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为何有这么多“坏毛病”

2017-01-17 12:41
中外文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诺诺好孩子博物馆

“好孩子”为何有这么多“坏毛病”

□ 李环宇 王琪鹏

一封信指出“好孩子”的不足

这封小学校长的信中提到,合唱团的孩子们在强手如林的团队比赛中获得了斐然的成绩,但是他们在生活细节中文明礼貌和礼仪上的欠缺,与在比赛中的优异表现形成了鲜明对照。

譬如,有些孩子“出门就跑,不抬头看人,冲上公交车大声喧哗,不给年龄较小的弟弟妹妹们让座”。在食堂用餐的时候,“横着插队”。在看专业合唱演出时,不好好坐在座位上安静地看表演,而是“说话,来回晃悠”,以至于坐在前排的外国观众看不下去,扭头和孩子们两次沟通,对于老师的提醒教育,孩子们却“置若罔闻”。在就餐中,因为是自助餐,有些孩子拿了很多的食物却吃不了,让餐厅的工作人员“直摇头”,而“老师反复提醒,依然我行我素”。

作者还写到,一些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中不主动帮助“年纪小、行李多、身体不舒服”的同学,有时候,老师虽然指定让帮忙,但是有的孩子依然百般不愿意,没有帮忙。怕孩子想家,老师一路照顾,当时,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但是在给爸妈打电话时却“脸比书翻得还快”“第一句,先喊累啊,老师怎么不帮他啊,撒娇,矫情,甚至撒谎现象严重,尤其对老师的辛苦付出只字不提,缺少基本的感恩。”

因为是出国参加比赛,文化学习活动也特别丰富,老师还带着孩子们参观了博物馆、大学等,可是一路上,“有的同学不停地玩微信、玩手机游戏、聊天说话,甚至同学之间面对面还用微信聊天。”

对于孩子们的表现,作者也对自己的教育进行了反思:“现在的学生教育需要方法和技巧,甚至斗智斗勇,学生不拿老师当回事,也不敬畏,但孩子归根结底是你们家庭的,家庭教育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突击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培养成的。”

“好孩子”为何也让人头疼?

对于这封信,诺诺(化名)的妈妈很有感触,她告诉记者,女儿诺诺六岁了,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大多数时间是以老人为主,而老人的教育方式就是着重于学习。在孩子5岁的时候,诺诺的爸妈给她报了名去了一个学前班,“老人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仅老师留的作业要完成,还要额外给孩子留作业。”诺诺妈妈并不反对让孩子做一些额外的功课,但是对于老人的教育方法却提出了质疑。

在学校里,诺诺的表现是老师眼里的乖孩子。而在诺诺的爸妈看来,孩子的学习态度极不认真。“老师让做作业,磨磨唧唧地拖拉不写。”诺诺妈妈告诉记者,她发现诺诺在写作业的时候总喜欢手里拿着玩具,一边玩一边心不在焉地写,原本只需要半个小时,诺诺一拖就是两个钟头。有一次,孩子竟然一边写作业一边让爷爷给讲故事。而父母要是稍微严厉地批评一两句,爷爷和奶奶便会出来阻拦。

“老人总是觉得孩子学习好了,其他的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人这一生除了学习,其他的教育也得跟上。”诺诺妈妈说,可能是老人太宠溺的缘故,诺诺在家里表现的脾气很差劲,稍有不顺心就会大喊大叫,甚至还会动手打大人。这让她十分担心:“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拿捏,如果批评得严厉了,老人会护着孩子,有时候甚至会大人之间发生冲突,而这样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孩子更加有恃无恐,真令人头疼。”

今年5月,北京朝阳区某小学组织学生参观国家动物博物馆,结果孩子们离开博物馆后,留下了满地的垃圾。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尽管进馆前他们说明了注意事项,但学校老师、家长并没教育孩子如何参观博物馆。他还提到:“每次博物馆里只要来了孩子,就好不了,破坏力很强……”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殿堂,在这里应该有相应的礼仪。安静参观、不打扰别人、不破坏展品,这是最基本的素质。”这位博物馆工作人员说,现在能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学校还是少数的,能走出来的,一般也都是比较好的学校。“正因为是好学校,才应该做出示范,更好地参与到博物馆教育中。”

此事被媒体报道后,这所小学的负责人向公众道了歉。“教育应该无为而治,有人、没人的时候应当一样,所以,学校会反思是不是我们的教育还有不专业、缺失的地方。”而在网传的那封信中,那位校长也提到了学校组织孩子参观了各种艺术殿堂,但一路上有的孩子还在不停地玩游戏、玩微信,聊天说话……让人咂舌。

教育不反思会害了孩子

“校长的这封信其实说得已经很克制了。这不是教育的瑕疵,而是硬伤。”青少年教育专家宗春山直言,教育的本质是学会做人,知识也是为学会做人这个目的服务的。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大家都忽略了生活本身也是一种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无处不在地教育我们,但是我们却把生活和教育割裂了,认为只有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才是教育。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知识,生活才是直接知识。

宗春山举例说,北京有一所学校实行“走班制”,孩子们没有了班级的概念,每当上完课教室里便一片狼藉,没人打扫卫生。“孩子们的知识、见识、头脑都没的说,但就是没有合作意识、团队意识,没有文明礼貌。”宗春山严肃地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将会教育出来一堆头脑发达,但是社会学问极其短缺的“原始人”。

“学习成绩好就一好百好,这样的教育理念掩盖了很多的问题。”宗春山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厌学失学儿童的研究,通过上百个案例他发现,很多孩子并不是因为学习不好而厌学,而是“失友”“有的孩子非常自私,不懂得感恩,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但这种自私不是刻意的,而是无意的,因为这些孩子没有公共意识。”不知道如何考虑别人的感受,慢慢就会失去朋友,这些孩子中有很多学习非常好,但因为没有朋友,在学校中往往“四面楚歌”。然而,家庭教育乃至学校教育往往忽略了这个问题。

另外,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更需要的是通过朋辈的关系进行参照,来知道自己是谁。但是,现在的孩子缺少丰富的社会关系的锻炼,孩子的世界中往往只有父母,这种社会关系的单一化,导致了社会功能的单一化,导致孩子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社会关系。

很多孩子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就更不需要礼仪礼貌了,这就导致了社交功能的退化。虽然在网络世界里,孩子们也在用微信、QQ和别人交流,但这种交流和实际生活中见面打招呼、问一句“你吃了吗”是无法比拟的,是不需要情感的。

“人的命,家注定。”宗春山对“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观点非常认同,但他同时认为,学校在评优、选拔人才上是可以有导向性的,可以作为一种考核。他认为,如果学校可以不只看成绩,建立起多元评价体系,自然会引起家长的共鸣,倒逼家长重视起这方面的教育。

(摘自《北京晚报》)

一句话结束无聊

1.问你的包什么牌子,答:假的。

2.问你为什么没开之前的车,答:抵债了。

3.问你衣服从哪里买的,答:地摊。

4.问你在哪里工作,答:你给我找一个吧。

5.问你结婚了没有,答:孩子爸(妈)卷钱跑了。

我们中国人就这点好,只要你比他们惨,就会很礼貌地不再继续追问了。

猜你喜欢
诺诺好孩子博物馆
好孩子
STARSIDE ECONOMY
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猫追老鼠
真是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