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文化差异下的中医名词术语英译障碍研究

2017-01-19 15:22徐敏
考试周刊 2017年4期

徐敏

摘 要: 中医因其独特的疗效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接受,但是中西医的文化差异使中医英译面临着许多障碍。本文讨论了中西医文化差异对中医名词术语英译造成的障碍及解决障碍的方法。

关键词: 中西医文化差异 术语英译障碍 英译障碍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中医以其独特的疗效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接受。但是中西医文化存在的诸多差异对中医英译产生阻碍,如何让中医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人民准确地理解中医文化是中医对外传播研究的重点。

一、中医术语英译障碍分析

中西医在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等很多方面都具有共同点,两者都是研究生命过程及防病治病的科学。但是中医和西医在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各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理论体系不同。

中医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探求病因。中医文化还融合了儒家和宗教文化,以及即佛教和道教文化。西医文化基于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建立,这一理论首次解释了人体结构的八大循环系统。此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影响了西医文化的发展,以分子学为基础,以盘尼西林为标志,细菌图谱确立了西医两大理论基础——系统论和分子论[1]。相对于西医的直观,西医术语的简洁明了,中医是从整体和宏观把握人体的规律和共性的,中医语言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

(二)中西方语言思维方式不同。

1.中国传统语言哲学思维

儒家、墨家和道家关于语言问题的相关思想和研究构成了中国传统的语言哲学观。儒家的语言观是言论,辩说应该合乎礼制、名分。墨子主张“取实予名”的语言精神,即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名,以做到名副其实。《老子》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具有哲学意义。“名”是指人们描述人与事物之间存在的区别;而当人们描述相关情绪感受时,则用比喻或象形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正所谓“娓娓道来”“名状道物”等。儒家、墨家和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代表和反映了汉语重意合而不重形合的基本特点。这些思想对汉语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文化,包括中医文化的基础理论和语言表达留下了深刻印迹[2]。

2.西方古典语言哲学思维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典语言哲学的代表人物。柏拉图的“命名理论”建立了西方第一个语言哲学学说:语言是命名,名字的本分是表达本质。柏拉图认为语言是表达知识的工具,也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立者,也是第一个对语言进行系统和全面探讨的哲学家。他总结了主谓结构为句子核心的语法规则,定义了西方语言中重要的词类,并对词语进行了分类[3]。

3.中西方整体与个体的思维方式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中医是整体性思维,天、地、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笛卡尔创立的西方近代哲学明确把主题与客体对立起来。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将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分别进行分析和研究。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表达,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医文化语言不同的表达形式。中医文化中整体性思维对汉语的影响就是语言全面、周到,词语的意思必须在整体中得以反映,要结合上下文才能确定词语的意思。中医术语大部分来自古代医学典籍,语言结构较松散,术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较为复杂,表达和阐述具有修饰色彩,有很强的隐喻性。西医文献结构严谨,在英语文化个体分析的影响下,英语的词法、句法形态、形式明确具有显性特征,其专业术语往往意义单一,具有专词专用的特点。

二、中医术语英译障碍的解决对策

(一)中医术语英译的“总体解决方法”——直译为西医的对应词。

直译是中医术语英译的首要原则,主要内容是字面翻译法和西医术语重合法。中医五官和形体的名词术语主要遵循字面翻译法。如将五官(five sense organs),七窍(seven orifices),气门(sweat pore),骨(bone), 脑(brain),髓(marrow),脉(vessel),关节(joint)等术语直译为西医中的“对应词”就行。比照西医术语重合翻译法是最常用的方法,疾病和脏腑的名称与西医切合度较大的术语主要采用这种方法。如将心、肝、脾、肺、肾等术语直接翻译成西医的对应词:heart, liver, spleen, lung, kidney。疾病的名称也往往能在西医术语里找到重合:瘟疫(pestilence), 感冒(common cold)。中医语言很多源自于古代医学典籍,文字多使用古汉语,晦涩抽象,文学性很强,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先要将其转化为浅显易懂且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现代汉语,再进行英译,这样才能符合译文忠实于原文的要求。如 “生气”,不是指的发脾气,而是先要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生命力”,再翻译为 “ vitality”; “ 带下医”,不是指的“躲在裙带下的医生”,先要将其转化为 “妇科医生”, 再翻译为 “gynecologist”; 女子胞,意思不是 “双胞胎的女性”,指的是“子宫”,再翻译为“uterus”。不加转化,直译的结果就会贻笑大方。

(二)音译加注释法。

因为中西医文化上的差异,往往有一部分中医术语是找不到重合的西医术语进行翻译的,这时可以采取拼音翻译加括号内注释的方法进行翻译,这是补偿译文化缺失的有效方法。如精:jing(as the world origin in ancient philosophy); 气:qi (as the world in ancient philosophy)。拼音翻译虽然直接,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色,提供了文化传播的途径,但是不应在中医术语英译中采用大量的拼音翻译法,不然会“过犹不及”。

(三)用意译方法翻译隐喻,类比方式命名的名词术语。

直译很难翻译出通过类比和隐喻方式命名的名词术语。“白虎历节”和“乌风内障”是通过隐喻的手法分别表示类似游走性关节疼痛和青光眼的眼疾,所以乌风内障应翻译“glaucoma”,“白虎历节”翻译为“acute arthritis”。

(四)规范术语,根据语境选词。

一词多义的现象在中医术语中大量存在。不同的语境里,中医术语的含义是不同的。如“虚”是中医学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有“体虚,血虚,脾虚”之分。“虚”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根据语境的不同分别翻译。指脏腑的虚时可用asthenia,脾虚时可译为“asthenia of spleen”。“脾虚水泛”一词,其原意是指由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而引起的水肿,所以同样是脾虚,这个“虚”应该译作“hypofunction of spleen”。至于阴阳,气血的“虚”,则可译为deficiency。?纯指功能的虚弱,可用hypofunction。表示体虚这一概念时,也可用weakness或debility来表达[4]。

三、结语

中西医在理论体系、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各个文化内涵方面都存在不同。中医术语存在模糊性和一词多义的现象,这些都成为中医术语英译的障碍。中医术语英译应遵循:直译是中医术语翻译的总体原则,因为其体现了术语翻译的自然性和简洁性。对于最具有文化内涵和隐喻特色的中医术语,应该采取拼音翻译加括号内注释的方法来补偿这种文化缺失,以体现中医术语的民族特征。中医术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应该根据语境进行翻译。

为了克服中医术语英译的障碍,准确地表达中医,让中医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我们就必须学习中西医文化的差异,研究中医英译的特点,以提高中医英译的质量,为中医文化走向国际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马平中.西医文化差异视角下的中医英语翻译障碍[J].外语研究,2013.

[2]刘炜,林文娟.中西思维差异在汉英意形合医学术语中的映射[J].Negative,2016.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李照国.中医英语翻译技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016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6Q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