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间的联系与协同

2017-01-19 11:13王守礼
中国总会计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联系绩效管理全面预算管理

王守礼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以及财政改革体制的日益深化,传统的医院的预算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医院必须努力探寻一套完善的、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在提高医院预算管理水平的同时,不断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内控机制、成本核算机制。本文就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之间的联系与系统效应做出详细分析,以期为全面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提供有效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 绩效管理 联系 协同

一、引言

医院的本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一种公益性事业单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医院越来越重视其经营管理的效果。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内部控制水平等,并直接对医院的长远战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旧的制度约束下,预算管理这一重要的管理模式并未引起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这导致很多医院并不能对单位内部各部门的经济资源、非经济资源的进行合理调配、优化、管理。这不仅仅是对医院现有资源的浪费,更体现出潜藏于医院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很容易使医院内部的管理部门产生贪腐现象。因此,医院必须加强全面预算,在医院内部构建有效的、科学的、规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与绩效管理相联系、协同,逐步实现现阶段医院的科学化管理。

二、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全面预算的编制环节存在很大漏洞

医院属于具有高科技的服务产业,很多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社会知名度、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经常需要更新各种医疗设备,因为工作的需要每年还会增加或减少医护人员和病人,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大部分医院在资金周转方面存在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有的医院的管理层基本都是由各科室的主任或者副主任提拔上来的,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再加之财务管理知识方面的欠缺,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经常出现一定的个人主观性,很多预算的编制都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还有的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进行预算的编制;更有甚者将全面预算管理和单纯的财务管理混为一谈。由于领导层的不重视,医院的其他职能部门和员工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医院的全面预算编制同实际经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全面预算编制环节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资本预算、财务预算、运营预算等不同的内容。这就需要各医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编制原则,在科学的编制方法的支撑下进行预算的编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医院的科室和职能部门并未根据不同的预算类别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编制,而是对相关部门下发的预算敷衍了事,或者参照以前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简单的加加减减,对于在下一年度可能出现的特殊项目并未涉及,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预算编制对医院的各项业务并没有任何实际指导意义,严重的还会浪费医院的各项资源。

(二)全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各种保障

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各行各业在使用该项管理方法的同时不得不站在自身的角度寻找适合自己的预算管理执行体系。目前,很多医院在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缺乏技术保障、制度保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管理效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医院的预算管理系统严重匮乏,各项信息的发放、回收、整理、分析、汇总等环节存在诸多不便,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中工作效率低下。另外,在全面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经常出现人为随意处理的现象。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的结果:一方面,医院的预算调整频繁,很多是为了能够与预算数据吻合而十分勉强地向预算数据靠拢,预算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的控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导致预算的分析缺乏真实性,对各项预算信息的科学分析是由医院的各职能部门协同完成的,但是有的医院对预算信息的分析只是由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简单的分析后就做出判断。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考核过程缺乏完善性

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过程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个关键性环节。我国医院中已经成立了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各临床科室只是负责预算的编制工作、向上级部门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各医院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会根据需要从整体的高度和理念对各科室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验收。但是,在实际的考核与评价工作中,医院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基本都是对医疗业务的收支情况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对于其他非业务指标的考核并不关注。殊不知这种单一的考核指标并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医院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有的医院目前所执行的绩效考核奖惩制度也缺乏完善性,根本无法真正激励各部门和各科室的相关人员,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医院战略发展规划的实现,影响了预算目标的实现。

三、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协同发展

如前所述,在我国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大部分医院的预算管理问题频出,绩效管理工作仅停留在各科室层面,即使有的医院在绩效管理中设置了相应的体系与指标,但是也比较简单,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完善性、科学性。随着我国财政政策不断推出新的管理措施,形成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以及政府采购、资产管理、政府购买服务、非税收入管理和票据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体制。要求医院管理向着更加精细化、综合性更强、全过程、全方位、公共性的方向发展。财政管理要求不断提高,预算执行难度日益加大,客观上要求医院管理层掌握新技能,把握新制度,从财政管理与医院业务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点。因此,必须将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工作联系在一起,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为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设置科学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医院最大的特点就是非营利性、市场性、复杂性、综合性。这些特点分别在医院的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工作、业务管理工作等诸多方面,因此,医院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前必须设置好科学的、有效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空间、时间等不同的角度思考预算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便于对医院各业务科室、各职能部门等进行季度和年度的考核,并通过绩效考核及时发现全面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切实可行。例如,医院可以从预算总指标、各科室部门预算等不同的角度设置绩效考核指标。

(二)以全面预算为基础,站在全局的角度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在全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在这样的改革大环境下,医院必须努力探索如何加强本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对绩效考核有着积极的作用。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管理之间是相互连续、相互作用的关系,缺乏预算基础的绩效考核只注重形式并不重视内容,是不具备控制力的。加强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对绩效考核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绩效考核工作的完善与否是建立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医院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紧紧围绕全面预算的内容和预算实施的过程进行绩效考核体系的设置与完善。例如,医院可以在以内部层面考核为主的基础上适当结合外部的考核指标;也可以在以财务指标为主的基础上结合一些非财务指标;在定量指标为主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定性的指标。这些都是完善绩效考核工作的关键。

(三)运用预算执行结果,将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充分运用到绩效考核中

医院应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的执行与考核结果,并将其充分运用到绩效管理工作中。这需要医院的领导层和管理者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和绩效管理的新思想,在各种方法的支撑下对医院的经营成果、管理目标等进行科学衡量。一定要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视为切实落实医院业务工作的一项有效手段和工具。例如,医院可以在绩效考核时将预算的执行结果、成本的控制情况、业务的工作效率等作为综合考核的主要内容,不能单纯地只追求一方面的成绩。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的、完善的、规范化的全面预算能够为绩效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保障,医院的管理者也可以通过预算的执行情况不断修正和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密切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医院的绩效考核更加真实、更加符合实际,从而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职能作用,为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沈放斌.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分析[J].工作研究,2014,(9):72-73.

[2]杨宗庆.浅谈医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13,(9):14.

[3]刘华.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16,(3):41-42.

[4]何瑜.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中的应用分析[J].会计师,2015,(6):24-25.

(作者单位:安徽省荣军医院)

猜你喜欢
联系绩效管理全面预算管理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