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2017-01-17 15:32孙世桢童红欣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12期
关键词:农机维修服务

孙世桢+童红欣

摘 要:“十二五”期间,河北省农机装备总量大幅提高,新型农机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机化水平显著提高,对农机维修管理服务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分析当前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现状及问题,总结近几年在农机维修管理服务方面工作经验,提出了提高农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农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

中图分类号:S232.8文献标识码:Adoi:10.14031/j.cnki.njwx.2016.12.016

0 引言

农机维修对提高农机作业效率、作业质量和经营效益,保障农机节能减排和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是农机化服务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深入实施,大批新型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得到推广应用,农机具保有量逐年增加,随着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农机维修管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河北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农机科研、制造、应用大省;做好农机维修服务工作,对农机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

1 “十二五”时期农机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断提升全省农机化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机装备总量大幅度增长,结构明显优化。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11亿kW,比2010年增长9%。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保有量分别达到27.4万台和49.8万套,分别比2010年增加60%和44%。小型拖拉机占比持续下降,高效收获机具发展迅猛,玉米收获机达到5.3万台,是2010年的5倍;小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达到8.48万台,比2010年增长24%。

(2)作业水平显著提高,薄弱环节取得重大突破。2015年底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7%,比2010年提高了9.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8个百分点。小麦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重大突破,机收水平由2010年的25%提高到75%。

(3)新型农机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省农机合作组织发展到2358个,比2010年增长7倍,承担农机作业量占到30%以上,主力军作用日益突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4)新技术推广步伐加快,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一大批先进适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到推广应用。农机深松在粮食主产区全面推广,累计作业面积4400万亩。棉花、马铃薯、谷子、花生等优势作物机械化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性发展。畜牧养殖、设施农业等领域机械化生产全面推进。

(5)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扶持力度前所未有。“十二五”期间,中央安排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2.8亿元,比“十一五”增加38.6亿元,增长1.72倍,补贴各类农业机械达65.5万台(件)。争取国家项目资金4.1亿元、省本级财政专项资金8.4亿,实施薄弱环节农机具累加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贴、扶持农机合作社建设、支持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等,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6)农机化政策法规建设不断完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基础上,2012年重新修定了《河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农机化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全省农机化健康发展。

2 当前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维修网点情况

截止到2015年底,全省在农机主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机维修各类网点仅有2270个,其中:一级维修网点13个,二级维修网点56个,三级维修网点1360个,专项维修网点841个。与2012年近2万个网点相比,网点数量大幅下降。其中,一级综合维修点仅占0.5%,二级点占2.47%,根据维修网点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高等级维修网点少,结构不合理,远远不能满足农机化的发展需要。而且绝大多数的三级点、专项点,一般设在村镇或乡村公路边,维修仪器和设备简陋,服务质量差。

2.2 农机维修服务监督管理情况

农机维修厂点收费取消后,相关行政执法管理工作经费难以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农机维修厂点管理工作面临着无经费来源的困难局面。农机维修网点技术合格证下放到县级后,许多地方既没有专职负责农机维修工作人员,也没有最起码的办公条件,甚至有的地方连打印合格证的打印设备都没有。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化促进法》及国家农业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以及《河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都赋予了农机部门一定的执法权力,但由于业务经费问题,使得维修政策的宣传、工作人员的执法、与工商质检部门的配合等工作开展困难重重。

2.3 农机维修技术人员情况

由于农机维修行业工作环境差、效益低,技术较高的技工人员和年轻人不愿从事农机维修业,导致整个农机维修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有相当一部分维修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修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而来,对新型农机具维修不熟悉,修不了,只能等厂家上门维修或返厂维修。

2.4 农机维修市场情况

个体农机维修网点的发展,在促进农机维修市场繁荣、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各地维修网点规模小,基本都处于家庭作坊式经营,还没有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农机维修服务体系,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农机维修市场在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远落后于农机销售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引导,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维修服务组织。

3 对农机维修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的积极探索

3.1 积极做好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工作

充分利用农机报废更新试点的契机,积极引导与促进二级农机维修网点参与废旧农机回收工作。2015年农业部把河北省列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省份。根据河北省农业厅、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商务厅印发的《关于做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的通知》(冀农机发[2015]3号)精神,河北省农机修造服务总站(以下简称省修造站)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机回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农机维修主管部门要与财政、商务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加强有关农机回收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工作,确保农机报废更新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鼓励和促进农机维修网点开展老旧农机的回收工作,不断扩展服务范围,提高经营效益。

