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导向的医德考评体系构建

2017-01-20 09:13施小红寿清和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医德医务人员考核

施小红, 寿清和

(绍兴市人民医院监察室/党办,浙江 绍兴 312000,1784926877@qq.com)

基于人本导向的医德考评体系构建

施小红, 寿清和

(绍兴市人民医院监察室/党办,浙江 绍兴 312000,1784926877@qq.com)

通过介绍医德考评体系的构建原由,概括了医德考评主体全员化、内容一体化、程序标准化、指标数字化、考核常态化、结果公开化、运用刚性化、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做法,总结了基于人本导向医德考评体系在医院管理和医德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抓住敏感问题,明确行为边界;抓住核心问题,规范医疗行为;抓住发展问题,提升学术水平;抓住思想问题,培养人文精神。

医德考评; 医德医风;体系构建

医德是医务工作者基本的职业素养。医德建设是医疗机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任务。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医改深入的变革期,社会诚信和道德体系受到了巨大冲击。医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个分支,医务人员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信仰、行为和价值观也受到冲击并作出调整。医德处于失衡和重构中。因此,坚定医务人员的理想信念,规范其医疗行为,建立和完善具有自我管理、价值导向、差异管理和激励机制的人本思维的管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1]。基于此,自2008年始,我院自行开发医德考评系统,把医德考评作为现代医院管理和医德建设的切入点,融合和渗透于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不断增强医德考评的科学性、规范性、针对性、实效性。

1 医德考评体系建设的渊源

良好的医德形成有赖于外在的强制和内在的自觉[2],医德考评在制度层面的设计上就体现了这种理念。一直以来,人们对医德的评价较为抽象,从传统医学对医生以“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医圣”“药王”的美誉和尊称中不难看出,对医德的辨析大致体现在仁爱关怀与技术精湛两个层面。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医学对医德有了更为宽泛的内涵要求,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实施办法及考评标准等文件,对现代医学背景下医德的考量形成了具体规范,在制度层面有了外在的强制。近年来,我院结合医改形势任务要求,不断修订调整、改版升级医德考评系统,形成了较为成熟、规范、完整的医德评价体系。医德评价体系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正向激励,形成正面导向,有效促进了践行医德规范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医德评价体系,主要包含四个维度:一是外部评价,如患者表扬信、锦旗、满意度排名等来自患方的、外在的评价。二是专业评价,主要是从事医学职业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学术能力、科研成果、教学能力等。三是人文评价。四是诚信评价。

2 医德考评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做法

医院高学历、高素质人群结构,特殊的服务关系,医院内部相互协作的运作机制,决定了医院管理中要充分认识人作为管理要素的核心价值,医务人员是医院发展的建设者,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3]。医德考评体系的构建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进行设计和实践的。

2.1 主体全员化

医德考评的主体是医师、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考虑到行政后勤人员仍属于间接服务于临床的工作人员,并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医德考评可以作为职业行为导向的管理工具,纳入到整体的考核中。况且,医务人员中的医师、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在考评中同样存在因序列不同、科室、部门不同而导致考核的差异化,需要在考核指标设计上通盘考虑与统筹兼顾,医德考评主体全员化将有助于医院管理中考核数据的整体应用和一体化运作。下文中医务人员,泛指医院职工。

2.2 内容一体化

指标设计为六项加分指标、六项减分指标和两项否决指标,涵盖了服务意识、技术能力、荣誉获得、继续教育、廉洁执业、制度执行和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内容。9年来,医德考评系统的考核内容几经调整修改,一方面是为了与医改形势任务相契合,另一方面是为了医院重点工作导向和实际工作切合的需要,如外出行医当初属于违规行为,而今已合法并倡导医师多点执业,在医德考评中也就删除了这条的减分。如我院于2014年开始实施“2.5+2.5”校院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医院的教学功能需要不断强化,医德考评中增加了教学方面的指标。但医德考评内容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如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人文意识、文明诚信、遵纪守法、廉洁行医不会改变,也是内容一体化的基础。

2.3 程序标准化

医德考评系统对考核指标的录入部门进行了相应的授权,对考核程序有严格的规范。实行科室-部门-委员会三个层级的考核体系,即科主任为科室考核的负责人,负责本科室人员的考核,部分职能部门科主任具有双重身份,既为本部门考核负责人,亦为相关指标录入的责任人,有相应指标的录入权限。录入数据后确认,再由医德考评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审核。改变了原来未经规范数据多方录入、数据不全、录入分值不统一等情况。对部分考核指标如“拒收红包回扣”的考评程序,设计了必须由第三人证明或将现金直接缴入住院收费处,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同时,如被考核对象对考核指标存在异议的,可以提请医德考评委员会进行复审,保证了考核的公正公平。

2.4 指标数字化

医德考评指标经历了由繁至简、由粗到细、由虚到实的过程,去除了“增强工作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等无法量化的指标,实现指标的数字化、可操作、可量化。指标设计中,用数值的大小来区别不同的级别与贡献度,如获得荣誉、课题论文等均按照国家级、省部级、厅级、市级、局级、院级分别设计不同的分值,参加公益活动,休息时间参加的比工作时间参加可以获得更高的分值。为了平衡各类别考核指标,考评系统对个别考核项目设置权重,如“科研学科建设”设最高限分。同一考核内容或事项不重复加分或减分,计负分或正分的最高限。如媒体表扬报道,可能全国、省、市对同一事件均进行报道,就以全国级别分值加分,通过对指标权重的分配、调整和限制,使医德考评体系更具科学性。

