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应用探索与实践

2017-01-20 04:10汪旭祥李帆杨丽华丁黎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2期
关键词:指导书电能计量

汪旭祥,李帆,杨丽华,丁黎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湖北 武汉 430080)

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应用探索与实践

汪旭祥,李帆,杨丽华,丁黎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湖北 武汉 430080)

本文对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健全标准化应用网络,建立全方位考学体系,开展标准化作业评价,建立信息化应用平台,细化作业要求,实行精益生产管控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行为,提高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

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应用;实践

随着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全面推广应用,电能计量工作朝着集约化、精益化方向不断发展,电力营销管理进入一个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对电能计量专业的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能计量设备的日常巡视、故障处理、周期运维工作量也随之增加,电能计量作业的安全风险管控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政府日趋严格的监管和客户日益趋高的服务诉求使电能计量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作业人员素质,规范作业行为,而提高标准化作业应用水平和实施效果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途径。

1 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内容与特点

电能计量工作主要分为实验室检定与检测、现场检验与检测、装拆与运维三大部分。实验室检定与检测主要是指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室内检定和采集终端的室内检测,以及电能表、低压电流互感器和采集终端的自动化检测;现场检验与检测主要是指直接接入式和经互感器接入电能表,电压、电流互感器和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检测,交流采样测量装置、零磁通电流测量装置的现场检测等;装拆与运维是指高、低压计量装置的装拆、验收和故障处理,集中器、专变采集终端的装拆、验收和故障处理。

从工作执行的过程来看,三部分作业内容在流程节点上具有统一性,可以分为:作业前准备、工作流程图、工作程序与作业规范、报告与记录四大部分;在作业行为上具有规范的可行性,电能计量工作的变化性不大,能够按照既定的工作流程顺利完成。

2 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问题分析

2.1 新技术要求不断更新,标准化作业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大营销”体系建设完成,相继出台了电能计量管理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运维等十多项通用制度;智能电能表、采集设备、低压计量箱、负荷开关等众多技术标准。此外,各级管理部门亦从业务管理、指标考核、班组管理等方面补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面对新的设备,需要融入新的工作要求时,以往执行的作业指导书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2 工作人员赶时间抢进度,标准化作业执行不到位

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认为标准化作业繁琐的作业程序会导致计量作业或检修时间延长。为了赶时间、抢进度,部分作业人员出现管理松懈现象,甚至会出现违反安全工作规定的情况,直接接导致标准化作业流程执行不严格,标准化作业要求落实不到位。此类“赶时间、抢进度”的现象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大幅增加,现场施工质量大幅下降。

2.3 标准化作业意识不强,存在被动应付现象

部分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对计量标准化作业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于上级要求执行的标准化作业要求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是工作额外附加的内容,是在增加工作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按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流程来执行,需要在工作中分步确认填写的标准化作业指导卡,在工作前或工作后一次性勾选完成。还存在工单填写不规范、流转不及时、客户告知不到位、现场作业勘查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到位、施工作业执行不当等问题,降低了现场作业效率和优质服务水平。而现场作业班组众多,工作地点不集中,通过领导督办、安全稽查等方式,来督促工作人员开展标准化作业的做法,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2.4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全面规范作业难度大

电能计量设备的技术朝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对作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从事检测维护、装表接电等业务时,特别是县级供电单位、基层供电营业所一线存在不少未经过专业电工培训的作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质量问题较多。在现场工作时,往往有一些新上岗员工由于业务不熟悉,经验不足,对工作步骤和工艺不太清楚,只能旁站观望学习,工作负责人需要对其进行讲解,同时要时刻关心其人身安全,以免影响工作整体进程。同时,不同的工作人员在学习计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过程中,存在理解记忆等方面的差异,在执行标准化作业过程中,由于对标准流程认识的偏差,工作行为难以实现全面规范。

