建立具有个性化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优化管理手段。长春中医药大学创新实践中心建立了具有“长中大”特色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日常管理。可实现大型仪器共享、课程推送、实验数据上传统计、实验(训)室预约开放、门禁授权管理等一系列有助于实践教学管理的功能。不但解放了管理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劳动力,还可以更好的为实践教学工作提供服务。

2.2 提高实践教学中心应用能力:学校充分利用实践教学中心资源优势,开展校内外各专业实践训练技能竞赛等活动。通过开展校内各专业技能大赛,健全技能竞赛管理体系、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赛代训、赛训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通过实践技能大赛开展各中医药院校间校际交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创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3]。

2.3 完善实践教学中心实效功能:实践教学中心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帮助学生规范和查找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长春中医药大学创新实践中心实行了学生课外实验(训)室预约开放,并利用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播放标准化操作和录制操作流程。学生可在预约的实验(训)室内观看标准化操作视频、开展实践训练,同时还可利用录播系统回放操作,与标准化操作视频查找不足。通过实践教学中心实效性建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3 实践教学中心应融入素质文化建设

素质教育是高校文化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中医药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很多时光是在实践教学中心的实训室度过的。因此加强实践教学中心文化建设,可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及身体心理素质。实践教学中心建设应融入素质文化,以校训“启古纳今、厚德精术”中“厚德”精神为引领加强建设。

3.1 加强制度建设,培养师生自律意识:实践教学中心的管理制度是实现实践教学标准化的机制保障,是开展实践教学长期延续形成并被师生认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其文化的精髓。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实践教学中心建设中,始终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了20余项规章制度。各实训区还将每个实训室承担实验课程、课程教学大纲、实训内容、实训室管理及规章制度、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等张贴上墙,如“学生实验守则”、“实验操作规程”、“教师、实验员工作准则”等,这样明确了每位老师和学生在实验室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通过制度的约束,让广大师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规范个人的行为,逐步形成自律意识。

3.2 规范日常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各实训区结合实践教学特点制定相关工作要求。如实训前学生应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课前预习,撰写预习报告,有的放矢的开展实训练习。在实训结束后,指导教师结合学生预习报告和实训情况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点评。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评价在课后加强练习,以培养学生较为严禁的学习态度。实训课程结束后,指导教师要求学生整理实训教学所用的仪器设备,做好实训室的清洁工,确保仪器设备及相关物品摆放到位和实训室整洁干净后方可离开,以便让再进行实训的学生进入实训时候有一种有序、整洁、规范的感觉。通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让学生对今后所从事的医疗卫生工作肃然起敬。

3.3 加强心理疏导,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自己的每一次实践动手的机会。使学生每次进入实训室都如同进入诊室、急救室、科研实验室一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实践教学中心是验证理论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实践动手和科学研究中理解科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训过程中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不理想的结果和各种不可预料的失败情况。学生可以利用实训室的开放加强练习,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争取成功。在成功时,不骄傲,失败时,不气馁,积极面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用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实训教学。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失败的原因和不纯熟的技能分析原因,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学生应按照老师提出的建议,分析自己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4 实践教学中心应体现专业文化

建设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以学科为基础。学科文化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学科组织成员在共同学习、研究和教学中形成起来的一种文化,包括本学科知识积累、传授和发展独有的语言、价值标准、伦理规范、思维与行为方式等[4]。专业文化有助于学生形成专业思想,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影响学生探究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中心应体现“专业文化”建设,以校训“启古纳今,厚德精术”中的“精术”精神为引领加强建设。

4.1 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对专业认同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可使学生认同、热爱自己的专业,让学生了解所选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和专业就业方向,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专业自信心。学校对新入学学生应开展系统性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学校历史、专业介绍、校内建筑、校规校级、安全教育等方面入手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通过专业思想教育,让同学们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能从中学到什么,毕业后个人发展情况如何等。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专业思想教育仍停留在以汇报、讲座的层面上,较为枯燥,难以被学生所接受。如果将专业思想教育融入实践教学中心文化之中,就可以将说教式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具体化。因此,实践教学中心建设体现专业文化,等同于将专业思想教育工作根植于实践教学之中,可以使广大学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和学科领域进行深入了解,形成对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形成赶超比的学习氛围。同时,在网站建设上,应将中医药学学科的发展历史、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校内学科代表人物及取得较大成就的校友在网站上加以介绍。4.2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朝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所以在人才培养上要尽量满足社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需求,特别是医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尤为重要。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与实验活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才能相结合的过程,实践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结合各专业实践教学构建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围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要的要求开展实训室建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趣,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强、实践技能扎实与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5]。长春中医药大学创新实践中心秉承“扎实技能,实践创新,提高能力”的实践教学理念,按照“能力培养,虚实结合、从基础到专业,从认知训练到创新应用,从学校到社会”的原则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理论学习→技能实践→开放实训→综合训练→专业综合实验→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达到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通过这一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对今后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5 结 语

我们在强调实践教学中心物质建设的同时,也应重视实践教学中心的文化建设,本研究将学校的校训精神具体化,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心的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将传统文化、创新文化、素质文化、专业文化融入建设中,让学生在开展实践过程中,感受实践教学中心的文化,将校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潜移默化的促进、激励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1] 张金钟.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实训教学[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4):481.

[2] 周密,谭严,罗玉琳,等.区域共享型护理实训基地文化建设实践[J].护理教育研究,2011,25(6):1686.

[3] 金涛.校内实训室文化建设的探析[J].职业教育,2012,24(8):191.

[4] 岳颖,席强,张剑鹏,等.中医院校急救医学模拟教学基地的建设与讨论[J].中国医学装备,2015,12(4):105-106.

[5] 陈晓敏,吴文其,孙素红,等.组建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深化医学实践教学改革[J].医药教育,2012,19(8):130.

猜你喜欢
实训室中医药实训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