2.5 考核常态化

医德考评的常态化需要各科室各部门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在职能科室层面,考核负责人要把考评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与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结合,不断思考和改进考核内容与指标设计。在科主任层面,把握好运用好考核规则,尤其是负分的考评,需要科主任和职能科室管理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敢抓敢管,善于发现存在问题,坚持实事求是的负责态度,实时动态录入数据。医德考评不但为院级层面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成为科主任的管理工具。

2.6 结果公开化

我院的做法是每季度公示每个职工的各项考核指标,年底公示年度考核成绩。一方面便于录入的考核指标的核对,做到考核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另一方面通过公示,营造全员参与全员重视的氛围,弘扬正能量,遏制负行为。通过公示,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考核流程、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

2.7 运用刚性化

医德考评的周期从上一年度12月1日开始到本年度11月30日截止,其时间上的设计是为考评结果的数据能运用到年度考核中。医德考评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完善与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分不开。近三年来,医院把医德考评优秀者自动或优先纳入到医院先进序列中。在职称晋升中,医德考评“较差”为一票否决,取消当年晋升资格。在入党转正、干部聘任提任、干部考核中医德考评作为考量数据之一,纳入到考核指标中。这些刚性规则的结合运用,有效地引导了职工的医疗行为和职业行为,成为激励和约束员工的刚性机制。

2.8 管理信息化

医德考评系统的运行有赖于信息化的支撑,特别是近5年来,医德考评一年一改版,所有数据通过网络录入、审核和确认,系统实现了权限清晰,职责分明,流程规范。

3 医德考评的成效与意义

医德考评体系突出医务人员在医院管理和医德建设中的主导性地位,把医院发展目标与满足员工的个人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把医院文化导向与医务人员的思想行为追求结合起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发展。同时,医德考评修订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考核与被考核者的充分交流和沟通,逐渐达成共识,形成认同感的过程,其成效和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抓住敏感问题,明确行为边界

医疗工作中,红包回扣是敏感问题,涉及道德和法律底线。医德考评抓住这一敏感问题,予以激励与制约的双重措施,即退还红包的予以加分,收受红包回扣予以一票否决,清晰了行为边界。近3年来,我院的退还红包分别为267人次、301人次和324人次,取得了较好的良性引导作用。

3.2 抓住核心问题,规范医疗行为

遵循诊疗规范与制度是医务人员日常医疗活动中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与关键。医德考评抓取与医德具有关联性的指标如医疗质量服务投诉、违反诊疗规范等指标,抓取“推诿病人造成不良后果”“重要诊疗护理措施未落实”“不合理用药”等违反诊疗制度中的底线行为纳入到考核体系中,以反映个体的医德水平,强化了医疗行为规范与管理。

3.3 抓住发展问题,提升学术水平

科研学科建设代表着医院专业学术的软实力与发展潜力。医院一直非常重视科研学科建设,医德考评中也充分体现了这方面的导向,但由于整体人群的学术能力分布不均,学术分总是被高学历人才所得,引发不同意见。经过医德考评委员会的多年探索和不断调整,采取了限制最高分、调整比分权重等措施,近年来科研学科建设的总体占比控制在20%左右,一方面具有激励科研学科建设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积极引导更多的医务人员投入到科研、论文、课题等学术研究工作中。

3.4 抓住思想问题,培养人文精神

医学是人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关键在于发挥医务人员的能动性。医德考评每年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在3%~4%,通过与医院年度评先评优挂钩,极大地推动了医德考评工作力度,形成了全院上下积极参与医德考评、重视医德考评的良好氛围,推动了医学人文精神培养与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同时,医院党委充分利用医德考评数据,分析各支部党员的医德考评分值,把医德考评数据运用到党建考核、党员评先评优中,促进党员发挥创先争优、先锋模范作用,为政治思想工作拓展了新思路、新方法。

[1] 钟南山.简论医德的内涵[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 19(6):3-4.

[2] 王东红,孙宏亮.医德形成:外在强制与内在自觉[J].医学与哲学,2008,29(9):22-23.

[3] 陈蕾.探究医院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的运用[J].中国外资,2014(12):190,192.

〔修回日期 2017-02-11〕

〔编 辑 李丹霞〕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an-Oriented Medical Ethics

SHIXiaohong,SHOUQinghe

(InspectionOffice/ThePartyOffice,ShaoxingPeople′sHospital,Shaoxing312000,China,E-mail: 1784926877@qq.com)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reason of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edical ethic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pecific ways of the whole-staff participation, content integration, the procedure standardization, the index digitalization, the assessment normalization, the result openness, the application rigidiz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medical ethics. Then it concluded the importance and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man-oriented medical ethics in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ethics: grasping the sensitive issues and defining the boundary of behaviors; grasping the core problems and standardizing the medical behaviors; grasping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improving the academic level, and grasping the ideological problems and constructing the humanistic spirit.

Evaluation of Medical Ethics; Medical Ethics; System Construction

R 192

A

1001-8565(2017)04-0442-03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4.10

2016-11-22〕

猜你喜欢
医德医务人员考核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医学生医德意识教育问题分析及对策
内部考核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