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中心机械本体装配工艺研究

2017-01-20 18:11徐凤亮孙献铖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数控机床本体组件

徐凤亮,孙献铖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42)

数控加工中心机械本体装配工艺研究

徐凤亮,孙献铖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142)

数控机床设备是我国现代机械生产工业技术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围绕数控加工中心机械本体装配工艺问题,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

数控加工;中心机械本体;装配工艺;知识建模;本体推理

在我国现代数控机床设备的生产以及技术应用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中,数控机床设备本体部分装配技术操作应用工艺流程,本身具备较为广泛的知识要素波及面,涉及了广泛的实践性技术作业事业领域,在具体开展数控机床设备本体部分装配技术操作活动过程中,通常要求实际涉及的技术作业人员,自身具备稳定且优秀的数控机床设备技术操作技能,能够借助建设数控机床设备转配生产过程的技术工艺理念认知模型,逐步建设形成能够同时包含多个基础技术学科以及多个实践性技术作业领域的信息知识库,继而大幅度提升数控机床设备在开展基础性工艺零件及其附属产品生产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产效率水平以及生产产品的精度值水平。最近几年以来,研究人员针对数控机床设备的技术建模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工作,主要集中于对本体构建方式的技术关切层面,近年来,随着数控机床建模研究事业领域,对Protege本体式编辑应用工具和OWL本体式描述语言的具体引入运用,为在提升导轨副装配技术组件以及丝杠技术组件装配精度范式背景之下,构建形成本体式装配工艺知识模型实践思路创造和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条件。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具体围绕数控加工中心机械本体装配工艺问题展开简要阐述。

1 基于本体考量视角的数控机床设备装配技术工艺知识建模

在现有的历史性技术发展条件下,数控机床应用机械设备的装配工艺知识建模活动,都是在本体性技术要素的基础支持条件之上,借由建构形成多种多样的抽象技术模型而具体实现的。装配工艺知识建模活动,能够实现对实际建构形成的数控机床设备应用技术模型中多种多样知识要素的充分表达和运用。所谓本体就是对具体涉及的概念模型要素,展开的系统化和全面化解释说明,且通常会具备表征显著的广泛认可性和共享性表现特征。

在这一过程中,事实上实现了对本体学理考量要素的理论化和概念化改造。在具体开展基于本体要素的概念模型建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处理好如下四对基本关系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part-of”、“kind-of”、“instance-of”以及“attribute-of”。

由于数控机床设备的不同用户对技术工体理念认知模型建构过程中,具体涉及的知识对象要素要求具备显著差异特征,因而在重点关注上述四对基本关系要素的建构和形成状态基础上,数控机床技术设备的实际用户,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面对的技术活动需求,以自定义的技术处理方式,引入满足自身专有化生存技术活动需求的关系要素,促使自身建构和运用的数控机床设备本体性知识概念模型中,涉及的知识要素关系组成结构具备表征鲜明的复杂性。由于本体性技术要素在具体建构过程中所面对的支持基础,同时涉及了多个实践领域,以及多个实践背景之下的应用性技术知识信息内容,因而在以本体要素为基础建构形成的装配技术模型,其本身同时适用于多个彼此独立的数控机床应用设备领域的技术性考量要素对象。

在具体开展的数控机床设备的装配工艺知识建模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技术实践人员需要具体完成的技术实践工作活动主要涉及两个具体方面:建构形成具备充分本体性要素特征的概念关系模型,以及将具备充分本体性要素特征的概念关系模型,逐步转化为能够被电子计算机设备识别,以及处理的形式化描述形态。在这里讨论的数控机床设备的装配工艺知识建构模型,事实上指的就是基于本体性的技术建构模式,逐步规划形成,能够直接面向装配工艺技术操作实践过程的本体化模型,切实实现对数控机床装配工艺体系内部各类基础技术概念、技术术语,以及技术概念与技术术语相互关系等要素的明确感知,继而建构形成系统科学的数据技术定义与数据技术分层体系架构。源于本体性技术要素概念模型内部实际涉及的语言形态具备鲜明的无关性,而在本体性技术要素具体实现过程中涉及的技术与形态要素具备相关性,因而在具体的技术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借由基于W3C国际技术组织中,推荐的标准体描述应用语言OWL,切实建构形成充分且丰富的语义表达结构,以及完善性内部组成体系的基础性推理实现机制。

