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IL-8表达量与血小板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

2017-01-16 05:03白建蓉闵兴明黄远帅
贵州医药 2016年7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白建蓉 闵兴明 黄远帅

(1.合江县人民医院输血科,四川 合江 6462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四川 泸州 646000)



冠心病患者血清IL-8表达量与血小板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

白建蓉1闵兴明1黄远帅2

(1.合江县人民医院输血科,四川 合江 6462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四川 泸州 64600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表达水平与血小板糖膜蛋白(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29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7例(UAP)组,选取同期健康人群60名作为健康组,分别对比三组的血清IL-8、gpⅡb/Ⅲa活性、白细胞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AP组、UAP组患者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AP组与U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UAP组患者的gpⅡb/Ⅲa、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AP组与U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的IL-8水平与gpⅡb/Ⅲ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IL-8水平与gpⅡb/Ⅲa活性及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IL-8在冠心病病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冠心病; 血清白介素-8; 糖膜蛋白Ⅱb/Ⅲa活性; 血小板聚集率

冠状动脉病变是导致老年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1]。在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基础上,血小板的局部富集以及对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和血栓的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的进一步损伤。IL-8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中间介质,通过介导炎症免疫反应,进而促进冠心病血瘀证的形成[2-3]。然而,迄今为止关于IL-8对于血小板的活化以及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的分析较少,本次研究探讨了相关因子的表达,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合江县人民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29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57例(UAP)组,选取同期健康人群60名作为健康组。SAP组,男47例,女25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4.6±8.8)岁。UAP组,男40例,女17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3.9±9.0)岁。健康组,男41名、女19名,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63.3±9.0)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脏病学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疗指南[4]中的标准》;(2)诊断方法主要依据心电图、心电负荷试验、心肌核素现象或冠脉造影等检查;(3)UAP患者主要表现为:患者静息或轻微劳力即可发生持续时间≥20 min的心绞痛症状,24 h发作次数≥1次,心电图相邻导联的ST段抬高或压低超过1 mm;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表现为典型的劳力因素诱发,经休息可缓解;(4)本研究取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并签订协议书。排除标准:(1)完全性闭塞性病变患者;(2)左室射血分数<40%的患者;(3)合并传导阻滞、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4)合并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1.3 检测方法

1.3.1 IL-8检测方法 一次性真空采血管(血液凝固实验专用)内有3.1%柠檬酸钠 ,日本株氏会社生产,严格按标准采集标本,IL-8的检测采用Sysmex系列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试剂由 DadeBehring公司配套生产。

1.3.2 gpⅡb/Ⅲa活性以及血小板聚集率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血5 mL,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进行gpⅡb/Ⅲa活性以及血小板聚集率表达检测。相关标记操作于5 mL抗凝管中进行,100 μL全血与CD14-FITC/CD45-PE以及CD42鼠抗人抗体室温反应25 min ,对照组采用同型IG1-FITC以及IG2-PE(购自美国BD公司)混匀,采用红细胞裂解液optiLYse C 溶血素溶解红细胞,PBS液体洗涤三遍,5min/次,生理盐水重新悬浮细胞,上机检测,CD45/SS以及CD61/SS分别检测gpⅡb/Ⅲa活性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的表达(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BD公司)。

1.4 基线资料比较 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

2 结 果

2.1 三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比较 SAP组、UAP组、健康组研究对象的BMI、HDL-C、LDL-C、吸烟率、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和UAP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发生率及TG、T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

注:与SAP、UAP组比较,*P<0.05。

2.2 三组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率 血小板中性粒细胞的聚集率:SAP组(24.61±2.59)%,UAP组(25.03±2.74)%,健康组(17.62±2.15)%;血小板单核细胞的聚集率:SAP组(47.36±3.79)%,UAP组(48.15±4.08)%,健康组(33.81±3.04)%。SAP组、UAP组患者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AP组与U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三组患者gpⅡb/Ⅲa、IL-8水平比较 SAP组、UAP组患者的gpⅡb/Ⅲa、IL-8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SAP组与U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gpⅡb/Ⅲa、IL-8水平比较

注:与SAP、UAP组比较,*P<0.05。

2.4 冠心病患者血清IL-8水平与血小板细胞聚集率、gpⅡb/Ⅲa的相关性 冠心病患者的IL-8水平与gpⅡb/Ⅲ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21,r=0.533,r=0.429,P<0.05)

