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中职物理教学质量

2017-01-18 08:28程志翔
职业·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观察力心理特点注意力

程志翔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技能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政府逐步加大了对中职院校的投资,越来越重视中职院校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物理课程是中职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学好物理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应用物理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但是中职院校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课程的参与程度也很低,物理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抓住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提高物理的教学质量已经迫在眉睫。

一、中职院校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1.中职院校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人的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中职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并且其观察力和记忆力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根据这样的特点,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引发学生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对所学物理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和掌握。中职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具有丰富的现象能力,对于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中职院校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特点

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无法顺利考入高中而选择中职院校的,经历过中考失败的他们大多缺乏自信心,甚至会有自卑的心理,对于学习通常会选择逃避的态度。中职学生对读中职院校的认识也较为片面,多数学生本着“得过且过”“混个文凭”的心态进行学习。针对这样的情感与态度特点,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所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通过简单易懂、趣味性强的物理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问题的解决以及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可以让学生增强学好物理的自信心,认识到物理的学习并不是很难。

二、如何针对学生心理特点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1.充分了解学生

物理教学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在教学进行之前应多与学生接触,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充分了解学生。首先,教师应了解中职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特点,通过实物演示、多媒体运用等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所学习的物理知识。其次,教师应当了解中职学生缺乏自信心、厌恶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特点,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树立自信心,通过不断的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最后,教师还应了解中职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可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来了解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教学之前的摸底考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神态了解出学生是否对于知识点存在疑惑。

2.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整物理教学的模式,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出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采用“头脑风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物理知识薄弱,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不强烈,对于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兴趣。因此,在物理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注意力的维持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先决条件,所以教师应避免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而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物理课堂得以顺利进行。

3.物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物理教学应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只有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对物理的兴趣。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小发明、物理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

三、小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中职院校的物理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情感与态度特点,在物理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将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职物理教学的质量,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为今后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观察力心理特点注意力
让注意力“飞”回来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观察力、手眼协调能力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