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现代医学模式兴起的时代呼唤*

2017-01-20 09:13鲍中义吴榜静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医学医患职业道德

鲍中义,吴榜静

(1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bzhy1978@sina.com;2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现代医学模式兴起的时代呼唤*

鲍中义1,吴榜静2**

(1遵义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bzhy1978@sina.com;2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论述了现代医学模式兴起的缘由,从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现代医学模式下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优化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科学制定带教老师遴选标准,健全带教老师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护生临床实习全过程,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培养实习护生“三个意识”和“一个理念”,促使其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现代医学模式;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

现代医学模式的兴起呼唤医学教育模式的变革,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且要重视医德医风的教育,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各个环节之中。在护生临床实习阶段,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德医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而且可以为培养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护理人才提供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上的探索,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既具备精湛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的护理人才。

1 现代医学模式的兴起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它与传统医学模式相对应,是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在医学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和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生物医学模式在精神病、慢性病、心因性、功能性疾病方面遇到了巨大的障碍:如果仅从人的生物学特征方面去探究致病原因和治疗方案,结果将是徒劳无功;即便是在病因、病变皆明确的躯体疾病方面,若仅考虑生物医学因素,也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是有缺陷的,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和心因性疾病的日益增多,亟须将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综合研究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于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兴起。它的兴起不仅推动了医学整合的产生和医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而且使人们对疾病与健康辩证关系的认识更上一层楼,更加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日常生活保健[1]。

2 现代医学模式下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1 医学模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医学模式由传统医学模式向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对现代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医学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呼唤医学教育的变革与创新[2]。在医学教育中,护生临床实习阶段是他们从学习掌握医学理论知识飞跃到临床实践的关键阶段,若他们在这一阶段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将为他们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然而,一些护生在这一阶段既未学到熟练的临床操作技术,更未培养起优秀的职业道德精神,反而存在责任意识弱、安全意识差、组织纪律性不强、服务态度差、文明礼仪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轻则使一些护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花较长时间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给医院管理和临床实践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更有甚者,个别护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职业技能、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差,因操作不当或护理不周,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给病人的生命造成危害,为医院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医学院校和实习医院应当更加重视护生的临床实习工作,严格管理,加强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需要的合格的护理人才。

2.2 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迫切需要

受一些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部分医务人员错把医患关系当作经济关系来处理,背离了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产生了收受甚至索要红包和财物、收药品回扣、见利忘义、漠视生命等现象,既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和患者的利益及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也给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医学教育各环节之中,已经迫在眉睫。在护生临床实习阶段,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医德医风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使实习护生充分认识护士岗位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增强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好地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从而为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迫切需要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推进,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效,但在改革进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亟须解决。例如,存在“以药养医” “过度医疗”等不良现象[3],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看病难”“医疗费用过高”的现象反映非常强烈等。医疗卫生事业是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神圣事业,与群众生活休戚相关。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需要行政机关系统、医疗卫生系统和医学教育系统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在护生临床实习阶段,只有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帮助实习护生进一步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其责任意识,自觉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2.4 解决当前日益激化的医患矛盾的应有举措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实现以人为本,减轻病人痛苦,促进医患互信,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当前,医患矛盾加剧,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能否处理好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关系到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在临床实习阶段,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也是解决当前日益激化的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它有助于实习护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神,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以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让患者早日获得康复,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3 现代医学模式下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路径优化策略

3.1 科学制定带教老师遴选标准,健全带教工作考核激励制度

临床实习是培养护生实践能力和造就合格护理人才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护生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深化认识、提高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治病救人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4]。护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这一步是否能够更好地迈出,与带教老师的道德修养、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密切相关。故实习医院要对实习护生的带教老师进行遴选,严格选拔优秀的老师承担带教工作。在选拔带教老师时,要严格遵循以下标准。第一,道德修养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带教老师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实习护生学习的榜样,教育引导实习护生成为既具备精湛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的护理人才。第二,业务能力精。带教老师必须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严于律己,对工作认真负责,在业务上精益求精,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第三,教学能力强。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把外在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内在的东西,成为支撑自己人生成长的重要能量。

此外,医院还应当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激励制度,对带教老师进行严格的考核:对于带教工作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于工作不力或出差错的带教老师给予相应的惩罚。

