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共性问题与思考

2017-01-20 15:08马世玉马金张敏州
中国医院 2017年2期
关键词:研究型实验室医院

■ 马世玉马 金张敏州

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建设共性问题与思考

■ 马世玉①马 金①张敏州①

研究型医院 实验室建设 科研管理 设备管理 实验技术队伍

科研实验室建设是构建“研究型”医院的基础性工程。结合建设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重点实验室建设经验,提出实验室应重点围绕医院临床优势和特色来规划和建设,实验室要反映医院“大科研”和“学科集群”的新格局,实现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用人机制、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面协调,形成实验室和临床有机衔接的完整技术链,成为激励科研创新的孵化器和科研人才培养的摇篮。

目前至少一半以上的省级医院、医科类大学附属医院按照研究型医院定位,作为医院实施以科研为先导战略的基础工程——科研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显[1]。以2014年科技部“973”重大专项为例,医学类32项,其中12项承担单位是医院。以广东省为例,4所医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均挂靠在医院。有别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类实验室建设,医院科研实验室以围绕本院临床问题引出的科研需求为导向,多数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兼任临床工作,在优化科研实验室运行机制、条件建设和科研队伍培养方面,容易造成实验室、临床和科研三者不衔接,阻碍了医院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1 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顶层设计共性问题与对策

医院的侧重点主要在临床和学术方向上,对科研实验室规划涉及临床医疗与研究方向、专科建设与科研导向、资源配置和队伍建设、运行模式与管理制度等诸多要素,不少医院欠缺统筹考虑[2]。医院实验室条件建设常缺乏实现大平台高起点规划和院内协同的战略思维,这样很容易造成医疗、科研实验室和研究团队的“三张皮”,各自为政,自行发展。

实验室的顶层设计同样是医院科研战略层面重要的命题,如何实现研究型医院的科研愿景,理顺各种关系,打破各科研团队(实验室)和临床的行政壁垒,创建出一个科学和完善的实验研究生态体系,需通盘考虑国家和社会(军队)需求、医院需求和科研团队需求的基础上[3],应重点围绕医院临床的优势和特色来规划实验室建设和发展。实验室的运行模式不能仅考虑优化设备资源配置,更应考虑科研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兼顾实验室的效益和效率,兼顾服务支撑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平衡。实验室建设要反映医院“大科研”和“学科集群”的新格局,在管理体制、运行模式、用人机制和科学研究的全面协调,形成实验室和临床有机衔接的完整技术链,成为激励科研创新的孵化器和科研人才培养的摇篮。

2 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运行模式共性问题与对策

2.1 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运行模式共性问题

很多医院在实验室设备配置、人员配置和投入产出方面一直没厘清关系,究竟是采用以实验中心为主的设备共享平台运行模式还是采用以“PI(principal investigator)”为主的各专业实验室分散建设模式,如何处理公共平台、专兼职科研队伍、临床科室依托实验室之间关系,如何解决设备购置经费紧张和设备重复、闲置问题,如何解决人才引进和配套新建实验室,如何调动研究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三方积极性[4],在设备投入和科技产出间寻找科研最大公约数等问题成为困扰院方的“老大难”。

2.2 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运行模式思考与建议

医院不论选择哪种实验室运行模式,关键是要搞清实验室的功能定位问题。医院不是大学和纯科研机构,作为以转化医学为目标的科研实验室不能既搞纯基础研究,又搞应用研究,还做药物或生物技术研发,贪大求全。实验室要坚持服务于医院科研战略目标,围绕重点突破临床病种的研究领域开展“人才”“设备”和“配套支撑”布局。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以上重点专科和实验室的医院,建议围绕专科(学科)集群将科研实验室按“研究领域”和“功能”整合成若干“大专业”研究平台,由学科带头人为平台负责人。专业研究设备由专业实验平台负责运行,而公共实验平台负责大型通用设备运行并承担开放实验室工作,二者互为补充,以专业研究平台为主,这种模式有利于实验室项目、设备、技术和服务四者的统一。对实验室运行经费和场地受限的医院,可采用以公共实验平台为主,小型专业实验室为辅的运行模式。要重视设备配套生态体系建设[5],克服实验室重“管”轻“理”的共性问题,实现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和科研项目的高效整合,强调院内科研的协同创新和重点突破,形成集群式科研平台和和集约化、精益化的科研管理模式。

3 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团队建设共性问题与对策

3.1 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团队建设共性问题

医院主要在研究生培养、科研团队建设和实验室管理队伍3个方面存在较突出的共性问题。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研究型医院导师往往忙于临床事务和学术甚至行政事务,研究生实验技能多靠同门传帮带,由于实验室缺乏中间环节——没有专职研究人员(助手)指导和规范研究生实验行为,多数研究生需要摸索相当长时间才能掌握自身研究任务,造成临床导师和研究生的双重困扰[6]。现今医院注重引进学科带头人,在人才培养上多关注拔尖人才,谁出成果谁受重视,这种唯“优秀”和唯“成果”论固然在短期内能提高核心研究人员的研究积极性和医院科研成果产出,但长期看来,难以调动研究团队/群体的工作协调性和积极性,短板依然是短板,一旦“带头人”流失或陷入低产期后,科研实验室围绕该“带头人”配备的一整套设备和人员便“荒芜”。在实验室工作中院方多向专职研究人员压担子,造成专职人员任务过重,而对实验室管理人员没有硬性工作要求和畅通的监督渠道,造成管理人员重“管”轻“理”,与管理的科学性渐行渐远,与实验室其他人员日益隔阂。