2.5 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强,作业标准难以统一

电力企业机构改革后,为了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扁平化工作体系,实行岗位双向选择,有一批原来不是从事计量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了计量队伍,一部分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计量人员离开了计量队伍,同时近几年新进员工较多,计量人员的流动性明显增强。受工作习惯、专业水平等因素影响,即使同一项工作,不同的班组在作业方式、作业步骤、人员分工、工艺标准、危险点分析和工器具和选择上都有不同的见解,也就是说,不同班组在进行同一项工作时,有可能会出现多个工作标准。作业标准的不统一,对于规范化管理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3 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应用探索

3.1 健全标准化作业管理网络,突出标准的指导作用

建立省、地、县、所四级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管理体系,省级电力公司营销部为计量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计量业务的标准化工作,建立计量标准化工作体系,推广应用标准化成果;地、县、所计量班组为执行单元,负责落实计量标准化工作要求,开展计量标准化作业。形成以计量专业管理为主线,以技术和人员管理为基础,覆盖全体计量作业班组和人员的计量标准化作业工作网络,建立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计量标准化作业工作机制,促进标准化应用工作步入常态管理。

充分发挥电能计量相关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标准化作业的指导作用,建立相应的基础信息台账,定期组织梳理和更新,以确保标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建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持续改进和修订制度,定期统一组织讨论、修订,以适应不断更新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及时通过网络共享最新标准信息,增强信息沟通效率。

3.2 建立全方位考学体系,提升作业人员业务能力

以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基础,融合各项技术标准、安全规定,根据作业人员的类别,如室内检定、装表接电、终端维护、现场检验等,分别编制学习课件和考试试题库,并录入网络考试平台,形成定期学习、考试机制。

新入职、转岗等新从事本类别工作的人员,除了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外,还要求参加相应类别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流程,每个作业环节涉及的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防范措施,通过理论学习考核后,开展标准化作业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让新进员工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3.3 形成标准化作业评价机制,激发标准化作业热情

开展计量标准化作业应用,归根到底,就是要规范日常现场工作行为,为了激励工作人员落实标准化作业要求,引导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制订日常标准化作业评价细则,开展现场工作时,通过拍摄作业视频、作业过程图片,配置相应的文字说明,对作业现场的标准化开展情况进行比较、评价,评选出优秀的标准化作业,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在开展电能计量项目竞赛时,将标准化作业内容融入竞赛方案中,在评分细则中具体落实标准化作业的每个步骤、每个细节要求,让参赛选手在训练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加深对标准化作业的运用,激发各参考队伍创新选用工具,创新工作手段达到各项细节要求,将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的要求推向新的高度。

3.4 深化信息化手段运用,搭建便捷的标准化应用平台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是提高计量标准化作业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实现作业远程监控,提高安全管控能力的推手,目前计量业务应用的信息化系统主要有计量生产调度平台、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APP(手机客户端)应用以其安装方便,使用简单,可以配合图片、视频、文字进行生动展示的特点,在各行业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随着机构的变革,人员的流动,计量人员更趋于年青化,在使用APP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的培训、考试、示范片、现场作业图片都可以通过APP进行搭载,极大方便员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APP应用可以移植考试平台的内容,便于员工随时进行业务学习,开展模拟考试,可以结合手机定位功能,记录现场作业情况,可以加入培训课件和示范片,方便员工随时学习查看,可以通过远程客户端,开展安全稽查,监督现场工作人员的行为。

3.5 细化标准化作业要求,提升安全服务能力

针对计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每一个环节,结合实际可能发生的工作场景,考虑人员素质、使用工具等因素,开展每个工作环节的安全风险评价,形成完整的风险评价体系。工作人员开展标准化作业时,在安全风险较大,工作人员多,工作任务重时,参考安全风险评价内容,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现场工作的安全可靠,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促进作业人员安全能力提升,保证标准化作业更加规范安全。在计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中融入客户服务相关内容,作为标准化作业的一个环节,在工作前加入与客户联系预约的环节,在勘查时加强与客户沟通,在工作时,实行双签发,告知客户工作内容,工作结束时做好客户的告知或签字确认事宜。在与客户沟通过程中,以全面的专业知识、友好的态度、合理的建议为客户提供服务,促进工作人员增强优质服务意识,实现标准化作业与服务客户的无缝对接。