3.2 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护生临床实习全过程

护生的实习教育活动具有其特殊性,实习医院应当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护生临床实习过程的始终。一方面,医院要为实习护生至少开设3次职业道德教育课,主要讲授以下内容。第一,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实习护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人类的健康奋斗终生;教育引导护生从实习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将崇高的职业理想与临床护理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爱岗敬业教育。教育引导实习护生充分认识护士岗位的重要性,热爱临床护理工作,摒弃“护士工作低人一等”的陈腐观念。第三,遵章守纪教育。实习护生入科后,医院要及时组织实习护生学习医院有关护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强化工作纪律。第四,护理礼仪教育。护理礼仪是护士职业礼仪,是护士素质、修养、行为、气质等方面的综合反映[5]。要教育引导实习护生在语言、仪表、行为、操作、风度等方面符合规范。第五,职业规范教育。老师在授课时,要紧紧围绕“怎样做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护士”这一中心内容进行讲授。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身边的典型事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教育引导实习护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让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这一平凡的工作中深切感受到护理职业道德的真正含义。

3.3 培养实习护生的“三个意识”和“一个理念”,促使其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还应当着重培养实习护生的“三个意识”和“一个理念”。“三个意识”指要加强培养实习护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一个理念”指要加强培养实习护生“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3.3.1 加强服务意识的培养。

服务意识是服务人员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是服务人员发自内心产生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和训练形成。从根本上说,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为患者服务、救护生命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强化临床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实习护生临床实习阶段是强化临床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的重要阶段,实习医院要在这一阶段使实习护生充分认清自己今后所从事专业的性质,深刻体会护士这一职业的真正内涵和道德规范,使实习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是临床护理工作的本质,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患者早日康复。为了加强实习护生服务意识的培养,各临床科室、各病区要建立健全实习护生服务态度、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测评制度,制定相关量化评分表,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和带教老师负责检查评定,量化评分计入实习目标考核成绩,以促使实习护生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

3.3.2 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

实习护生是未来护士职业的生力军,加强其责任意识的培养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实习医院要有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让实习护生参与分管患者,条件具备的实习医院可让每位实习护生分管3~5名患者,教育引导实习护生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逐步使其养成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护理工作作风和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带教老师要指导和督促实习护生对自己分管的患者进行细心地观察和评估,严格按操作流程做好临床护理的各项操作,使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护理工作是治疗工作中的重要工作,自己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次操作均与患者的康复密切相关,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3.3.3 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强,医患纠纷、医闹事件也在逐渐增多,其中有些纠纷涉及临床护理方面的问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尽最大努力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生虽然在学校学习过一些法律知识,但未必能将所学法律知识与临床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医疗纠纷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和行动。故在临床实习阶段,带教老师应当在带教工作中结合医疗纠纷案例给实习护生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此外,实习医院也要为实习护生开展有关医疗纠纷的法律知识讲座,对其进行医疗法律、法规的教育,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履行各项义务,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成为知法守法的护理人才。

3.3.4 加强“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培养。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已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逐渐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6]。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下,医院需要加强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这一理念的培养。临床护理实习阶段是护生将医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医学实践的重要阶段,在一阶段亦不可忽视“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培养。实习医院要规范实习护生的职业行为习惯,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切实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此,实习医院可以举办有关微笑服务、服务意识、护患沟通技巧的讲座,让实习护生树立“以患者的中心”的理念,把患者的健康和利益放在首位,提高临床护理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

[1] 张艳萍,韩雪.现代医学模式下医院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44-46.

[2] 鲍中义.现代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生命教育内容、目标及实施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6):805-807.

[3] 曾文利,卫慧敏.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思考和评价[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5):310-312.

[4] 吴榜静.临床实习护生带教工作探讨[J].全科护理,2011,9(11B):3005-3006.

[5] 黄建萍.现代护士实用礼仪[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

[6] 叶志弘.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09,9(8):8-10.

〔修回日期 2017-01-04〕

〔编 辑 曹欢欢〕

Practice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the Era Call in the Rise of Modern Medical Model

BAOZhongyi1,WUBangjing2

(1College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ZunyiMedicalCollege,Zunyi563000,China,E-mail:bzhy1978@sina.com;2StomatologicalHospitalAffiliatedtoZunyiMedicalCcollege,Zunyi563000,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reason of the rise of modern medical model and specially analyzed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of the practice nursing students under modern medical model from four aspects.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path for optimizing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of the practice nursing students.It should fo rmulate the standard of teachers scientifically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reward and punishment. It should establish the clas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and make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run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practice to cultivate their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It should cultivate "three kinds of consciousness" and "one idea" of nursing student, so as to prompt them to provide patients quality service.

Modern Medical Model; Practice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14XKS048)阶段性成果

R192

A

1001-8565(2017)04-0462-04

10.12026/j.issn.1001-8565.2017.04.16

2016-11-29〕

**通信作者,E-mail:927068386@qq.ocm

猜你喜欢
现代医学医患职业道德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高校医患关系研究反思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二)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颁奖暨学术论坛剪影(一)
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加强中职德育工作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浅析医学科技对眼健康系统发展的影响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医院计算机网络需适应现代医学的创新发展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