3.2 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团队建设思考与建议

医院科研实验室的团队建设应分为两个层面,即研究层面和管理层面。研究层面医院引进的学科带头人其研究方向应与医院科研战略发展需求一致,其科研成果应以促进临床-基础研究双向转化为导向,在引进学科带头人同时,应同时建立起人才梯队,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格局。在团队建设方面应特别注重中间层级人才——专职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形成以“PI+专职研究人员(PI助手)+生物技术人员(技术助手)+硕士、博士研究生”、“PI”为核心的金字塔形结构。实验室管理层面可由“公共平台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设备工程师+生物技术专职人员+辅助人员”构成[7],对有大型仪器设备和公共研究平台的科研实验室来讲,有一支相对稳定且与科研团队相互配合的平台专职人员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大量经费投入硬件建设的同时,特别需要加强专职平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队伍的培养和提升。对科研实验室管理团队应注重考核其对完成医院科研战略的贡献指数,对科研工作的“服务”和“支撑”作用[8]。

4 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设备和场所建设的共性问题与对策

4.1 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设备和场所建设的共性问题

实验室设备重复购置往往较临床科室严重得多,问题的症结在于科研实验室的运行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和实验室布局与研究本身脱节。如果不改变科研“小作坊”式运作,问题会持续存在。研究型医院多位于大中城市,科研场地紧张而缺长远规划。在管理方面,多重设备轻场地,重高精尖设备环境,轻日常实验场地建设,重设备安全,轻人员安全。很多医院在规划之初,没有设计专门的实验动物中心或者在前期动物中心建设中规划不合理,在国家对实验动物管控规范化后,由于初始场地的限制,在今后相当长时间也难获得实验动物许可而不能开展活体动物实验,也有很多医院实验室用房布局不合理,资源分散,人为造成实验的不便利。

4.2 研究型医院科研实验室设备与场所建设思考与建议

科研实验室设计之初在考虑根据实验室设备布局外,特别要考虑如下场地:实验动物中心(含动物饲养区、动物手术操作区、清洁缓冲区、动物尸体冻存区、洗消间和库房)、公共仪器、试剂和易耗品库房、放射性实验区、独立的病毒和细菌实验区、有毒易燃易爆试剂储存和操作间,另设独立的办公区域和学术交流区。在实验室环境安全方面,要配备安全防护及应急设备和有毒挥发性气体通风设备,如紧急淋浴装置、危险易燃爆试剂特种消防装置等。由于研究生流动性大,实验室应有醒目的各类标识和安全指示标志,每年定期开展实验室功能布局介绍和安全消防培训,使在实验室的所有人员掌握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医院实验室设备运行中,特别要重视设备操作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明确科研和设备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四者的责任主体,动态追踪设备的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因为设备购置的目的就是“应用”!应该为重大仪器设备配置必要的专门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使用和技术攻关(不能仅仅是设备的保管!)。

研究型医院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普通医院,核心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科研型实验室建设应围绕本院主攻病种和优势病种建立转化医学平台,提升学术梯队科研水平更好为临床服务[9]。医院研究人员多数是医疗和科研双肩挑,临床医疗的紧密合作关系也决定医院研究群体更易在科研上体现出协同创新优势。因此医院科研实验室更能实现跨学科的集群式研究平台,在实验室集约化、精益化科研管理模式下,走自身特色的科研强院之路。

[1] 罗林枝,徐茶,姜英姿,等.北京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建立及意义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3):151-152.

[2] 邹志康.大型综合性军队医院实验室建设思路[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9):890-392.

[3] 姚军,郭渝成,张婷.研究型医院发展战略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医院,2011,15(8):2-4.

[4] 杜学礼,刘威.医学研究团队价值创造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1):48-51.

[5] 王青峰,王敏,袁文才,等.高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机制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2(6):226-229.

[6] 陈华萍,寇毅,王关篙,等.医院实验室建设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1,23(8):1617-1618.

[7] 陈文倩,宋军,战永佳.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90-192.

[8] 黎爱军,孙亚林,程庆保,等. 转化医学与研究型医院[J].中国医院,2013,17(7):10-12.

[9] 郑洁.我国建设研究型医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27(6):29-31.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y in the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 MA Shiyu, MA Jin, ZHANG Minzhou// Chinese Hospitals. -2017,21(2):50-51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laboratory building, research management, instrument management, laboratory technician team【Abstract】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s foundation work for building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key laboratory of national key clinical specialist, we suggest the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of the laboratory should to design around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spital medical research. The laboratory of the hospital should reflect the new pattern of “big-medical research” and“discipline cluster”, and all-around coordinate among within imp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 mode, employing mechanism, medical research and talent cultivation. The research laboratory is required to form a completely organic link between laboratory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eatment, and become an innovation incubator for motivation of medical research and a cradle of talent cultivation.

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 No.55, Neihuan West Road, College City,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Province, PRC

2016-08-12](责任编辑 王远美)

广州市心肌梗死中医药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A020221026);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90458674)

①广东省中医院,510006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内环西路55号

张敏州: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大科主任,主任医师

E-mail:minzhouzhang@aliyun.com

猜你喜欢
研究型实验室医院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萌萌兔医院
中国研究型大学经费筹措及对策研究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