2 导轨副技术组件的装配技术实践步骤和精确度水平测量

在具体开展导轨技术应用组件的装配技术作业活动过程中,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中的导轨副技术应用组件,具体选取和安装的是由日本某公司制造加工的THK线型轨道材料。在具体安装线型轨道材料之前,应当借由针对地脚螺钉技术组件的调节处理,确保底座技术结构能够稳定保持水平状态,在这一技术处理过程中,为规避相关技术组件,在具体的生产技术运行作业过程中,出现反向间隙差等不良技术现象,应当以抬高动作形式作为主要的技术处理方式,且确保转动性技术组件结构的每次转动速率技术参数数值水平不超过100.00。要运用工具刀全面刮去底座承靠结构表面之上涂覆的油漆材料,之后运用油石在具体的加工技术作业表面结构之上,以轻缓的托滑处理动作开展消刺处理,并同时将铸造件技术结构,以及线型轨道技术结构的固定控组成部分,实施彻底化的吹干吹净处理,并运用与上述完全一致的技术方法,将THK线型轨道技术材料中表面结构残余的毛刺实施全面性的清除处理,在此基础上,将线型轨道轻轻放置到轨道底座承靠面技术结构之上,并通过设定800.00N·m的扭力参数数值,促进紧迫螺丝技术工件能够一次性实现从中间技术点位,向两侧技术点位的对称锁紧技术过程。

在完成导轨副技术组件以及线型轨道技术组件的安装技术作业环节基础上,需要针对安装作业过程中,涉及的精度技术参数展开全面的考量分析,在具体的技术作业活动环节开展过程中,线轨的安装精度技术参数,主要涉及了安装上下平行度技术参数,以及安装左右平行度两个具体的表现方面,且在上述两个技术参数指标方面的精度状态,是数控机床设备内部应用性技术组件最优化技术精度建设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基本条件。

在现有的数控机床设备技术建设和应用条件下,线型导轨技术组件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切实满足和保障的技术精度控制条件如下:对于单根导轨应用技术组件而言,其在安装过程中左右空间方向的最大直线误差幅度水平控制值为0.01mm,其在安装过程中上下空间方向的最大直线误差幅度水平控制值为0.01mm,对于两根平行安装的的线型轨道技术组件而言,其在安装过程中左右空间方向的最大平行误差幅度水平控制值为0.015mm,其在安装过程中上下空间方向的最大平行误差幅度水平控制值为0.01mm,在具体开展线轨技术组件的安装技术精度水平的测量和控制作业活动过程中,通常推荐采用双基准测量技术应用方法,也就是要以某一具体的单根轨道技术结构作为测量技术基准,针对另一根轨道的技术偏差展开测量处理,在测量作业技术人员,面对轨道主轴部分的技术条件下,通常将测量作业技术人员左侧空间位置的轨道标注为“左”,将测量作业技术人员右侧空间点位的轨道标注为“右”,在具体开展两根线轨的左右平行度技术状态测量活动过程中,应当将标准量块技术工件,放置在底座技术结构的中间位置,将千分表放置在支撑轨道左端线轨技术结合的滑块组件之上,通过严格遵照相关的基础操作规程,完成具体的测量技术作业活动。

3 结语

针对数控加工中心机械本体装配工艺问题,本文具体选取基于本体考量视角的数控机床设备装配技术工艺知识建模,以及导轨副技术组件的装配技术实践步骤和精确度水平测量两个具体方面展开简要分析。

[1]王准.基于CAD与NC加工验证的五轴加工中心设计方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3(01).

[2]潘建峰,徐金泉.V40数控加工中心机械本体装配工艺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3(02).

[3]于忠良,李振晜.数控加工中心机械本体装配工艺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8).

[4]王准.基于Inventor与Vericut的四轴卧式加工中心设计方法[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2(12).

[5]徐安林.数控加工中心机械装配与调整实训项目教学设计[J].科技资讯,2012(32).

TG659

A

1671-0711(2017)05(上)-0107-02

“工信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 科技重大专项 ”数控机床误差测量、分析与补偿技术”(2015ZX04005001)课题。

猜你喜欢
数控机床本体组件
无人机智能巡检在光伏电站组件诊断中的应用
杭州华方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故障检测与维修
眼睛是“本体”
新型碎边剪刀盘组件
U盾外壳组件注塑模具设计
一种基于社会选择的本体聚类与合并机制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桥梁组件搭配分析
PLC在数控机床中应用