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2017-01-17 21:29李春香
东方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自然美艺术美语文教育

李春香

摘要:语文的园地,是一方美的园地,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美的殿堂。可以利用文本的内容美进行审美渗透。领略自然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观赏艺术美,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感悟社会美,进行英雄主义教育;沐浴人情美,进行道德情操教育;欣赏人生美,进行理想主义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育;审美教育;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人情美;人生美

在语文的世界里漫步,随处可以观赏到美的鲜花: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人情美、人生美等。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美的殿堂。蔡双、蔡文[1]认为: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培养使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教师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窥见美的风采,体察美的精魂,感悟美的真谛。能为素质教育助一臂之力。

一、领略自然美——陶冶情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李新华认为:作家描摹山川景观,名胜古迹,花鸟鱼虫,都绘声绘色,这是作家的审美体验;读者阅读这些文字见形况味,闻声见色,则是对审美客体的间接审美体验。为此教师不能忽略利用这些审美体验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美学角度出发,教师讲授并不应该以“作家如何如何写好”为重心,而应以引导学生去体验“祖国河山本来是多么多么的美”为途径,从而陶冶学生情操,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嫩绿的青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灿烂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同时还进一步让学生结合身边的春的美景,闭目想象课文中的五幅图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春风图、迎春图。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头脑中的五幅画描绘出来,结果一幅幅富有个性的精彩图景呈现在课堂上,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这种语文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而且能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知晓祖国的江山就是如此的多娇,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的情怀。

二、观赏艺术美——提升品位,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

美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培育人,美化人。高尔基说:“美化人,赞美人是非常有益的。它可以提高人的自尊心,有助于发展人对自己的创造力的信心。”文本中精选了许多表现艺术美的课文,如《安塞腰鼓》、《观舞记》、《口技》等,教师这时就要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净化,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培育美的情操,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

教学《观舞记》时,让学生声情并茂地、绘声绘色地大声朗读课文,用心感悟卡拉玛姐妹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舞蹈的‘飞动的美,从而欣赏到那舞蹈富有光艳、曼舞、神韵的艺术精妙。尽可能地把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让学生结合在影视艺术中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的享受,而达到了美化自身的教育的目的。

三、感悟社会美——懂得奉献,进行英雄主义教育

语文文本中有以描写人物事件,反映社会生活为主,表现的是催人奋进的社会美。如有反映民族抗争精神的《芦花荡》;有反映志愿军战士英雄主义精神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反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的《生命之舟》;有以反映助人为乐精神的《醉人春夜》等文章。从不同的角度,精彩呈现了社会各方面的美。这里着重谈谈如何用社会精神美对学生进行英雄主义教育,让学生懂得个人要有倾情奉献的精神。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救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他们身上,闪耀着民族英雄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夺目光辉。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誓言;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救济粮”的民族气节;闻一多“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视死如归;鲁迅的“横眉冷对”等等。

教学这类文章时,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文上,要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作更深层的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的社会和谐繁荣,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争取来的,同时也需要当今每个人献出爱心,青春和热血,为社会倾情奉献自己的一切,为社会更加美好作出贡献。

四沐浴人情美——学会感恩,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中学语文课文里,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名族,不同国度的人情美。如《背影>中的父子情;《藤野先生》《再塑生命》中的师生情;《七根火柴》中的战友情;《散步》中的亲情;《明月几时有》中的兄弟情等等。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刻感受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个性的审美评价,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四、欣赏人生美——追求完美,进行理想主义教育

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为人类酿造了最甜最美的生活,为了追求崇高的理想,在他们身上闪现出人格美、人性美、追求美等传统美德,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信客的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的人格美;杜小康忍受孤独、经受暴风雨的洗礼,学会坚强的人性美;《台阶》中父亲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追求美等。课文中许许多多这样的美好人物形象,其优良品质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若能让这些光辉形象栩栩如生的站立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会肃然起敬,受到理想主义教育。

结语:

美学与语文教学是一对孪生姊妹,开发这块美学园地,利用审美渗透来完成语文课的思想教育,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中美的因素,增强美的教育,才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让语文课堂节节生美,让学生每堂课都获得审美享受、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蔡双、蔡文.浅谈审美教育[N/OL].山东农大报,2006-3-20http://weekly.sdau.edu.cn/html2006/2006/llsj/2006_13_18_5460.htm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J]//李新华.审美教育之我见.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1,4:9

[3]八年级语文教学用书(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13,49

猜你喜欢
自然美艺术美语文教育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浅析自然界的审美现象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苏轼作品的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