3 讨 论

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均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的血脂代谢异常如低密度脂蛋白LDL-C以及甘油三酯或者胆固醇的高负荷,可以通过损伤冠状动脉血管内皮,进而促进内皮下平滑肌层的暴露,Ⅲ型胶原纤维的暴露可以与局部血小板结合,通过正反馈机制调节血中的血小板活化,促进血小板性血栓的形成[5-6]。在粥样斑块的基础上发生的斑块破裂以及出血等,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的发生[7]。但IL-8作为介导级联式炎症反应以及局部免疫调节的重要物质,其对于血小板的活化以及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效果分析较少。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以及稳定性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可见,体质量指数以及脂蛋白差异不明显,但是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发生率在UAP组以及SAP组患者中明显增加,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血清血脂代谢指标明显增加。IL-8介导的体内血管性内皮损伤以及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本次研究发现UAP组与SAP组患者的IL-8表达明显增加,均高于60 ng/L,但ACS组以及SAP组间并无明显差别,IL-8在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到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中。血小板则与暴露的内皮下基质发生黏附、聚集,并激活血小板,最终形成血栓。gpⅡb/Ⅲa是反应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gpⅡb/Ⅲa>20%时,局部血小板指数可升高15%以上,血小板明显活化,可明显促进血小板性血栓或者混合性血栓的形成[8]。UAP组以及SAP组的gpⅡb/Ⅲa均明显升高,两组均>15%,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的进一步活化可促进内皮下肌层的损伤,同时血小板可诱导血管壁多种细胞分泌炎症因子如TNF-a以及TGF-β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在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中,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和募集是促进冠状动脉内皮层单核细胞浸润、吞噬以及泡沫细胞形成的重要调节因素,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15%时,胶原纤维Ⅲ型表面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强,中性粒细胞粘附作用增强,本次研究中的中性粒细胞聚集率、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率均上升了25%左右,提示了IL-8可以同时通过介导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以及血小板的活化,进而促进冠状动脉的损伤。然而,本次研究中并未发现UAP组以及SAP组间的相关趋化因子的差异,鉴于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不一,且UAP并发粥样斑块破裂以及血栓形成的病理变化更为多见,血小板以及中性粒细胞的改变并无明显,可能与入组患者的病程以及治疗疗程和用药剂量不一有关。

综上所述,血清炎症因子IL-8显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同时其机制可能与介导局部血小板活化以及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有关,希望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排除冠心病患者用药或者治疗疗程的差异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而进一步明确IL-8在介导粥样硬化病变中的生物学作用。

[1] 申彦菊,刘鸿,陈青云,等. 运动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Toll样受体促炎通路的影响[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2(10):921-926.

[2] 曹佳,徐延勇,商亮,等. 载脂蛋白E拟肽EpK对apo-/-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5,23(9):833-842.

[3] 陈晶晶,文美,毛华,等. IL-8及Ps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不同时期变化的研究[J]. 贵州医药, 2006,30(10):885-887.

[4] 刘俊田.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0(2):141-152.

[5] 郝宝顺,刘雪莲,刘勇,等. 瑞舒伐他汀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5,23(11):1646-1648.

[6] 王竹,高永翔. 动脉粥样硬化与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25(6):853-855.

[7] 刘莹莹,卢义,孙敏,等. 炎症因子TGF-β1、IFN-γ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20(3):404-405.

[8] 赵依帆,潘思京,高真真,等. 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2):1332-1334.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serum IL-8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th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of platelet Ⅱb/Ⅲa

BaiJianrong1,MinXingming1,HuangYuanshuai2.

1.DepartmentofBloodTransfusionRoom,HejiangCountyPeople'sHospital,Hejiang646200,Sichuan,China. 2.DepartmentofBloodTransfusionRoom,AffiliatedofHospital,South-WestMedicalUniversity.Luzhou646200,Sichuan,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relationship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interleukin 8 (IL-8) expression levels and platelet membrance glycoprotein (GP GP Ⅱb /Ⅲ A activity and leukocyt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Methods 129 cases diagnosed CHD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which 72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 group), 57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group. And the same period 60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was chose as a health group. The serum IL-8, gpⅡb / Ⅲa activity, leukocyte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ir relevance in the three groups.Results SAP group and UAP group of patients with platelet neutrophil aggregation rate, platelet monocyte aggreg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ealthy group (P<0.05)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but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between SAP and UAP groups (P>0.05). SAP and UAP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GP Ⅱb / Ⅲ A, IL-8 level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healthy group (P<0.05), but SAP and UAP group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P>0.05). In patients with CHD levels of IL-8 and GP Ⅱb / Ⅲ A, platelet neutral granulocyte aggregation rate, platelet monocyte aggregation rate were show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P<0.05). Conclusion IL-8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HD gpⅡb / Ⅲa leukocyte activity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IL-8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urs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erum interleukin-8; Sugar membrane protein Ⅱ b/ Ⅲ A activity;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编号:120336)

R541.4;R446.11

A

1000-744X(2016)07-0686-03

2016-04-09)

△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1例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英文的中性TA
血单核细胞在真菌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中性墨水的消泡和消泡剂
高桥爱中性风格小配饰让自然相连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