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初探

2017-01-18 08:25郭悦赵竹筠
职业·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基础中职

郭悦 赵竹筠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全球化、社会化以及国际语言的特殊身份而身价倍增,成为了跨入21世纪所必备的通行证。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中职学生是否在现实工作中具备英语应用的能力是适应社会的新标准。因此中职学生掌握好英语,尤其是其专业方向的专业英语,无论是对自己的学业来说,还是对未来的职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没有体现出教学的有效性、实用性,中职专业英语教学需要改进。

笔者在镇江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对机电专业英语教学进行调研,也发现了这一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对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进行实践,从理念、师资、教材三方面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衔接措施。

一、中职专业英语教学困境

《镇江市中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初探》课题组(下简称课题组)在2016年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生,调查了以下几个问题:学生的英语基础、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态度与方法以及学习目标和建议。教师方面,主要从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对课程设置及教材的态度和见解、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四个方面进行。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学生学习效率低和教师教学成效差。中职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具体归纳如下。

1.专业英语的形式化教学

专业英语属于科技英语,专业词汇多,句子偏长、结构复杂,语法知识覆盖面广。对于学习了三年基础英语的中职生来说,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需要前三年基础英语知识的铺垫,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学习难度相当大。由于职校生源的特点,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习习惯、方法都不理想,初中的基础英语知识本就未过关,加之厌学情绪,遇到复杂的专业词汇更是头疼。专业英语的趣味性低,学生畏难情绪严重,学习积极性就更低。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专业词汇、语法讲解上,口头上的交流训练相对较少,课堂气氛沉闷,教师无法调动中职生的学习激情。这样的教学只能说是形式上的教学,学生根本无法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目前镇江技师学院对于专业英语的教学安排仅仅一学期,这样的教学安排体现出对于专业英语的不重视,那么教师也只能形式化地教学。

2.专业英语教师师资匮乏

目前镇江技师学院专业英语教师队伍非常不稳定,外聘教师居多。专业英语教师主要是由专业课老师担任。专业课老师不是英语专业毕业,在语法、翻译、口语等基本英语功底上明显不如基础英语教师。由于专业英语教师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知识培训、缺乏行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的基础英语教师,是不能深刻理解专业英语教学内容,难以把英语能力与专业实践融为一体的。专业英语教师的严重匮乏将影响职业教育培养复合人才的目标。学院也未设置专业英语教研室,很少或从未组织专业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之间几乎没有交流与合作。

3.教材缺乏实用性

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应用和延伸,专业英语的学习一定要突出其实用性。镇江技师学院机电专业英语采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材主要以对话和短文为载体,注重专业词汇和长句的学习。课后配套习题单一,仅设置了回答问题和翻译两种题型,偏重阅读练习,缺乏口头交流的训练,未能将专业知识和英语表达有效结合。大多数教师在使用这本教材时教学方法单一,只是照本宣科,讲解词汇,翻译课文。

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初探

中职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基础英语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专业英语教学则是基础英语的应用和延伸。然而,目前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教学却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所以出现了上述专业英语教学的困境。结合镇江技师学院的实际情况,非常有必要把二者衔接起来,改善专业英语的学习状况。课题组在机械工程系以机电专业英语为例,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主要从理念、师资和教材三方面着手,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探索。

1.理念的衔接

学校虽然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但对于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视度还是不够,把专业英语看做是基础英语的一部分。其实首先需要进一步强化专业英语的主体性。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到应用英语的过渡与发展,它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也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语言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课程。可以借鉴基础英语教学,提升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专门成立专业英语组,对教材、教法进行研究。其次结合专业特色,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制定专业英语课程标准,保证专业英语教学课时。最后重视英语实训,使学与用紧密结合,以需求理论为指导,积极尝试语境化、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专业方向,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尽快掌握专业词汇和表达,把所学知识用于专业语境中。

2.师资的衔接

中职基础英语教师多为英语语言专业教师,精通语言教学理论,清楚所教班级的学生英语基础情况,但缺乏机电专业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无法顾及专业英语的教学。专业英语教师多为机电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前三年的英语学习一无所知,对学生的英语基础不了解,加之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上单一,不能实现有效的输入。这就形成了制约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效对接的障碍。安排基础英语教师与专业英语教师互相听课,互相借鉴,实现学术交流,有利于他们在教学中互相学习,也能自然形成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学院领导要为教师们创造条件,给专业英语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安排基础英语教师定期在企业实践,熟悉专业英语词语用法,安排专业课老师进行英语教学培训,并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与荣誉挂钩,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努力。

3.教材的衔接

教材是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的载体。目前中职英语在二者的教材中只突出了二者各自的特点,无法实现二者的共享。基础英语的重点是基础词汇和语法,素材的选择也都围绕学生生活展开。而专业英语体现为专业性强、词汇量大、句子难度大。学生从基础英语到专业英语的学习跨度太大,很难适应这种转变。因此中职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学院学生的水平,不同系别开发本专业的校本教材十分必要。以机电英语为例,在基础英语教材中增设机电专业教辅任务活页和任务卡(例如设备说明),既有基础英语语言的共核,夯实了基础,又突出了专业特色,为专业英语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专业英语教材中可把进口数控机床的操作说明书、先进仪器和设备的组装及使用指令纳入教学范畴,还可融入基础英语元素,设定语境,分组讨论,使用专业词汇进行口语练习,增加专业英语的趣味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在英语的应用中发挥作用,势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小结

总之,潜移默化地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注入专业知识,在专业英语中增加基础英语元素,是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英语应用的。当然,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还处于初探阶段,需要进一步摸索实践。

课题:2016年度镇江市社科应用研究课题。

(作者单位:镇江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基础中职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高职轮机专业高中职衔接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