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青春力量

2017-01-17 16:10
中华儿女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小样王玲群团

全力推进“支部上网行动”,建立紧密联系青年工作机制——

紧密联系青年是做好一切青年工作的前提。

随着青年聚集、沟通、交流方式多元化发展,工作、生活的流动性增强,为了破解日益凸显的团组织覆盖不到、联系不上团员青年的突出问题,重庆共青团在全市各级团组织全力推进“支部上网行动”。依托微信、QQ等即时通讯手段,在每一个基层团支部建群。通过“支部上网行动”,让团组织找到团员青年,让团员青年回到团组织,最终实现“支部全上网,团员全覆盖”。同时,认真落实“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合力服务群众”要求,建立首批市级群团服务站示范点,打造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一线窗口和工作平台。

网上新家园

在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没有人不知道大学生村官廖埝的。

年轻小伙儿廖埝是武陵镇长塝村的村委会主任,同时兼任村团支部书记。廖埝的到来为整个村子带来了更多青春与活力。2015年,他响应团市委“支部上网行动”的号召,创建了“长塝村网上团支部”微信群,把村里在外务工的13名团员青年拉回支部群中,搭建起支部与乡亲互动交流的新平台。

廖埝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在微信群里发布团区委组织活动的信息,公布惠民政策,以便更多村民了解乡村变化。“同时,我会把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感人事迹编成小故事,发在微信群里,传播新农村建设中的‘正能量。”

群内团员也通过微信群积极参与团区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向村干部咨询问题、寻求团干部或老乡的帮助。“长塝村网上团支部”微信群加入的青年越来越多,迅速发展成为长塝村一个重要的公共空间,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网上新家园”。一些长塝村在外务工的“超龄团员”听说村里有这么一个平台,也都纷纷联系廖埝,要求加入微信群。

如今,“长塝村网上团支部”已经有140名村民,成了村里和外出务工人员交流的重要平台。

据了解,“支部上网行动”是重庆共青团为破解“团组织覆盖不到、联系不上团员青年”难题,依托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团支部“上网”,团支部书记既要作为“群主”将团员青年“拉回”到组织中,又要作为上一级团组织的“群成员”负责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以此让团组织找到团员青年,让团员青年回到团组织。同时,团支部书记在群内适时发起话题讨论、组织学习、分享心得等,将网上团支部建设成为凝聚团员青年的有效阵地。截至目前,重庆市6万多个团支部依托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实现“网下”到“网上”,“上网”率超过90%,促进了基层团建和互联网的有机融合。

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真武村团员青年张洁一直在广东打工,2016年春节返乡回家探亲期间,恰逢白市驿镇团委正在开展“支部上网行动”,村团支部书记找到张洁介绍了现在家乡的就业创业政策,并把她拉进了村团支部QQ群里。

一开始,张洁没把此事放在心上,但自从进了QQ群后时不时会收到家乡招聘信息、创业指导优惠政策等信息,看到这些信息,张洁动心了。

“现在家乡发展得这么好,像我这样常年与家人聚少离多且父母年迈不能照顾,为何不在家乡就近找工作呢?”有了这个念头,张洁对“网上团支部”的关注从一开始的不太在意,变成了天天必看群里的动态。

2016年3月,镇团委主办就业直通车招聘会活动,并通过“网上团支部”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张洁看到信息以后,回乡参加招聘会,通过几番面试,她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工资待遇也很理想。找到工作后,张洁激动地说:“说实话,以前我就是一个连交团费都找不到门的‘口袋团员,这次能通过网上团支部找到这么满意的工作,真的很感谢团组织。”

收获“家”的温馨

“以前,我对群团组织不‘感冒,以为他们搞的都是花架子,从没想到自己也会这么快和群团服务站结缘。”S码健身部落的“超妈”说。

这一切都得从2015年底,“超妈”的公司正式入驻小样社区说起。

江北区小样社区是一个青年创业的综合体,这里有小样公寓、小样Office、小样餐厅、小样创咖等多种空间产品,不仅能满足创业青年的办公需求和社交需求,还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工作生活中的烦心事。

入驻小样社区后,一件小事让“超妈”彻底改变了对群团服务站的看法。

“当时,社区的厕所由于靠近公交车站和运动场馆,使用的人很多,加之感应出水不够灵敏、没有专人打扫,所以厕所卫生条件很差。”“超妈”忍受不了这样的环境,试着向刚开始运行的党群服务中心提出了建议。“没想到,中心很快就完成了厕所整改,并将原有冲水设施更换成为脚踩出水器。”这样的工作效率让“超妈”大为吃惊,她开始积极参与到中心活动中来。

在这里,“超妈”认识了很多同龄创业青年,其中还有10多人成了她的客户。创业者在这里还可以接受每月两次的“萌芽创计划”创业辅导;参加“学院公开课”,解决投融资对接、初创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参与“政策开放日”活动,就不了解的创业政策向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咨询。

除此之外,小样社区群团服务站还为创业青年提供了一系列增值服务,如代收快递、法律咨询、房屋租赁信息查询、英语辅导等等,创业青年们在这里不断收获着家的温馨。

超妈口中的“群团服务站”是重庆团市委牵头在青年集中的工业园区、商圈、楼宇、专业市场、孵化园等区域,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的群团基层服务工作阵地,统一入驻“基础团务+社区市民学校”工作品牌,是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手联系服务群众的一线窗口和工作平台。

自专项改革以来,团市委认真落实市委“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合力服务群众”要求,联合工会、妇联等其它群团组织牵头建成首批市级群团服务站示范点13个,全市各区县团委牵头建成群团服务站1230个。各群团服务站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基础团务+社区市民学校”等服务,在中午、晚上、周末等群众集中休闲时段错时错峰为群众就近就便提供帮助,解决群众“有话想说、有事要办总找不到人”难题,使群团服务站成为青年群众愿意来、经常来的“群众之家”。同时,团市委还积极探索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提升群团服务站服务能力,统筹安排专项经费100多万元,指导群团服务站市级示范点首批购买社会服务项目13个。

除江北小样社区外,国贸中心群团服务站也是重庆市首批市级群团服务站示范点之一。

重庆聚升化妆品商行老板王玲是一名29岁的湖南姑娘,她一个人远离家乡来到重庆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被朋友带到国贸中心群团服务站小坐,在不经意间王玲发现了一张“青锋计划”项目的申请表格。在咨询服务站工作人员后,王玲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提出了申请。第二天,团渝中区委书记李真真带人到王玲的公司考察。最终,王玲成功获得10万元的创业借款,并有机会接受专业创业导师的培训辅导。

“真是雪中送炭,在服务站的这次‘邂逅不仅解决了我现在资金周转难的问题,还让我学到了更多知识,这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王玲说。

除此之外,重庆国贸中心群团服务站重点打造“楼宇市民学校”,引入“青春7点课堂”“青春漂书角”“青年创新创业沙龙”等项目,充分运用QQ、微信群等新媒体手段线上线下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培训、相亲交友、文体娱乐等活动。

和王玲一样,每天都会有上百名青年群众前来服务站,看书、玩桌游、喝咖啡、健身……这里不设门槛,是真正的“青年之家”。

责任编辑 陈晰

猜你喜欢
小样王玲群团
数智群团:从分散的“群”到融合的“团”
跳舞吧,去庆祝!
少年追梦郎
少年追梦郎
少年追梦郎
跳楼事件
如何增强党群工会管理工作的时代性
着力增强群团组织战斗力
牢牢把握群团改革正确方向 努力开创党的群团工作新局面
搞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