唐山、石家庄农机维修主管部门已经以此为契机,开始规划促进二级维修点的建设和发展,一些经销商、合作社的积极性开始显现。

2015年河北省共报废更新老旧拖拉机571台,联合收割机107台;2016年上半年共报废更新拖拉机94台,联合收割机79台。从目前实施的报废更新情况看,由于补贴额度偏少、农机报废程序复杂、回收旧机价格偏低等原因,不能有效调动机主报废更新积极性。

3.2 开展农机维修厂点专项整治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河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和《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管理,加强维修服务行业监管,提高农机维修质量,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与节能减排,从2013年8月份开始,由省农业厅和省工商局联合发文,在全省进行了农机维修厂点专项治理行动,省农业厅和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建立省级农机维修厂点专项治理协调指导小组,各地市组成的联合执法检查组对区域内维修厂点的经营资质、维修条件、维修人员资质、生产条件、守法经营和管理制度建设六个方面逐一进行了检查,确保农机维修厂点证照齐全、合法经营、农机维修人员持证上岗,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和农民增收。

3.3 开展农机维修体系建设试点

为落实《河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机械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机械维修服务体系建设,扶持社会力量以及农业机械生产企业兴办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站点,为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提供便利”的要求,省修造站向全省农机维修管理部门印发农机修造工作指导意见,推动全省农机维修体系建设。石家庄市栾城县农机局2013年率先争取当地财政支持资金10万元,有效促进农机维修网点和农机合作社建设。

3.4 加强农机维修服务监督管理

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令《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书核发行政许可及其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和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农机部门的职责,严把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发放与监管关口,强化农机维修服务监管力度。

3.5 积极推进全国农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

积极推动农业部农机化司组织开发的《全国农机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普及应用,举办农机维修培训班,组织开展系统应用督导检查,加强系统数据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不断提高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3.6 做好农机具检修工作,保障农业生产

每年“三夏”“三秋”作业之前,积极做好农机具检修工作,认真制定农机检修工作方案,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的作用,将工作重点放在“一新一旧”上(对新机手的宣传培训和老机具的检修保养),积极开展机具检查、维护和保养,提高机具技术状态,提升农机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确保农业生产顺利开展。

3.7 大力推进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工作

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障能力建设,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质量,把农机修理工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农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

4 提高农机维修服务保障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维修网点建设

尽快出台农机维修网点服务保障能力提升扶持政策。一是出台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建设奖补政策,采取财政补贴一点,社会投入一点,主要农机企业帮一点的方式,对现有农机维修网点进行提等升级。二是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建立大型、新型、高性能农机的维修补贴政策,按照每台大型拖拉机或联合收每年补贴300元的标准,对承担任务的农机维修网点进行维修补贴,提高维修质量,保障机具良好的技术状态。

4.2 加强农机维修体系建设

一是以农机生产企业为主,合理布局,建立4S店,发展一批具有先进维修设备、具有掌握先进维修技能的维修人员的维修企业,提高机具检测和维修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供高科技、高级别的维修服务。二是提升现有基层农机维修网点的维修能力和水平,搞好常规维修服务。三是提升农机合作社的维修能力,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

4.3 农机维修网点管理行政经费纳入预算

农机维修管理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确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各级财政部门应将农机维修行政许可所需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为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4.4 引导农机维修服务创新

要根据本地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的现状,积极开展农机维修服务组织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一要鼓励维修网点与农机企业的“三包“售后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支持维修网点做好维修服务。二是支持引导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开展农机维修业务。定期从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农机维修网点中选调技术人员到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技能训练,培育一批高技能农机维修人才。三是支持引导生产销售企业投入先进技术、资金和设备与农机维修网点联合开展售后服务和零配件销售,优势互补,增强和拓展农机维修网点服务功能和范围。四是拉长服务链,形成农机大户、维修点、配件供应一条龙服务模式。

4.5 以节能环保高效为目标,加快老旧机具报废更新

老旧农机由于工艺落后及各零部件的寿命问题,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做好农机报废更新工作对全社会减少排放、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的农机报废政策在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标准不尽合理、报废补贴和更新补贴捆绑的实施、回收企业利润低、工作不积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老旧农机的报废进度,建议适当提高补贴标准、报废与更新补贴分开、增加政府专项扶持资金等措施,调动农民机手报废农机具的积极性,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

4.6 加强农机维修人员技术与政策培训

农机主管部门应对农机维修培训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培训经费,弥补农机维修管理部门经费不足的困难,减轻学员经济负担。农机维修人员培训应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工作结合起来,使更多的农民有机会了解掌握新的农机维修技能,提高维修技术水平、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

猜你喜欢
农机维修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健全农村农机维修网点建设 为农业生产顺利进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