3.6 加强计量精益化管理,促进作业效益提升

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加强计量装置的在线监测,减少现场勘查工作量。使用PDA等信息化工具,实现现场信息的远程传输,减少人为工作造成的差错。通过生产计划的刚性执行,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优化电能计量业务流程,统筹各项工作顺序,推广应用典型设计,减少计量设备的型号和接线方式,加强计量装置的技术监督,提高设备质量和健康运行水平,深化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落实各环节质量管控,促进计量标准化作业效率提升。

4 电能计量标准化作业应用实践

4.1 构建标准化作业体系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成立标准化领导小组推进作业标准化工作,省营销部作为电能计量管理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电能计量作业标准化的具体实施,建立一批知识全面、业务丰富电能计量专家队伍,定期组织开展标准化流程、作业指导书的研讨与审定,并监督各单位在标准化应用中执行情况和力度,对所辖单位的标准化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对电能计量所涉及的制度、标准、规范进行收集整理,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

4.2 扎实开展岗位练兵

结合“营销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三通”(纪律通晓、素质通关、风险通识)培训考试。收集整理电能计量典型事故案例和违规行为典型事件,对事故、事件进行分析,指出未执行标准化作业存在的疏忽和漏洞,增强员工标准化作业意识。组织专家人才、技师等技术以营销讲坛、网络自学等多种方式开展轮训,培养一批标准化作业的领军人才。大力开展电能计量项目的竞赛活动,竞赛以标准化作业要求作为评价标准,进一步深化电能计量标准化应用。

4.3 优化业务流程

以《国家电网公司计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基础,结合工作实际,制作一套页面小、内容精的口袋标准化作业手册。编制实验室检定与测试7册,现场检验与检测7册,装拆与运维12册共26册标准化作业手册。其内容考虑工作实施过程的清晰和内容的准确、全面,精简为流程图和工作步骤两大类,在附录中列入需要准备的材料、工器具、接线原理图、需要携带的技术资料目录、形成的报告记录及格式,工作票格式等内容。现场作业人员人手一册,开展现场工作时,可以随时查阅,提高现场作业的工作效率。

4.4 创新应用手段

针对每一个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拍摄一个工作内容全面的标准化作业示范片,示范片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从任务接受开展,包括现场勘查、工作准备、工作票填写、班前会、工作过程的每个步骤、班后会及资料归档等内容,每个环节的重点内容在视频中用文字进行强调,保证视频容易理解、重点突出。示范片转换成多种格式,便于在电脑、互联网、手机、PDA中传播,便于员工在多种场景下进行学习,加深学习的参与程度。同时通过制作手机APP,将作业视频分类呈现,进一步推进了标准化作业的规范化程度。

5 结语

电能计量作为电力营销管理的基础,其信息化、自动化程度决定了电力营销智能化水平,电能计量在向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中,电能计量新技术将不断涌现,新业务将不断增加,电能计量作业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了提升更加优质的服务,又快又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电能计量标准化作用的深入应用,持续推进将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湖北电力创新标准化应用手段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标准化要求的不断提高,仍然需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应用力度,以达到标准、规范、安全、优质的作业要求。

[1] 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国家电网公司计量标准化作业指导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TM73

A

1671-0711(2017)01(下)-0167-03

猜你喜欢
指导书电能计量
起重机械作业指导书编制思路和实践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加强铁路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的研究与实施
电能的生产和运输
海风吹来的电能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
浅谈标准作业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推行
计量自动化在线损异常中的应用
机动车安检机构作业指导书编写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