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的林业转型之路

2017-01-20 02:40
浙江林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鄞州区花木社员

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的林业转型之路

◇撰文//马旭丹

编者按:

随着林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后,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出现对于林业规模经营,林权制度改革,维护林农权益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本选题选取“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丽水联济油茶专业合作社”“淳安县好运来山核桃专业合作社”3家浙江省优秀的林业专业合作社,以此为典型,分别突出这3家合作社的发展特色以及值得借鉴的经验。

位于省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的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坐落于有着“四明山心”之称的杖锡村,2016年1月12日被评为全国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之一。

杖锡素有“鄞州的西藏”之称,崇山峻岭,土地肥沃,曾经这里是著名的高山贫困村,如今变成了全省重要的花木种植基地,拥有“中国樱花之乡”的美誉。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凭借杖锡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展植物种植与经营,主要以樱花、红枫、青枫和白玉兰为主,并与南京中山植物园合作,投资50万元建设“樱花良种繁育园”,引进樱花优良新品种25个,增加花色多样性的同时延长花期,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根据国家政策进行科学性的开拓创新,顺应市场变化与时俱进,在变化中谋求新发展。

靠山吃山到以林为生,杖锡花木初成长

上世纪90年代的杖锡,山民年收入人均不到600元,甚至连孩子读书看病都成为难题。靠山吃山的杖锡村民仅靠山里出产的玉米、番薯、毛竹、茶叶等物作为维持他们生活的唯一收入。廉价的农副产品迫使山民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1990年,杖锡村的村民陆续开始从事獭兔与长毛兔的养殖与贩卖。广袤的山地资源与丰富的植物资源满足了獭兔与长毛兔的生长需求,通过贩卖高价值的兔毛与兔皮,杖锡村的山民第一次收获了一笔看似不小的财富。但是好景不长,上世纪末的时候,兔毛兔皮的价格急剧下降,导致杖锡村的獭兔与长毛兔养殖事业遭遇到了严重的挫折。就在这样的契机下,山民又将月光重新聚集到了山里的“宝贝”。

樱花在历史上是杖锡村的标志性植物。杖锡村每家每户都有樱花的身影,每逢春季山里便是一片粉色。但是这样的樱花在以前的杖锡山民眼中不过是最普通的植物,毫无经济价值。可是谁都未曾想到就是这看似最平凡普通的樱花为杖锡村民带来了又一次转机。

上世纪末,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樱花作为优质观赏植物出现在众人眼前。这个时候的杖锡村也已经有少许村民开始种植樱花,本来只是想作为礼品赠给他人,但是却没想到受到了别人的一致好评,而且还为他们带来了第一批顾客。从上世纪80年代末的小规模种植苗木到90年代末大规模兴起苗木种植热,杖锡村开始真正成为了“樱花村”。

但是由于前期盲目跟风,缺少市场协调性,导致形成了供过于求的物品滞销状况。这时候杖锡村村民鲁根水在《农村信息报》上第一次自费刊登一则关于小樱花推销的广告,没想到一下子便有客户上门签订万元订单。在此之后,杖锡山民开始主动与市场接触,苗木经营越来越有成效。在2007年前后,山民人均年收入增至5万元左右。杖锡村开始摆脱了“高山贫困村”的头衔,走上了靠山致富的新路子。

种苗贩卖到多种经营,创造专业合作社

“各自为战”卖花木,自主营销为主的方式,使处于弱势的个体农民丧失了市场话语权,大部分利润落入了中间商的腰包,几年辛苦都是为他人做衣裳。为扭转这种情况,在章水镇政府和鄞州区农林局的牵线搭桥下,杖锡村20户种植花木的农民联合起来,于2006年成立了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社员一致推举鲁根水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成立之后,在鲁根水的带领下,社员们齐心协力,联合闯市场,走南闯北,使市场弱势群体的地位得到了根本性变化,农民的话语权也得到了提高。

为了杖锡的长远发展,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勇敢创新。为改变杖锡樱花品种单一的局面,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与南京中山植物园合作投资50万元建设“樱花良种繁育园”。在鄞州区林业技术管理服务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专业技术与市场理论的授课或面对面指导等方式,使杖锡山民人人都成为了嫁接小高手。合作社还积极参加中国花木交易会,利用农民信箱、中国花木交易网等网络平台和《中国花卉报》等媒介积极宣传樱花等花木产品。

2007年,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社员花木销售提高了30%左右,销售收入达到了600万元。“由于花木种植发展喜人,很多外出打工人员也开始陆续回山种起了花木,要求加入合作社的农民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社员也由原来的20户变成了100多户,还不断有农民加入。”鲁根水说道。

创新科技与生态理念相结合,谋求新发展

考虑到森林资源保护与水土流失的情况,近年来,全国都在提倡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政府政策,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选择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探索发展林业新模式,促进杖锡村甚至章水镇的发展。

樱花节作为杖锡的特色已经延续了十年之久,从最初的本地樱花到现在的30多种樱花品种,不但扩大了樱花节的规模与影响,更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理念。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还准备在杖锡建立国内规模最大与品种最多的樱花公园供人们参观,将樱花作为杖锡的一张响亮的“名片”。与此同时,在宁波市科技局与农林局的带领下,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开创了林业种植新模式——“林菜”模式。所谓的“林菜”模式也就是在现有林作物的基础上进行再种植。例如现在正在杖锡实施并取得初步成功的林下百合与林间蘑菇的种植栽培。作为拥有观赏与药用双重价值的百合作物需要足够时间的阴凉遮蔽,而竹林刚好为它提供了这样的条件,于是在科学指导下林下百合孕育而生;林间蘑菇则是利用竹林废弃物的再次循环使用。这样既可以做到四明山区域的生态保护,又能给山区群众带来更多的经济收入。

“旅游经济的发展是杖锡选择的最正确的道路。”宁波市鄞州区技术管理服务站站长袁东明笑着说道。为了锡村沿着正确道路发展,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考虑到交通以及旅游相应设施问题,在2016年6月提议的合股开发浴心谷项目,得到了社员代表的一致同意,从5000元到10万元,除了资金入股,更有不少社员以土地入股,现资金已达510多万元,据悉该数目仍在不断增加中。此项目得到了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技术上聘请专业人员为其制定建筑规划图。“浴心谷”意为“沐浴心灵”,浴心谷度假村占地约100多亩,有5栋7间高档小木屋民宿,可接纳100多人的山间乡味餐饮,还配有百合、果园、蔬菜、养殖等十大农业观光园。2016年8月,宁波浴心谷度假村悠闲公司正式挂牌。

作为杖锡樱花园的配套,浴心谷与樱花节相结合,不仅制定出短期目标,还着眼于未来发展。杖锡村与杖锡花木专业合作社在时代中不断发展,紧跟时代潮流,响应政府号召,在政策扶植与自我创新的不断努力中发展经济。

三次转型,跨越三个时期,代表三次创新与发展:从靠山吃山到以林为生,从种苗贩卖到多种经营,从创新科技到生态理念,一步一脚印,杖锡村与杖锡专业合作社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新的未来。

猜你喜欢
鄞州区花木社员
宁波市鄞州区德培小学
人民公社女社员
花木笺
唠叨的妈妈
爱找茬的老师
时间都去哪儿了
鄞州区美术教师新作选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同劳动 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