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桂林

2017-01-17 08:48那云宏
中国盐业 2017年18期
关键词:漓江桂林

■ 那云宏

雨中桂林

■ 那云宏

桂林,位于广西北部,湘桂走廊南端,海拔150米,因“桂树成林”而得名,是人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之一。

六月底,我又一次走进桂林的怀抱。本是酷暑难耐的三伏天,连日的阴雨绵绵却让地处亚热带的桂林凉爽如家乡大理,也让整座城市洗净浮尘,变回了山清水秀模样,显出她最动静相宜的姿态。

我们住在市区桂林火车站旁,虽然繁华,但千篇一律的店铺对我们毫无诱惑力,吸引我们的却是遍布城市的山水胜景。每天晚饭后,在像忘了关的水龙头般飘落的雨滴下,我们各自撑开雨伞行走在粗壮的桂树、榕树下,呼吸着最纯净的空气,逐一探访桂林少女般的清纯:

第一天傍晚,我们误打误撞往南走了将近半小时就来到了南溪山公园,她有东西两峰,耸拔千尺,因南溪萦绕而得名。山上有白龙洞,洞顶高而开阔,像盖了屋顶的房子,山石洁白,不时有燕子自由自在出入。陡峭的岩壁上镌刻有不少名家大师的石刻。公园内还种植有友谊林、樱花园,不少市民走进公园遛弯,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第二天傍晚,我们一路向东同样走了将近半小时就来到了漓江和挑花江交汇处的城徽——象鼻山。只见两条江洪水齐暴涨,甚至没过了滨江道路的栏杆,平时温顺、清澈的江水变的湍急、咆哮、浑浊,乘船游览号称城市名片——两江四湖夜景的计划不得不搁浅,只能雨中漫步偷窥其一隅,夜景的时尚被天气碎片化了。象鼻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山上长满了灌木,一身绿装清新可爱,洪水淹到了象鼻和象腿的中部。自然而然在象鼻和象脚之间就有一石洞,造就了“象山水月奇景”。与我十年前所见的象鼻山景致大相径庭,记得那年的一月是枯水期,水浅清澈,象鼻和象脚之下的石板暴露无遗,当时满山坡光秃秃的,几乎全是苍白、沧桑的石头,但倒影清晰可见。不同时段的景虽不同,但“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镜像亘古不变。

桂林,“千山孤野立,一水抱城流”,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婀娜多姿,烟雨蒙蒙,略显娇羞,不由感叹桂林人民好幸福。

随后我们专程游览了素有“百里画廊”之称的漓江,也是雨中行。桂林的山很多,山形也很奇特,不是那种连绵不绝的山脉,而是拔地而起各个独立的山峰,峰与峰之间没有过渡,突然断开了联系,相距不远处又突然出现。一座座的山峰,不同的山峰幻化出各异的姿态,如大象、似骆驼、类芋头、状羊角、像官帽、动如童子拜观音和忘夫石、犹如田螺矗立的螺蛳山,最负盛名的是漓江山水文化之魂的九马画山及二十元面值纸币背面选取的黄布图案……,给人不同的视觉享受。石峰上长有茸茸的灌木和小花,远远望去,宛若美女身上的绿衣。江岸的堤坝上,终年碧绿的凤尾竹,似少女的百褶裙,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漓江自桂林至阳朔逆流的八十三公里水程,游船不紧不慢的开了四个小时,我们一边坐着轮船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遐想着,船行中同一座山不同角度模样各异,这是一场视觉的盛宴,真想让时间定格不前。漓江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峰之间,但见江上轻纱笼罩,岚雾缭绕,群峰若隐若现,若断若续,构成了一幅幅千姿百态的泼墨水彩画。正如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描述的那样:“江作青罗带,山作碧玉簪”。

那一场场的雨,或大或小;那一条条的江,蜿蜒曲折;那一座座的山,千峰百态;那一片片的绿,印心染神;那一簇簇的雾,奇幻飘渺。桂林山水难道不是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吗?桂林山水甲天下,难怪陈毅元帅感叹:“不愿做神仙,只愿做桂林人”。

(作者单位: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乔后盐矿)

猜你喜欢
漓江桂林
桂林行
漓江情画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漓江真美
乐!乘动车,看桂林
桂林师范大学与桂林王城、雁山园
还我们美丽的漓江
漓江夕色
리장(漓江)의 가마우지 낚시꾼
桂林:击浪现代理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